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正比例的图像
教学内容:正比例的图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正比例的图像,并学会画正比例的图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协作,引导学生画正比例的图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画图感受数字与图像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奥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正比例的图像。
教学难点:学会画正比例的图像。
教学方法:演示法和练习法。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成正比例,用式子y/x=k表示。
教师:我们这节课进一步来学习正比例的图像。
探究新知
教师: 在PPT上展示课本例3
教师:根据题目完成表格。
学生:
购买长度(米) 0 1 2 3 4 5 6 7
应付钱数(元) 0 4 8 12 16 20 24 28
教师:嗯,同学们填的非常正确。购买彩带的钱数和购买的长度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学生:成正比例,因为钱数随着长度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它们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教师:(展示正比例的图像)同学们观察这个图像在结合上面的表格思考下面两个问题,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教师:图中的红点表示什么,是怎样画出来的?
学生:红点表示购买1米的彩带需要4元,购买2米的彩带需要8元......x轴表示长度,y轴表示钱数,x=1,y=4两条线的交点就是表示买1米的彩带需要4元。
教师:表示正比例关系的直线有什么特点?
学生:直线经过原点,且不与坐标轴重合。
教师:不计算,看图估一下:买1.5米彩带要花多少元?买5.5米呢?
学生:6元,22元
巩固练习
教师: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练习题巩固一下 。(展示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
时间(时) 0 1 2 3 4 5 6 7
路程 (千米) 0 80 160 240 320 400 480 560
路程(千米)
560
480
400
320
240
160
80
0
1 2 3 4 5 6 7 时间(时)
师:同学们做的又快又对,看来这节课的知识大家都学会了。
课堂小结
正比例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不与坐标轴重合的直线。
课后作业
教师:(在PPT上出示本节课的课后习题)同学们根据题目完成问题。
学生:
运送次数(次) 1 2 3 4 5 6
运送数量(吨) 12 24 36 48 60 72
数量(吨)
72
60
48
36
24
12
0
1 2 3 4 5 6 次数(次)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探究中,用上节课学习的正比例引入,随后给同学们展示正比例的图像,先让同学们认识正比例的图像,让同学们小组讨论,观察图像的特点,思考图像是如何画出来的,最后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画正比例图像,更好的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