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五章基础知识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是人口增长示意图,当某区域人口处于图中所示的状态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地区人口出生率大于人口死亡率
②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
③该地区人口总数将增加
④该地区人口总数将减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读世界人口长曲线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18世纪以前,人口长十分缓慢
②18世纪中期以后,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③2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④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读四大洲人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统计图,回答3~4题。
3.图中四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非洲?
B美洲
C.亚洲
D欧洲
4.据图推测,非洲人口增长带来的影响是(
)
①社会、经济发展压力大②居民就业、教育等问题突出③劳动力短缺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读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10年)和平均人ロ增长率(2005~2010)图,回答5~7题。
注:在人口统计上,常把美洲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两个地区。北美包括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5.就各大洲和地区的情况而言,截止到2010年,人口数最多和人口数最少的分别是(
)
A.亚洲和大洋洲
B亚洲和欧洲
C.非洲和大洋洲
D.非洲和北美
6.2005~2010年,人口增长最快和增长最慢的大洲或地区分别是(
)
A.亚洲和大洋洲
B.亚洲和欧洲
C.非洲和大洋洲
D.非洲和欧洲
7以下因素中,对一个区域的人口增长有重要影响的是(
)
①战争
②瘟疫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人口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至2016年末,河南省郑州市人口约1000万人,面积约7500平方千米,则其平均人口密度约为(
)
A.1300人/平方千米
B.13000人/平方千米
C.130人/平方千米
D.13人/平方千米
9.下图中的阴影表示亚欧两大洲的人ロ稠密区,对它们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
B.都分布在河流稀少的地区
C.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D.都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地区
10.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平原地区,台风频繁,人口稀疏
B.欧洲西部平原地区,季风温和,人口稠密
C.热带雨林地区,环境恶劣,人口稀疏
D.高山、高原地区,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11.人口数量过多,长过快,有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A.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B.国防兵源不足
C.饥饿贫困
D.劳动力短缺
人ロ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读世界人口分布,回答12~13题。
12.在①②③④四地中,人口分布较为稀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②地居民使用的语言主要是(
)
A.英语
B.俄语
C.汉语
D.阿拉伯语
14.不同人种外表特征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据此推测黑色人种的故乡位于(
)
A.非洲
B.美洲
C.欧洲
D.亚洲
15.下图是一幅宗教建筑图片。一般而言,该宗教的建筑形式广泛存在于(
)
A.欧美
B.中东
C.南亚
D.东亚
16.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中,属于意大利的是(
)
A.平遥古城
B.丽江古城
C.皖南古村落
D.威尼斯城
下图是某游客旅游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回答17~18题。
17.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交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该游客发现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护标志。你认为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
A.它能适应当地环境
B.它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
C.它比现代建筑好看
D.它记录的信息具有研究价值
19.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下面的地区与民居的搭配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竹楼
B.中国黄土高原一一窑洞
C.温带草原地区一一冰屋
D.热带雨林地区一一蒙古包
20.2017年5月5日14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起飞。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安全落地,首飞成功。下图为C919客机部分供应商示意图,这说明(
)
A.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B.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日益密切
C.国际矛盾和冲突不断
D.国与国之间经济各成一体
二、综合题(共60分)
21.阅读下面的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①所示地区的人口密度为_________人每平方千米,②所示地区的人口密度为
_________人每平方千米。
(2)③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口密度在10人每平方千米以上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低、高纬度地区中的
_________地区。
22.下图中的A、B、C三种阴影表示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位置分布,推测图例中字母代表的人种:A_________人种,B_________人种,C_________人种。
(2)从地球上的五带来看,C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带,这是当地人类长期适应
_________(自然环境特征)环境的结果。
23.读世界语言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A是_________语分布区,该语言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B是法语分布区,以该种语言作为国语的国家分布在_________洲。
(3)C地区使用_________语,该地区的居民多信仰_________教。
(4)D是俄罗斯,大多数居民讲_________语。
(5)E是_________(国家名称),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居民所讲的_________
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6)F地区的居民讲_________语,该种语言起源于欧洲。
24.读某品牌手机关联企业的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该手机闪存卡由_________生产,摄像头由_________生产,电池、组装等由
_________完成。
(2)闪存卡、摄像头科技含量相对较_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_(填“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完成。组装需要大量劳动力,主要由_________(填“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完成。
(3)在这种合作中,中国盈利_________。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本题通过简单示意图的形式考对人数量増长的理解根据天平工作原理可知,该地区人ロ出生率大于人ロ死亡率,人ロ的自然増长率=人ロ出生率一人ロ死亡率,所以,该地区人ロ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即该地区人口总数将增加。
2.A解析:本题考查对人口增长曲线的判读。根据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可知,18世纪以前,世界人ロ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中期以后,人ロ增长速度加快,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人ロ迅速增长;到2050到90亿
3.D4.A解析:本题组考查读图能力及分析人口问题的能力。第3题,人ロ自然增长率=人ロ出生率-人ロ死亡率,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欧洲人ロ死亡高于人ロ出生率,即人ロ自然增长率为负数,所以欧洲的人ロ自然长率最低。第4题,非洲人ロ自然增长最高,人口增长过快,会带就业国难、教育条件差、交通拥挤、贫国饥等问题,给社会经济发晨带来沉重压力。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是人ロ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5.A6.D7.A解析:本题组考查对世界人口数量和平均人口增长车柱状图的判读以及对影响人口增长因素的理解。第5题,根据柱的高度和具体数据可知,止到2010年,人口数最多的大洲或地区是亚洲,达41.66化人ロ数最少的大洲或地区是大洋洲,仅0.35亿。第6题,根据柱的高度和具体数据可知,2005~2010年,人ロ増长最快的大洲或地区是非洲,人ロ增长率为2.3%;增长最慢的大洲或地区是欧洲,人口増长率为01%第7战争是人美的难,会成大量入使区域人减少。在古代,经济发水平主要是指农业发水,农业收成好的时候,能够养育更多的人ロ,人口增长就会快一些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社会保障好,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往往也较高,人们能深刻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所以经济发达地区的人自然增长率反而不高。根据各个国家的人口状况,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有的国家鼓励生育,有的国家限制生育,人口政策也是影响人口増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8.A解析:人ロ密度=人ロ总数÷区域面积=1000万人÷7500平方千米≈1300人/平方千米
9.D)解析:本题考查对区域人口分布的归纳能以及综合思维能力。图中人口密区域分别是欧洲西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根据图中北极因和北回归线两条纬线,可知人口密区都分布在低、中纬度地区。根据世界地形、气候、河流的分布概况可知,欧洲西部主要是降水较多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东部主要是温带、亚热带季风气,亚洲南部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都是降水较多且河流较多的区域。图中北回归线以南的印度半岛主要是高原(德千高原),所以,人口不是都分布在平原地区。
10.C解析:本题考查对影响世界人ロ分布因素的理解能力。沿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人口密;欧洲西部平原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侯为主,温暖湿润,人口密;热带雨林地区,过于湿热,环境恶劣,人口稀疏;高山、高原地区,地势高峻,气温较低,人口稀疏。
1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人口问题。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也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増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长期处于贫国状态。
12.A13.C解析:本题组通过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考查综合思维能力。第12题,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读图可知,图中①地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气候极端干早,人口稀疏②地位于亚洲东部,③地位于欧洲西部,④地位于北美洲的东部,②③④三地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完足,是世界人口稠密区。第13题,读图可知,②地位于中国,使用的语言主是汉语。
14.A解析:本题考查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人种的分布。黑色人种肤色黑,头发卷曲,是适应热带气候的结果。黑皮肤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仿害;头发卷曲,在炽热的阳光下能有效保护头部。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是黑色人种的故乡。美洲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欧洲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亚洲的人种主要是黄色人种。
15.A解析:本题考查对世界主要宗教的认识及世界主要宗教分布的地区。题图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一教堂,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因此该宗教的建筑形式广泛存在于欧美。中东居民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南亚居民以信仰印度教为主,东亚居民信仰佛教的较多。
16.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和意大利被列入《世界产名录》的聚落。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掌意大利的水城尼斯被列入《世界产名录》;我国的平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等聚落被列入《世界产名录》。
17.D18.D解析:本题组通过聚落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考查人地和谐的素养,通过对古建筑的保护考查对文化产保护的正确态度。第17题,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肥、源キ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的地区。地形崎岖,不便,不利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也就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图中聚落分布在山谷地且沿公路线分布,所以响该聚落分布的主受因素是地形和文通。第18题,古建筑记录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古建筑完整地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遠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術、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国是它记录的信息具有研究价值。
19.B解析:本题考查飛落与环的关系。竹楼是湿热的低纬度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冰屋是北板地区因
20解析:本题考世界经济全球化势,C919机的生产是由多个国家协助合作完成的。中信息说明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国际经济合作不断加强。
二、综合题
21.(1)10~100
大于100
(2)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水资源少
纬度高,气候寒冷
(3)中低纬度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第(1)题,对照①所示地区的人口密度为10~100人每平方千来,②所示地区的人密度为大于100人每平方千米。第(2)题,③地区是撤哈拉沙漠,气候终年热千燥水源少,所以人少。①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第(3)题,根据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的位,可以看出,人口密度在10人每平方千米以上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低度地区。
22.(1)白色
黄色
黑色
(2)热
炎热
解析:本題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以及影响人种分布的原国。第(1)题,A主要分布在欧洲、向美洲东南部、北洲中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大洋洲东南部地区,是白色人种:B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是色人种C主要分布在非洲中南部、大洋洲西北部,是黑色人种。第(2),根回归线的位置,C主要分市在热带地区,这是当地人类长期适应热气候的结果。
23.(1)英
(2)欧
(3)阿拉伯
伊斯兰
(4)俄
(5)中国
汉
(6)西班牙
解析:本题考查对世界语言分布的判读。第(1)题,A位于北美洲中部,该地区居民主要使用英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国最广的语言。第(2)题,B是法语分布区,以种语言作为国语的国家为欧洲的法国。第(3)题,C地区是阿拉伯人飛居区,主要使用阿拉伯语,该地区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第(4)题,D是俄罗斯,大多数居民讲俄语。(5)E是中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第(6)题,F地区的居民讲西班牙语,种语言起源于欧洲的西班牙。
24.(1)欧洲
美国
中国
(2)高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3)少
解析:本題通过一常用手机的生产,考查对国际合作的理解。第(1)题,由图可知手机闪存卡由欧洲生产,摄像头由国生产,电池、装等由中国完成。第(2)题,手中的闪存卡、像头科技含量相对较高,主要由欧美的发达国家完成。装需要大量劳动力,主要由中国等发中国家完成。第(3)题,在这种合作中,中国盈利少,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