第5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测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3 13:4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测试
1.“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先前主宰者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促进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B.确立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D.蒸汽动力取代自然力量
2.复旦大学教授芮明杰说:判断工业革命的标准不是简单地从技术是否进步或者技术是否变革,因为技术每天都在进步与变革,能够称之为工业革命的技术进步,应该是导致了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技术。以下不符合上述标准的是(????)
A.铁器牛耕技术导致自耕农和新型地主出现
B.有指南针的大帆船出现导致了新航路发现
C.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大机器和标准化生产
D.电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新型工业迅速发展
3.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4.19世纪中期英国出现了一种“大众消费主义”。当时的“英国所独有的不是消费的欲望,而是大多数人消费的能力。……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本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使本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事实上,时尚及其利用者提高了人们‘金钱准则’的水平”。造成上述消费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A.海外殖民掠夺带了巨额的财富
B.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境内商品更丰富
C.追求时尚成为当时消费的主流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效率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5.?1832年议会改革后,英国政府改变了一系列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例如1846年废除了对贵族有利的《谷物法》,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等。改变这些政策
A.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B.大大便利了英国向世界输出资本
C.表明英国对经济的管制全面加强 D.提升了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
6.美国在1893年之后出现了长达l0年的大规模企业兼并浪潮。仅1898年就有1208家公司被吞并,股票交易所市场的形成,使的工业股票可以上市交易为企业兼并创造了条件。1900年美国制造业中雇佣人数在500—1000人之间的工厂有1063家,6000—8000人的工厂11家。“企业兼并浪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股票交易市场的建立D.跨国公司的建立
7.某报纸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那时,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化学工业发展迅速B.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D.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
8.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中说:“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
A.可以发挥国家对经济调节作用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其丧失统治地位
C.促进西方社会垄断时代的到来D.美国罗斯福新政将其彻底废除
9.《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时还能够把无产阶级发动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这里“敌人的敌人”主要是指(??)
A.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 B.封建主义的残余
C.罗马天主教会 D.工业资产阶级
10.“最顽强的抵抗发生在东部的工人阶级区,战斗一直持续,直到流血周最后的巷战。到了1871年5月27日,只有正在战斗的社员极少数的抵抗仍在持续,特别是最贫困的东部地区,如Belleville和Ménilmontant。当年战斗到5月28日下午或晚间全部结束。据说,最后一个路障在Belleville的rue Ramponeau被攻陷。”下列对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评说不正确的是(??)
A.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这一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D.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11.1866年,在第一国际的组织下,伦敦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要求缩短工时、提高工资、扩大选举权。英国政府迫于压力,同意了选举改革,进一步降低了选举资格,增加了选民总数。由此可见(??)
A.工人运动被资产阶级利用B.工人阶级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实现解放
C.工人运动推动了英国的民主进程D.工人运动还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12.《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还能够把整个无产阶级发动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这里“敌人的敌人”主要是指(??? )
A.封建主义残余 B.资本主义制度
C.罗马天主教会 D.工业资产阶级
13.《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一书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就越实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具有预见性B.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
C.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D.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14.《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B.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C.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D.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与合作
15.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欧美各国匆忙救市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即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无情鞭挞的马克思,却在欧洲重新风行起来。马克思“重新风行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向衰落B.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追捧马克思
C.实行社会主义可以避免经济危机D.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2年,徐蓝主编的《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指导,通过宏观的视角和微观的论述,将15世纪末16世纪初直至21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合为一体。全书以近代早期的世界全貌为开篇,然后以时间顺序为经线,以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国家关系的发展演变,西方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等五个方面为纬线,进行整体论述,注重历史事实和发展趋势,长时段地勾勒人类历史不断走向现代化、走向全球化、走向多极化、走向进步的过程。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序言
根据材料中书籍的编写思路,选取其中一或两条线索自拟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1-5BBBDD 6-10BCCBB 11-15CACDD
16示例
论题: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阐述: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社会主义理论应运而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此后,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此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世界多国,发展模式更加丰富多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