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文档属性

名称 9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10 22:3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这就是美国成立之初星条旗,那么看到星条旗你想到了什么?
(美利坚合众国的国旗旗面由13道红白相间的宽条构成,左上角还有一个包含了50颗白色小五角星的蓝色长方形。50颗小星代表了美国的50个州,而13条间纹则象征着美国最早建国时的13块殖民地。红色象征勇气,白色象征真理,蓝色则象征正义。)
这张是位于南达科他州的拉什莫尔峰国家总统纪念像。我们看在美国总统山上的四座巨人头像与山峰浑为一体,十分壮观,那么他们分别是美国历史上的那四位总统啊?第一位乔治·华盛顿,第二位是起草《独立宣言》的杰斐逊,第三位是西奥多·罗斯福,同学们要将这位总统和后来美国二战时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区分开来,最后一位是亚伯拉罕·林肯。今天我们的课程和其中那两位有关啊?(华盛顿和林肯)那么他们在美利坚民族成长中都作出了那些贡献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到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我们首先来看到课标,课标就要求我们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他要求我们比较英美制度的异同,既然让我们比较异同,我们首先就发现这两课的标题里都有一个新字,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那么与上节课英国的创新相比这个新体制的新又体现在了哪里啊?英国的制度创新在于君主立宪制的创立,那么我们看到这个时候的美国也是君主立宪制吗?(唉不是 美国没有君主)那美国是怎样实现权力蛋糕的分配的啊?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概念)
一、年轻美国的窘境
那么这种体制到底是怎样演变形成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射到200多年前的北美大陆。1776年就是在里各州代表签署了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独立宣言》,伴随着费城自由钟的钟声,年轻的合众国发现自己依旧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好了下面我们首先一起来看本课的第一个问题年轻美国的窘境,我们前面提到的在独立战争时13个殖民地形成了邦国间的联盟,我们就称之为邦联,书上也有邦联的概念,同学们把书翻过来方框中,邦联是若干独立国家为军事、外交或贸易等方面的利益组成的联合体,各成员国保有主权。独立战争结束后,这种松散的政权组织形式开始显现出他的弊端。
甚至连当时美国政治领袖华盛顿也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这样感叹: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和商业上的不景气,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邦联政府的无权。那么同学们看到书上第二自然段,邦联政府没有哪些权力?没有征税权、没有关税制定权、更没有统一的外交发言权。政治上一盘散沙,经济上情绪低迷、军事力量不足、外交上各邦分庭抗礼。同时由于战争的损耗,邦联政府还欠了一屁股外债,可以说是屋漏偏逢连阴雨。那么面临这种状况,国家最需要就是什么?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那么同学们继续思考是不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就能够完全解决美国当前的问题呢?(不是)我们说权力都集中到中央就有产生了什么潜在危险?(古罗马的例子 版图扩大 权力集中就发展成为了帝制)
如何在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而中央政府又不会发展成帝制就成为美国政治领袖们面临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依靠什么手段来治理国家?(法律)好了于是华盛顿就在1787年5月召集各州代表来费城开会,制定国家的宪法。
制宪议会的一组数字
正式代表:74人 实际到会:55人
中途退场:13人 坚持到底:42人
在宪法上签字:39人
大家从这组数字中能感受到什么?(会议不受重视,各州十分珍视主权和自治,对制宪会议心存疑虑)可见早期州权主义势力的强大。大家别看参加会议的人不齐,但当时的托马斯·杰斐逊却将这次会议赞誉为一次半神半人的会议,其中就包括了华盛顿、富兰克林和麦迪逊等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就不用说了,富兰克林同学们小学就学过了,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主,何况参加会议时他已81岁,可以说已经是会议中的元老级人物。
书上就说了他们都非常欣赏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那么同学想一想在当时比孟德斯鸠更有名气的政治家多的是,他们为什么就喜欢上他的分权理论了呢?我们说美国独立之前一直受到英国的管制,对这种所谓的家长制可以说是十分厌恶,都别管我,我自己通过分权来管理自己。
其中最支持这个理论的当属制宪议会上的核心人物麦迪逊,他就发话了,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啊?(同学回答)人毕竟不是天使,所有或多过少都有自私的倾向,有可能会侵犯他人自由的权益,这就需要政府来保障人民的权益,后面一句统治人民的也不可能是天使,政府由人组成,所以也需要外来的和内在的监督,从而防止专制的形成。就是因为这种分权制衡的思想,他后来也被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经过116天反复的争吵,美国的新宪法1787年宪法终于诞生了。
二、民主制度的确立
1787年宪法也就标志民主制度在美国开始确立,下面我们看到本课的第二子目民主制度的确立:1787年宪法是关于美国政治体制的根本大法。同学们把书翻过来,看到书上前三段,在1787年宪法中体现了那三个原则?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我们首先看到联邦制原则,同学们看到方框,联邦和邦联有什么区别?我们再看到方框中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成员国加入后不再享有完全主权,只保留部分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那么联邦政府拥有主权都包括哪些啊?(立法、征税、管理贸易、发行货币、统领军队、制定联邦法律和对外宣战和缔约)这就解决我们在第一子目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中央集权的加强;那么同学们想一想联邦这么好,干嘛不开始就实行联邦制啊?(州权主义盛行)为以后美国南北战争埋下了隐患,我们不妨就以一个场景来模拟一下。
场景一:
阿拉法特:我是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应邀于1995年参加联合国成立50周年的庆祝活动。
纽约市长:我是纽约市市长茱莉亚尼,因联合国大厦位于纽约市,我为前来参加大会的各国领导人准备了一场音乐会,但我不喜欢恐怖份子阿拉法特,在音乐会开始之前,我已经把他请出了会场,
美国总统克林顿:市长先生,阿拉法特是我邀请的客人,您这么做太过分了吧,
纽约市长:总统先生请您明白,纽约是我的地盘,我是纽约的主人,你也是我邀请的客人,我这么做并不违背宪法,请您理解。
美国总统:对不起,阿拉法特先生,我仅代表个人对您代表歉意,(拥抱)我代表不了纽约市,更代表不了美国,在这里只能对您表示由衷的道歉。
阿拉法特:我理解您,总统先生,纽约市长不欢迎我,并不代表美国不欢迎我,我赞赏您遵守宪法的精神。
体现了什么和什么的分权,(中央和地方)非常好。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如何确保避免美国专制政体的出现?这时候所遵循的是什么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请同学看到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关系示意图,联邦政府权力由哪几部分构成?(总统、国会、最高法院)总统拥有什么权力 (行政权)、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国会拥有(立法权)国会又分为参众两院,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那么他们三者之前到低是怎么样制衡的呢?我们不妨就来模拟一下,进行一回角色扮演。
场景二:
全班同学参与模拟,一个人扮演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一人扮演参议员议长,一人扮演候选大法官,其余同学扮演国会参议员。
美国总统:我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我认为现行得九名大法官的最高法院太过保守,依照宪法我有权提出议案,来多增加1名大法官,这位就是我提名的大法官,望国会通过。
参议员议长:我是美国国会参议员议长,现在召开国会,请诸位议员就美国总统提出的增加一名大法官的议案进行表决,同意的请举手,好现在我宣布由于同意的人数没有达到要求,美国总统提出的增加一名大法官的议案不被通过,大法官还是九名。
美国总统:我对这个结果表示遗憾,但是我还是会遵守国会的决定。
通过这个场景我们就可以看出总统有权任命最高法官,但同时需经国会参议院通过,同时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第二次国会若还是以3分之2多数表决赞成,则该法律强制通过。或者最高法院宣布国会立法不复合宪法。中央政府机构的分权与制约。
场景三:
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 需不需要征得国会同意? 假使国会没有授权,布什擅自发动了对伊战争,结果会怎么样?(最高法院宣布总统行为违宪、国会有权弹劾总统)但是布什擅自发动战争这种情况会不会发生啊?(不会)他们三者是殊途同归,立场一致,都是为国家利益着想,这就是美国政治精英们所设计出的分权和制衡原则,需要注意的是,三权分立绝对不是剪子、石头、布这么简单的关系,而是充满的权力的牵制和防患的准备。
场景四:
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了一个小女孩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啊?美国总统由人民间接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在美国总统与议员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实行任期制,这就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什么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那么应该怎样评价1787年宪法宪法呢?我们来看两段材料
材料一:美国特拉华州的代表马丁·路德在制宪会议上评论到:“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否定的原因是承认奴隶制度的存在,并未实现人人平等。
材料二: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这样评价到“这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肯定的原因是防止独裁专制,保障民主制度。
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法典,它确立了总统共和制政体,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根据该宪法,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首任总统,并组成首届联邦政府。同年补充了10条关于保障人权修正案,以后又补充了多条修正案。美国1787年宪法一直沿用至今,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
好了请同学们看到屏幕,在图片右侧是华盛顿纪念碑,左侧则是林肯纪念堂,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摇摇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巩固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那么为什么说林肯拯救了美国?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看到本课第三个子目民主制度的巩固。
三、民主制度的巩固
1.南北战争
我们刚才在讲联邦制原则时提到了州权主义在1787年宪法颁布后,依旧非常盛行,其中以北方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掌权的自由州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掌权的畜努州之间的矛盾最为激烈,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战争的争执点在于奴隶制得存废问题,林肯以国家利益为重,提出了“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内战最后以联邦政府的获胜而告终,通过宪法13和14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这就给予了广大黑人奴隶什么权力?(普选权)
我们发现稳定和统一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
联系中国现实,温家宝总理又一次在出访美国时这样讲到,我想你们一定熟悉林肯总统的一句话,他在演说中曾经说过,一个“自相分裂的家庭是站立不住的”。相信经历过南北战争的美国人民,会充分理解中国人民反对台湾分裂,捍卫国家统一的决心。
那么同学们温家宝总理这句话有什么深刻涵义啊?(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他国干涉)所以说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美国两党制
好了同学们我们再来看一张图片,这张图片反映的是著名的驴象大战,驴和象分别代表着美国那两个政党啊?我们不妨看到课后的知识链接。(叫同学起来念)
同学们在书上把民主党和共和党出现的时间划出来,两大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但在本质上他们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最后我们来通过一个表格来比较一下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异同。
项目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是谁 总统 国王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选举产生 世袭
国家元首的任期方式 任期制4年 终身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无
政府首脑是谁 总统 首相
阁员如何产生 总统任命 首相任命
国家的政权中心在哪 总统 议会
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
最后我们来对本课进行一下总结: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国家的管理体制是三权分立,制约平衡;国家的政治体制是总统共和制,两党交替执政;国家的结构形式是联邦制,保证了国家的稳定统一。经过美国政治家们和美国人民的不断努力,美国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回顾美国民主共和政体制二百多年的发展演变,人类终于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自由、平等、民主、博爱、法治成为人类永恒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