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评比教案:三视图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评比教案:三视图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1-11-10 23:3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正投影与三视图
授课教师:杭州外国语学校 张鹏峰
教学分析
教材分析
三视图在机械加工、设计等专业领域是重要的信息交流的载体。学生在数学里已学过立体图形基本的投影原理,以及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画法,但数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感,三视图便于用数学公式描述几何结构特征。技术领域的三视图用于实现机械工程师之间信息的交流重要手段,需要技术人员会画图和读图。所画图来源于生活中用到的零件,其结构往往比较复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各种常用图形的线、面投影关系。本教材要求学生利用基本的投影原理准确画出形体结构的三视图,掌握虚实线及点划线的运用。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学过基本原理,简单结构一般都能够画出。但复杂的结构学生往往被纷繁复杂的结构所迷惑,尤其是具有斜面并在斜面上挖槽的结构,虚线较多的结构,以及存在面的轮廓形状比较复杂的结构,造成在画图中多线、少线、虚实线颠倒等错误。长对正、高平齐和宽相等的概念虽已熟悉,但还在结构复杂的画图中还不能灵活运用,在将三维立体图转化为二维三视图时俯视图摆放易出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正投影的概念
②掌握三视图的规范画法。
③灵活运用长对正、高平齐和宽相等作图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重视基础,注重细节。
②团队合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利用正投影的原理,并依据长对正、高平齐和宽相等的规则正确画三视图
难点
①斜面挖槽
②复杂结构的N个面投影到一个面内后,虚实交叠,给学生造成理解混乱。
教学准备
1.PPT展示整个上课流程,三视图原理的flash动画。
2.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思维阻点,预设诘问的问题。
3.模型、准备打印作业。
4.学生分组,提出要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设计说明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学生作品和传统木工工艺榫接 通过对比学生作品和传统榫接建筑,引导学生思考做榫接需要什么图? 观察、思考木材连接方式,和制作榫接需要的图纸。 展示学生作品和榫接图片 通过同龄人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例子,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正投影和三视图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探讨三视图的基本规律和正投影的原理。 探讨三个视图的之间的尺寸对应关系和简单几何面的投影。 flash动画 PPT显示简单面的正投影 学生对三视图和正投影已有基本概念。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规律。为更深入的学习,做知识储备。
(三)逐层推进,掌握规律 通过具体的形体结构深入理解三视图的画法。 根据学生的思维阻点,选择恰当的例子,设置合适的题型,组织学生探讨。 探讨学案上的问题,思考判断,并绘制各种给定图形的三视图。 PPT动态展示形体结构,以及需要学生探究的三视图。 学生有数学基础,简单形体的三视图能画,但虚线、未挖通的槽、斜面是学生画图中的难点。通过选定例子和特定题型强调易错的点,加深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
(四)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练习画三视图,并根据三视图制作 每组发一组模型、一块泡沫和学案。明确任务,画图和制作。 画模型的三视图,根据三视图制作,组合。 屏幕逐渐显示各个作业,明确任务。 学生一方面巩固学习成果,一方面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制作明白三视图的精确性对实际制作的巨大影响。
(五)总结归纳 总结,布置任务。 师生对话,总结归纳本节重难点。布置下节课任务 在教师的带领下思考总结本节课所学。 屏幕显示本节所学主要内容 再次归纳,巩固知识。
授课教师简介:
张鹏峰,女,中学助理讲师。200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同年8月于杭州外国语学校任教至今。
有《课堂的有效组织形式》《提问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作用》等五篇文章发表于校刊。指导学生制作奶牛雨伞架,猫书架在校科技节上获一等奖,多功能铅笔盒获二等奖;指导学生《卫生间水的二次利用》获全国研究性学习一等奖。参加由英国大使馆举办的气候酷派活动,所指导的《校园新型能源发电照明系统》项目获全国二等奖。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和教育部联合举办全国高中生技术设计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2010年度被评为校级先进教师。2011年省教育厅组织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获得好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