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 认识图形
教学内容:图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各直线间的关系,并能正确的说出图形的基本特点,懂得其区别和会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
2.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再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对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关系、角、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掌握。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架构。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
师:请两位同学们到黑板上面来画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学生:相交。
学生:平行。
师: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真强!
师: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图形的认识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图形的认识
二、新知讲解
1.下面哪两条直线相互平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课件出示:
师:什么是平行?什么是垂直?
板书:①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学生:垂直:①和③、①和⑦;平行:⑤和⑥、③和⑦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有几种情况?
学生:平行与相交。
(2)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学生: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两直线互相垂直。
(3)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学生: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看来同学们对之前学习过的知识掌握得非常不错,给点掌声自己!
2.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并说出分针和时针组成的是什么角?
课件出示:
师:怎样读时间?角的分类又有哪几种?
学生:先读时针,再读分针。
学生:分类:直角=90?,锐角<90?,钝角>90?。
板书:3:10,锐角;6:00,平角;9:00,直角;1:45钝角。
3.观察下面的图形。
课件出示:
师:说一说这些图形各有什么特点。
小组间互相探讨,然后请小组代表说说。
板书:长方形:4条边,4个直角,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4个直角,4边相等;
三角形:3条边,3个顶点,3个角;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梯形:4条边,上下两底平行。
圆:由1条曲线围成,有无数条直径和半径;长方体:6个面,12个顶点;
正方体:6个面,12个顶点,12条等长的棱长;圆柱:1个侧面,2个底面。
师:总结得真不错!
议一议:(1)为什么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学生:对边长度相等的四边形是长方形而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2)为什么说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小组间合作交流,讨论完后请小组代表来分享讨论结果。
学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一个立体,从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如下。
课件出示:
师:要搭成这样的立体,至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试着用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学生:3+1+1=5(个)
师:对了,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三、课堂练习[
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面积(????)。?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4?,它的顶角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2?,另一个锐角是(????)。?
3.两个圆的直径分别是6厘米和10厘米,它们周长之比是(????),面积之比是(????)。?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底延长2厘米,三角形的面积就增加6平方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高是(????)厘米。
5. 观察下面用若干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图形,在方格上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四、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练一练”第1、2、3 题。
五、课堂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我复习了各图形的特点。
我复习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
…
教学反思
本节课复习的内容是《图形的认识》相关知识。这是一次系统的学习,内容较多,知识点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会出现遗漏和混淆的情况。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整理出相关的知识点,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熟练地握知识,然后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然后在详细的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