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五章能力知识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人ロ自然增长率=人ロ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当人ロ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人口总量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当一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②→③这种变化时,会产生的问题是(
)
A.劳动力过剩
B.教育资源紧缺
C.国防兵源不足
D环境污染加剧
4.根据下表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国家
总人口/万人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M国
6398
2.5
0.65
N国
12687
0.94
0.82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是M国②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是N国③M国属于发达国家④N国属于发达国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在探究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时候,明明认为“平原地区人口稠密”。要验证明明的观点是否符合事实,我们应该选用以下哪种地图(
)
①人口分布图
②人口长曲线图
③交通路线分布图
④地形图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下列平原人口分布最为稠密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
D.澳大利亚中部平原
7.图中数码所示四个地区中,人口最为稠密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回答8~9。
8.①②③④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其中位于欧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⑤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
)
A.经济发达
B气候寒冷
C.炎热干旱
D.环境湿热
10.下列关于英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联合国唯一的工作语言
C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英语是世界上最容易学会的语言
读世界局部地区语言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图中A、B两处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主要使用阿拉伯语,B处主要使用汉语
B.A处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和该处使用相同语言的还有亚洲的东部
C.B处主要使用汉语,它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A处使用的语言和印度相同
12.关于图中C处语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处主要使用汉语
B.C处主要使用法语
C.C处主要使用俄语
D.C处主要使用英语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景观是下列哪一宗教的典型建筑(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14该宗教建筑在下列国家或地区常见的是(
)
A.东南亚
B.伊朗
C.欧洲西部
D.朝鲜
15.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其中乡村聚落大多沿下列哪些地方分布(
)
①河流
②山
③荒漠
④公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下图所示地区是一大片未开发地区,有人想在这里开垦一片土地,种植农作物并建一栋房子,供自己长期居住。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宜建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下图为湖南湘西风凰古城。风凰古城沿河而建的原因是(
)
①河流沿岸水运便利②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③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④河流沿岸森林资源丰⑤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⑤
18.聚落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南方不少聚落名称带有“桥”字。与之有关的因素是(
)
A.矿产
B.河流
C.森林
D.土壤
19.“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下列关于这样“人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B.空气质量很差
C.非常富裕
D.聚落的规模可能不大
20.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列关于传统民居与其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高脚屋一一凉爽、防潮
B.冰屋——御寒、防风
C蒙古包——防晒又凉快
D窑洞一一冬暖夏凉
21.中国北方的房屋大多坐北朝南。下列关于坐北朝南建房的好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冬季可以防寒冷的北风
②夏季有利于南风吹进屋内,更凉爽
③有利于阳光照进屋内,冬季更温暖,夏季更干爽
④有助于主人升官发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目前在许多国家都可以买到我国的商品,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
)
A.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
C“南南合作”更有成效
D.“南北对话”更有成效
23.美国某品牌手机设计和操作软件来自美国总部,芯片来自韩国,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然后销往国际市场。中国在组装中仅获取产品价值的7%。美国某品牌手机的产销过程说明了(
)
A.美国缺少组装生产的技术
B.中国占据国际市场的有利地位
C.各国经济互相依赖,相互融合
D.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依然封闭
24.下列组织最不能体现“南南合作”的是(
)
A.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
B.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包括中国、俄罗斯、中亚四国)
C.欧盟(欧洲联盟的简称)
D.金砖国家(成员国有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
25.我国下列经济发展政策能体现国际合作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
B.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C.21世纪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I纬度位置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海陆位置方面: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地形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因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而_________
和_________是因为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最后四个空格填数码)。
(2)⑤⑥⑦⑧⑨五地人口稀少,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__________的,世界上70%的人口集中分布在约占陆地面积14%的土地上?大陆上约有35%~40%的地区基本无人居住,我们能否用人口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并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新学期开学,学校来了一位高鼻梁、白皮肤、蓝眼的关丽的外籍女教师。在师生见面会上,地亲切地向大家做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塔提亚,我的国家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欢迎大家到我的祖国去旅游。”
(1)根据材料,判断新来的外籍教师是什么人种?
(2)她所代表的人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8.读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物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图A是__________教的建筑物。
(2)图B是__________教的建筑物。该宗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美洲和大洋洲。
(3)图C是__________教的建筑物。该宗教创始于古印度,现在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某年全球及各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
(1)就全世界而言,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是__________国家,达__________万亿美元。
(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是__________国家,这一类型的国家__________洲最多。
(3)把下述材料中字母分别填入A、B两图中。
a.出售石油、矿石、木材、天然橡胶等原料b.出售汽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c赚的钱少d.产品的价格高
(4)请举例说明你所了解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5)如何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C解析:本题组通过对人ロ自然增长的判读考查对人增长以及人口问的理解和辑思能力。第1题,人ロ自然增长率=人ロ出生率ー人ロ死亡率。当人ロ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增加;当人ロ自然长率小于0时,人ロ数量减少;当人ロ自然增长率为0时,人口稳定,是人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所以,人ロ增长最快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①。第2题,只要人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ロ数量就会增加,所以,在②之前,人ロ数量一直在增加至②点人口最多,过②点之后,人ロ数量开始减少。第3题②→③是人ロ自然增长率小于0,而且越来越低,这意味着人口数量在加速减少,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加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4.C解析:本通过对人ロ自然增长率的计算考查对人口增长以及人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理解。人ロ自然增长率=人出生率一人口死亡率。M国人ロ自然长率=2.50%-0.65%=1.85%,N国人ロ自然增长率=0.94%-0.82%=0.12%,所以,人自然增长率高的是M国。人口增长快与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好,人们的受教育水平较高、环境意识强,出现人出生率较低的现象。大部分发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社会保障不好,人们受教育水平较低、环境意识较差,对人口问题认识不足,出现人口出生率高的现象。
5.A解析:本题以探究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情境,考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地图的能力。地图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ロ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人分布图可以让我们直观地认识地区的人ロ分布状,所以要验证千原地区是否人口密,我们需要将人ロ分布图和地形图进行对照。
6.A解析: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气候暖湿润,地形平坦,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或エ业发展较早,水陆交通便利,往往成为人口密地区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等。而板干的沙漠地区、气侯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不适宜人类居住,人口稀。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是人口密区。亚马孙平原大部分是原始的热带雨林,气候湿热;西西伯利亚平原纬度高,气候寒冷;大利亚中部平原气候较干早这些地区自然条件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是人口稀疏区。
7.C解析:读图可知,①位于气候过于湿热的亚马孙平原,人口稀疏;②位于极端干早的撒哈拉沙漠地区,人稀疏;③位于亚洲东部,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人ロ密;④位于全年严寒的南极洲,人口稀疏。
8.A9.B10.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及分布特点。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是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ロ最多的国家:因为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其殖民地众多,在其殖民统治期间将自己的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英语是使用范固最广的语言,我们现在学习英语也是为了更好地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
11.A12.C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第11题,读图可知,图中A处主要使用阿拉伯语,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印度不使用阿拉伯语。B处使用汉语,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和亚洲东南部,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第12题,C处位于俄罗斯,主要使用俄语
13.A14.C解析:本题组考查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第13题,图中的建筑具有尖顶、小窗的特征,是基督教的教堂。第14题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
15.C解析:本题考查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乡村民居有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解析:本题考查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多分布在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源丰富的地方。图中①是山地,海拔高,气温低,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②是高原,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③是河口处的岛屿,土地面积较小,且不稳定。①②③三地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不是張落分布的理想场所;④地属于平原,地形平坦,靠近水源,交通便利,有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聚落分布的理想场所。
17.D解析:本题考查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河流沿岸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河流沿岸并不一定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也不一定有キ富的森林资源。
18.B解析:我国南方降水キ富,河湖密布,桥梁众多,所以出现了许多和“桥”字有关的聚落
19.D解析:本题以古诗词中的地理,考查人地和谐素养。从地理的视角看,“白云生处有人家”是指海拔较高的山上有聚落。由于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人们不可能非常富裕,聚落规模也不会很大。但是由于人口稀疏,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20.C解析:本题通过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考查人地和谐素养,传统民居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相适应。高脚屋分布在气候湿热的低纬度地区,房屋高高架起,有利于通风散热和防湖:冰屋分布在气候寒冷的北极附近,厚墙、小门有利于寒,窟型的屋顶有利于防风:窑洞是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由于凿黄土而成,所以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而蒙古包是草原地区牧民的传统民居,建造和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21.C解析:本题通过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考查人地和谐素养。我国北方房屋大多坐北朝南,有利于采光,冬季更温暖,夏季更千爽,同时,有利于冬季防寒,夏季凉,使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居住更舒适。这与升官发财没有任何关系。
22.B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相互融合,有利于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目前在许多国家都可以买到我国的商品,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体现。
23.C解析:美国某品牌手机的产销过程,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强
24.C解析:本题考查对“南南合作”的理解。发晨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南南合作”。欧盟国家很多是发达国家,最不能体现“南南合作”
25.A解析:本题考查对国际合作的理解。国际合作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晨中国家,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能体现国际合作。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21世纪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西气东输”“北煤南运”“南水北调”主要是我们国家独立完成的,不属于国际合作。
二、综合题
26.(1)主要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主要位于沿海地区
主要位于平原地区
①
②
③
④
(2)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高峻的高原、山区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3)不均匀不能。因为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不同,自然环境恶劣的区域,不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不能够养育更多的人口,迁过多人,必然会引起粮食问题、资源问题以及环境
问题等。(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的关系的究,人地和谐素养和综合思维能力。第(1)题,世界上人口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其中,①和②两地是因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而③和两地是因为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第(2)题,⑤⑥⑦⑧⑨五地人ロ稀少,因为⑤位于极端干早的沙漠地区、位于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位于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⑧位于地势高峻的高原地区,都不适宜大量人ロ长期居住。第(3)题,据图可知,世界上人的分是不均匀的。我们不能用人ロ迁移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国为世界各地自然环境不同,自然环境恶劣的区域,不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不能够养育更多的人,迁入过多的人口,必然会引起食问题、资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等。
27.(1)白色人种。(2)欧洲、南美洲东南部、北美洲中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及大洋洲东南部。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体质特征判断人种及人种的分布。第(1)题,根据材料中“高鼻梁、白皮肤、蓝眼睛”的体质特征的描述,我们可以判出她是白色人种。第(2)题,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地区有欧洲、南美洲东南部、北美洲中部、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及大洋洲东南部
28.(1)伊斯兰(2)基督
欧(3)佛
亚
解析:本题通过世界三大宗教建筑物景观图片,考查对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分布的认识。正确区分宗教建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基督教教堂以尖顶、小窗为特征;伊斯兰教清真寺的顶部是圆形的;佛教的佛塔有呈形的塔顶。据图,A、B、C分别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的建筑物。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北关洲、南美洲及大洋洲;佛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29.(1)发达
43.19
(2)低收入
非
(3)
(4)发达国家田地里的农民和工厂里的工人很少,机械化程度很高市场繁荣,环境优美。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生产水平低,摘棉花、插秧等很多工作还是手工操作,出口产品以原料、半成品为主等。
(5)重视教育,提高科技水平等(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与合作。第(1)题,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是发达国家,达43.19万亿美元。第(2)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低的是低收入国家,非经济最落后,此类国家最多。第(3)题,发达国家因科技力量厚,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赚取高利润,赚的钱多。发最中国家出售石油、矿石、木材、天然橡胶等原料,产品的价格低,赚的少,利润流失。第(4)(5)题,发显,要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中体现明显,要缩小发
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中国家要重视教育,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特是科技在各产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