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年秋季期中考试卷
高二化学(学考)
命题者: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20.11.1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u-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为保护环境、利用资源,垃圾需分类回收处理。下列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残余饭菜属于厨余垃圾,堆肥处理
B.废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填埋处理
C.废塑料属于有害垃圾,直接焚烧处理
D.旧电池属于其他垃圾,随意丢弃处理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氯水
B.氮气
C.海水
D.沼气
3.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
A.MgO
B.CO2
C.HBr
D.H2O
4.贮存下列物质的容器应贴右图标识的是【
】
A.镁条
B.氧化铜
C.烧碱
D.氯化钠
5.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0.8
mol
O2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
C.5.4
g
H2O(H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1)
D.0.6
NA个CO(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6.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Mg
+
CO2
2MgO
+
C
B.NH3+HNO3
=
NH4NO3
C.SiO2+2NaOH
=
Na2SiO3+H2O
D.Na2CO3+2HCl
=
2NaCl+H2O+CO2↑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Fe3+
=
Fe2++Cu2+
B.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Cl2+Br-
=
Cl-+Br2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H++OH-
=
H2O
D.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CO32-+CaCl2
=
CaCO3↓+2Cl-
8.下列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12C与13C
B.H2O与H2O2
C.氧气与臭氧
D.正丁烷与异丁烷
9.完成下列实验,需用到右图所示的实验仪器是【
】
A.分离硫酸钠和硫酸钡混合物
B.除去氯气中混有少量氯化氢气体
C.用氯化铵和熟石灰加热制取氨气
D.配制100
mL
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
10.碘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治疗肿瘤。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数为53
B.质子数为72
C.中子数为125
D.质量数为178
11.右图是某有机物的比例(填充)模型,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
A.CH4
B.C6H6
C.C2H4
D.C2H6O
12.下列实验过程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往淀粉溶液滴入碘水后显紫色
B.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蓝色
C.往氯化铁溶液滴入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
D.往氯化钠溶液滴入硝酸银溶液后出现黄色沉淀
13.下列四组物质,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别的一组是【
】
A.酒精和蔗糖溶液
B.稀盐酸和稀硝酸
C.氯化钡溶液和氢氧化铝胶体
D.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钠溶液
14.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物质应用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剂
B.活性炭作呼吸面具的吸附剂
C.还原铁粉作食品的抗氧化剂
D.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15.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H+、Na+、CO32-
B.Fe2+、Cl-、OH-
C.Ba2+、K+、SO42-
D.Mg2+、NH4+、NO3-
16.下列属于酯化反应的是【
】
A.CH4
+
Cl2
CH3Cl
+
HCl
B.CH2=CH2+
Br2
CH2Br—CH2Br
C.CH3CH2OH+3O2
2CO2+3H2O
D.CH3COOH+C2H5OH
CH3COOC2H5
+
H2O
17.下列属于合金材料的是【
】
A.硬铝
B.陶瓷
C.橡胶
D.棉麻
18.根据右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铜片为负极
B.锌片质量不变
C.铜片上有气泡生成
D.锌片发生还原反应
19.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是【
】
A.乙醇
B.乙酸
C.油脂
D.葡萄糖
20.在下列四支试管中发生反应:Fe+H2SO4=FeSO4+H2↑,生成氢气速率最大的是【
】
试管
等质量铁的形状
温度/℃
硫酸浓度/mol·L-1
A
铁片
25
0.5
B
铁粉
35
0.5
C
铁片
35
1.0
D
铁粉
35
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高二化学(学考)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21.(12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一部分,根据表中给出的10种元素,按要求作答。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C
N
F
Ne
3
Na
Mg
Al
Si
S
Cl
(1)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
(2)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3)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4)N与F的原子半径较大的是
;
(5)CH4与SiH4热稳定性较弱的是
;
(6)MgO与Al2O3中,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是
;
(7)最外层电子数为6的原子,其元素符号是
;
(8)某阳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其离子符号是
;
(9)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填“HClO4”或“HClO”);
(10)Na的一种氧化物Na2O2,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写出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的化学方程式:
。
22.(6分)从下列六种有机物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标号填在横线上。
A.甲烷
B.乙烯
C.乙酸
D.油脂
E.淀粉
F.蛋白质
(1)最简单的烃是
;
(2)属于多糖的是
;
(3)动物毛发主要成分是
;
(4)分子式为C2H4O2的是
;
(5)工业上常用于制造肥皂的是
;
(6)分子呈平面结构且含有碳碳双键的是
。
23.(6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NO暴露在空气中,出现红棕色的原因是
。
(2)将食品置于低温条件下,常常可以保存更长时间的原因是
。
(3)盛有浓硫酸的容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硫酸浓度变小的原因是
。
24.(6分)煤矿筛选煤后废弃的煤矸石主要含有SiO2、Al2O3、Fe2O3某实验室用煤矸石提取氧化铝,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将煤矸石粉碎的目的是
。
(2)步骤(I)中溶液A和沉淀分离的操作名称是
。
(3)步骤(Ⅱ)中溶液B含有的阴离子除Cl-、OH-外,还有
。
(4)步骤(Ⅲ)中溶液C的溶质含有NaHCO3,其俗称是
(填“苏打或小苏打”)。
(5)步骤(Ⅳ)中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制取SO2并探究其性质按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制取SO2的反应原理:Cu+2H2SO4(浓)
CuSO4+SO2↑+2H2O,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探究】
(1)装置(I)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
①装置(Ⅱ)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为
,
原因是SO2与H2O反应生成
(写化学式)。
②装置(Ⅲ)中观察到氯水颜色褪去,是因为SO2与氯水发生反应。补充完整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SO2+Cl2+2H2O=H2SO4+2
,
其中SO2表现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装置(Ⅳ)应从右图中选用合适的尾气吸收装置是
(填“A”或“B”),烧杯中应盛放的溶液是
。
用3.2
g
Cu与足量浓硫酸反应,理论上可生成标准状况下
SO2的体积为
L。(Cu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1)
【实验拓展】
(5)该兴趣小组为进一步探究SO2的漂白性,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品红溶液颜色
SO2具有漂白性
②
溶液恢复到原来颜色
SO2的漂白具有
性
【知识应用】
(6)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接触法制硫酸,写出其中SO2与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O3的化学方程式:
。
26.(15分)根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按要求作答。
I.在一定条件下,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制备甲醇(CH3OH)。
已知:①CH4
+
H2O(g)
CO(g)
+
3H2(g)
△H=+206.0
kJ·mol-1
②CO(g)
+
2H2(g)
CH3OH(g)
△H=-129.0kJ·mol-1
(1)反应②的正反应属于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上述两个反应达到平衡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填“①”或“②”)。
(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①反应,若CH4起始浓度为2.0
mol·L-1,水蒸气起始浓度为3.0
mol·L-1,反应进行5min后,测得CH4浓度为0.5mol·L-1,
则v(CH4)=
,
mol·L-1·min-1。
Ⅱ.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1的两种溶液;①氨水
②NH4Cl溶液。
(4)写出①氨水中NH3·H2O的电离方程式:
。
(5)测得②溶液的pH<7,则溶液中c(NH4+)
c(C1-)(填“>”“<”或“=”),
写出②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Ⅲ.如右图所示装置,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NaCl2Na+Cl2↑)。
(6)通电时,C1-向
(填“a”或“b”)电极移动,
发生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两个电极上分别生成金属钠和氯气。
写出生成金属钠的电极反应式:
。
泉州第十六中学2020年秋季期中考试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B
A
C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B
D
D
A
C
C
D
高二化学(学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说明: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反应条件未注明、产物状态标错的扣1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21.(12分)
(1)F(或氟)(1分)
(2)Ne(或氖)(1分)
(3)C(或碳)(1分)
(4)N(1分)
(5)SiH4(1分)
(6)Al2O3(1分)
(7)S(1分)
(8)Mg2+
(1分)
(9)HClO4(1分)
(10)-1(1分),
2Na+O22Na2O2(2分)。
22.(6分)
(每空各1分)
(1)A
(2)E
(3)F
(4)C
(5)D
(6)B
。
23.(6分)
(1)NO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NO2
(2分)
(2)低温下,可以减小食品腐败变质的速率(2分)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2分)
24.(6分)
(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1分)
(2)过滤(1分)
(3)AlO2-(或偏铝酸根离子)
(1分)
(4)小苏打
(1分)
(5)2Al(OH)3
Al2O3
+
3H2O(2分)
25.(15分)
(1)圆底烧瓶(2分,写烧瓶给1分)
(2)①红色(1分)
H2SO3(1分)
②HCl(1分)
还原性(1分)
(3)A(1分)
氢氧化钠溶液(1分)
(4)1.12
(2分)
(5)①褪色(1分)
②不稳定(暂时)(1分)
(6)2SO2+O2
2SO3(2分)
26.(15分)
(1)放热(1分)
(2)①(2分)
(3)0.3(2分)
(4)NH3·H2ONH4++OH-(2分)
(5)<(2分)
NH4++H2O
NH3·H2O+H+(2分)
(6)a(1分),氧化反应(1分)。
(7)Na++e-=Na(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