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12 21:3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白醋挥发
B.铁锅生锈
C.煤炭燃烧
D.饭菜变馊
2.(2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3.(2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C.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2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O2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必须用MnO2作催化剂
D.氧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可以向空气中随意排放工业废气
5.(2分)试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操作错误的是(  )
A.盛装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加热制氧气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
C.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要接触酒精灯的灯芯
D.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6.(2分)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二氧化锰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
C.可以减少过氧化氢的用量
D.可使生成氧气的量变大
7.(2分)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铝+氧气氧化铝
B.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C.氢气+氧气

D.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8.(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果汁
C.碘盐
D.食醋
9.(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10.(2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操作有:①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试管中装入药品;④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⑤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⑥熄灭酒精灯;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顺序是(  )
A.③②①⑦④⑤⑥
B.②③⑦①④⑥⑤
C.②③⑦①④⑤⑥
D.①③②④⑦⑤⑥
二、填空题(每空1分,17分)
11.(4分)把符合要求的物质写在横线上。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五氧化二磷
四氧化三铁
氧气
氮气
海水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3)黑色固体是 
 ;
(4)混合物是 
 。
12.(3分)下列事实中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填化学式)
(1)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 
 ;
(2)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 
 ;
(3)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 
 .
13.(4分)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14.(6分)分析硫、碳、铁丝三种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回答问题。
(1)从操作角度:三种可燃物都要自上而下缓慢伸入氧气瓶中;铁丝燃烧实验中,需要在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其目的是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若铁丝没有燃烧可能原因是 
 ,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
(2)从现象角度: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 
 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碳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3)从反应角度: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点 
 (任意答一个)。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1分)
15.(11分)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 
 再开始收集。
(3)检验O2是否已经集满的方法是 
 。
(4)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 
 ,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5)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 
 ,所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反应类型是 
 。
(6)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 
 。
四、简答题(2分)
16.(2分)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一个例子,并说出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
2020-2021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八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五四学制)
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解:A、白醋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饭菜变馊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解:A、因为磷燃烧能产生白烟,所以可用于制作烟幕弹,因果关系成立;
B、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被用来制造灯泡中的灯丝,因果关系成立;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可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因果关系成立;
D、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助燃剂,它本身不燃烧,因果关系不成立。
故选:D。
3.解: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故A错;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手握长柄,不能握短柄,故B错;
C、称量食盐时左右两盘上应该放相同质量的纸,且食盐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故C错
D、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4.解:A、不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是因为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氧化铜、氧化铁都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用过氧化氢溶液制O2,不一定用MnO2作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氧气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不可以向空气中随意排放工业废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5.解:A、盛装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的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正确。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故选项说法正确。
C、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试管底部不能接触酒精灯的灯芯,故选项说法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6.解:A、二氧化锰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增加生成氧气的量,正确;
B、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变,错误;
C、二氧化锰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氧气的量,错误;
D、二氧化锰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氧气的量,错误。
故选:A。
7.解:A、铝+氧气氧化铝,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
C、氢气+氧气
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解:A、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果汁中含有水喝维生素,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属于混合物,故C错;
D、食醋中含有乙酸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9.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解: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⑦①④⑤⑥。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17分)
11.解:(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氧气。
故填:氧气。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故填:二氧化硫。
(3)四氧化三铁黑色固体。
故填:四氧化三铁。
(4)海水中含有水和氯化钠等物质,是混合物。
故填:海水。
12.(1)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饼干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溶解变软,所以说明空气中含有水;
(2)燃烧的条件是:有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所以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膜就是碳酸钙,所以说明了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H2O;(2)O2;(3)CO2.
13.解:
(1)红磷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白烟,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为了将氧气充分消耗掉,应该保证红磷的量是过量的;
(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会把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体积的,故答案:水进入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体积的,由此可粗略证明: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答案:
(1)为了将氧气充分消耗掉;
(2)水进入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体积的
21%
14.解:(1)其目的是尽量减少火柴消耗氧气;
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Fe+O2Fe3O4;
若铁丝没有燃烧可能原因是氧气不纯、铁丝生锈等;
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故填:尽量减少火柴消耗氧气;Fe+O2Fe3O4;氧气不纯、铁丝生锈等;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2)在空气中点燃硫时,观察到淡黄色固体熔化后,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碳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得更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剧烈燃烧。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与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氧气浓度不同。
故填:淡蓝;氧气浓度不同。
(3)从反应角度: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点:例如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都有氧气参加等。
故填:都是化合反应或都是氧化反应或都有氧气参加等。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1分)
15.解:(1)①为反应容器试管;②为加热用的酒精灯;
故答案为:试管;酒精灯。
(2)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为了避免气体收集不纯,应等到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时才能收集;
故答案为:等到试管口出现连续均匀气泡。
(3)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将其置于瓶口,观察是否复燃,判断是否集满;
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
(4)A为固体加热装置,且需要增加棉花,所以选择高锰酸钾作为反应物;高锰酸钾为固体粉末,容易被气体带出,因此需要棉花过滤;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书写文字表达式不需要配平,所以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故答案为:高锰酸钾;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集气瓶;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5)B为固液发生装置,所以选择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作为反应物;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书写符号表达式不需要配平和气体符号,所以为H2O2H2O+O2;反应符合一变多特点,所以为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H2O2H2O+O2;分解反应。
(6)此时温度降低,内部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将水压入试管,造成倒吸,引起试管炸裂;
故答案为:水倒流,炸裂试管。
四、简答题(2分)
16.解:湿衣服晒干、切断大理石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菜刀生锈、米饭烧焦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
答:湿衣服晒干、切断大理石都属于物理变化,菜刀生锈、米饭烧焦都属于化学变化,根据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