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单元测试六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科学(上)单元测试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1-11 07:4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科学(上)单元测试六
第二章 观察生物(全章)
_________中学 班 姓名 学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一片草坪中生长着蒲公英、铁树、月季、雪松、樟树,按照下列哪一项标准可把这些植物分为两大类?( )
A.种皮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B.是否具细胞结构
C.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D.是否能产生种子
2.对下图所示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表示细胞生长 B.该过程可以表示细胞分化
C.该过程受遗传物质控制 D.d图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少一半
3.在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B.小麦与玉米、大豆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
C.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少,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多
D.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少
4.人们都说“吃在台州”。台州有许多美味的水产品,下列属于鱼类的是( )
A.黄鱼 B.对虾 C.梭子蟹 D.墨鱼
5.下列关于生物类群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A.蛔虫、血吸虫和瓢虫都是昆虫 B.鱿鱼、章鱼和草鱼都是鱼类
C.兰花、菊花和荷花都是被子植物 D.乳酸菌、青霉菌和酵母菌都是细菌
6.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
A.目镜5×、物镜5×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10× D.目镜10×、物镜15×
7.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科学家描述: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以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是指 ( )
A.细胞分裂能力 B.细胞分化能力
C.细胞生长能力 D.细胞变形能力
8.观察右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都无种子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都有根、茎、叶 D.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9.我国物种资源丰富。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珍稀植物的是( )
A.杜鹃 B.茉莉 C.珙桐 D.月季
10.图中鸟儿“举家迁徙”的无奈之举告诉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
11.我国有一种名贵的植物——鹅掌楸,高可达40米。长约6~12厘米的叶片形似马褂,所以又称“马褂木”,独特的叶形使其成为价值较高的观赏树种。鹅掌楸零星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一些地区,属于被子植物。以下关于被子植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被子植物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植物
B.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C.被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有利于萌发
D.常见的农作物、花卉、果树、蔬菜等绝大多数都是被子植物
12.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的红豆杉,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珍稀植物展出品种。红豆杉因其种子成熟时假皮呈红色得名。从植物分类上看,红豆杉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13.将下列四支试管放置在37℃的恒温箱中,一周后,其内生长微生物最多的试管是( )
14.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展平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
A B C D
(第14题图)
15.下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中,属于哺乳类的是 ( )
Λ.丹顶鹤 B.白鳍豚 C.扬子鳄 D.大鲵
16.被蚊子叮咬,能感觉到痒并会用手拍打,其信息主要依靠下图哪种细胞来传递 ( )
A B C D
17.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依靠它的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
B.葫芦藓的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所以不适于陆地生活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D.种子比孢子的生命力强,是种子植物更适于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
18..青菜叶片上有很多昆虫的体色是菜青色,这样的体色 ( )
A.有利于繁殖后代 B.用来躲避天敌,没有其它作用
C.有利捕捉食物,但不利于躲避敌害 D.有利躲避敌害、也有利于捕捉食物
19.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 )
A.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 B.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
C.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 D.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
20.李明同学为了探究鲫鱼“浮头”的原因,取来两只相同的鱼缸甲、乙,并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试选出最合理的一种( )
A.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中泵入空气,乙中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B.取一大一小活力相当的鲫鱼,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河水的鱼缸甲、乙中,甲用玻璃封闭,乙不作处理,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C.取大小、活力相当的两条鲫鱼,分别放入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D. 取大小、活力相当的六条鲫鱼,平均投放于甲、乙中,甲中加适量河水,乙中加等量煮沸后冷却的河水,放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观察。
二、简答题:(每空1.5分,共36分)
2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
22.右图示消化系统的组成,据图回答:
(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__________和消化腺两部分。
(2)请写出图中[B、C]代表的器官名称:[B]__________、[C]__________。
(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D]__________,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E]__________。
23.地球上现有的动物约有125万种,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现有如下动物:①蜘蛛,②鲫鱼,③蚯蚓,④狗。小郑同学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①③;另一类是②④,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填选项字母)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
24.如图是根据生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例如,甲类生物的共同点有:终生用肺呼吸;乙类生物的共同点有: (填“胎生”或“卵生”)。写出一种不是用肺呼吸的动物 。
25.读图,并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细胞结构名称: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体细胞的图是 ;
(2)柳树的细胞呈立方体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
(3)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细胞结构中的 ,
(4)“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控制这种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
26.将状况相同的橘子、柠檬、沾些水的棉花球,分别放入两个塑料袋巾,扎紧袋口,分置在冰箱和恒温箱中。两个星期后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实验结果说明食物在适宜的 环境下容易长霉。霉菌是一类 ,(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它的细胞结构与细菌细胞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具有 °
27.当你在自然界畅游时,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飞禽走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和遐想。认真观察动物,仔细领略其风采,会使人受益匪浅。下图列举了五种常见动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编号);
(2)图中所列动物中,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帮助最大的是 (填字母编号)。
28.某校七年级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图片(如图),请你按下列分类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1)这些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属于粮食作物的是 。无根,但具有茎和叶的植物是 ;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 。
(3)在生物分类学上,水稻与水杉同门不同纲,水稻与葫芦藓同界不同门。请说出这两组生物之间,谁的共同特征多? 。
三、实验探究题:(29、30题每空2分,31题每空1分,共24分)
29.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如右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细胞临时装片时,首先要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
装片制成后,在盖玻片一侧加一滴亚甲基蓝溶液,在相对应的另一边用吸水纸吸水,这里亚甲基蓝溶液的主要作用是 以便观察;
(2)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③慢慢转动粗准焦螺旋;④来回轻微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调节光圈。
(3) 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最大,
(4)右图是甲同学绘制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示意图,请你判断该细胞示意图画得是否正确? ,判断的理由是
(5)细胞是一个立体结构,但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则是该细胞的某个平面图。甲、乙同学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两张同种动物组织细胞装片(细胞形态结构相同)结果甲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圆形,乙同学看到装片中的组织细胞呈长方形。请你推测该种动物组织细胞的立体形状最可能是 。
30.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l)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大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放置在阳光下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右表: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5)表达和交流。
31.蚂蚁过的是群居生活,它们都有自己的“家”,在天气晴暖的时候,它们常常要走出家门,到地面上寻找食物。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寻找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选择30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15只蚂蚁的左右侧两只触角,另外15只不做处理,然后把它们全部放回原地,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
(1)该兴趣小组认为蚂蚁寻找到食物后能否回“家″可能与 有关;
(2)假如实验现象是:剪掉左右触角的15只蚂蚁不能回“家”,而其他15只都可以回“家”。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在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 (填“显微镜”或“放大镜”);
(4)对于蚂蚁,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 。
答案
一、1-5 ACDAC 6-10 ABBCB 11-15 CBDAB 16-20 ADDAD
二、21.细胞 种 22. 消化道 肝脏 胃 胰腺 小肠 23. A 24. 胎生 略 25. 乙 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核26 . 温度 真核生物 成形的细胞核 27. C E B 28. 草履虫、水稻 葫芦藓 藏羚羊 水稻与水杉的共同特征较多
三.29.生理盐水 染色 ②①⑤④ 甲 不正确、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中没有细胞壁 圆柱体 30.鼠妇可能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光、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31. 触角、蚂蚁是靠触角判断方向回家的、放大镜、略(符合题意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