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圆锥(1)
教学内容:圆锥(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举例子,引导学生学会圆锥的概念,并且分辨圆柱与圆锥。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让学生通过图片辨别圆锥与圆柱。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生活中常见圆锥,感受圆锥的构成。
教学重点:学会和认识到圆锥的形成、母线、顶点、底面、侧面以及侧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正确并熟练掌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法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好!现在我们上课。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他们形状不一。我们看一下大屏幕,下面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建筑和物体。
同学:这是圆柱吗?
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圆柱,我们看图片会发现这并不是圆柱,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圆锥,下面你们先比较下列物体的不同,并指出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学生:原来这是圆锥和圆柱。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圆锥吗?我们会发现圆锥有一个尖,这就是圆锥的顶点。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物体是不是圆锥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数学的圆锥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锥》。
探究新知
教师:认识圆锥,你还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圆锥?我先举一个例子,我们吃的甜筒外面的脆皮就是圆锥形的。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马路上用的路障。
教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认识一下什么是圆锥吧!比较下列图片物体的不同之处,并试着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学生:第一张图里是圆锥,第二张图里是圆柱,第三张图里是圆锥,第四张图里是圆柱,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底面都是圆
教师:同学们真优秀!下面我们明确一下圆锥是怎么形成的,也就是什么是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而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由此可见,圆锥有几个高呢?
学生:只有一个高。
教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圆锥是不是由底面和侧面组成的。思考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圆锥只有一个底面,且底面为一个圆。圆锥周围的曲面就是它的侧面。。
教师:同学们真是聪明,已经学会自己总结了。下面我们学习一下圆锥的母线。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连线就是母线。同学们动脑筋思考一下,圆锥有几条母线?
学生:无数条。因为从圆锥顶点到圆锥底面边缘的任何一点的连线都是圆锥的母线。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如果把圆锥从顶点向底面圆的直径切一刀,截面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底是圆锥底面圆的直径,三角形的高是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圆心的连线,而这个三角形的腰就是圆锥的什么?
学生:母线。
师:同学们真是太棒了!我们看大屏幕,观察一下,圆锥有哪些特点?
学生:圆锥的顶端是尖尖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底面是一个圆。
师:那么圆锥的高是什么呢?也是和圆柱一样吗?
学生:和圆柱不一样。圆锥的地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顶点到地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用h表示。
师:很好!
巩固练习
师:下面是三个同学测量圆锥高的的方法,说一说哪一个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学生:第一个。因为测量高的时候直尺要和底面垂直。
师:同学们太棒了!这么快就掌握了圆锥的知识!
课堂小结
师:圆锥的特点:圆锥有一个底面、一个侧面、一个顶点、一条高、无数条母线,且底面展开图为一圆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
学生:对!
课后作业
在大屏幕上出示本节课的课后习题,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填空题做一做下面的填空题。圆锥的底面是一个( ),圆锥的侧面是一个( ),从圆锥的( )到底面( )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学生:圆,扇形,顶点,圆心
师:很好。下面我们做一下下面几个题。一个圆锥有几条高?
学生:一个圆锥有一条高
师:一个圆锥有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圆锥由一个顶点,一个侧面和一个底面组成
师:一个圆锥的母线有多少条?
学生:一个圆锥有无数条母线。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明白这节课的概念很多,并没有只讲抽象的东西,而是用来很多图片,把抽象化为具体。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我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然后引入新的内容和概念。走进了数学的世界。
这节课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也是为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基础,总而言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主要的。在今后的教学里要注重学思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