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11 07:5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
五桥小学 刘晓君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收集一下21世纪的科学成就,了解一下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2、向父母或者长辈了解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准备课上交流。
3、能听写本课的生词。
课前谈话:
1、孩子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他们都想看到你们最优秀的一面,有没有信心啊?真棒。我相信你们这节课一定会表现得非常出色。也一定能得到在座老师的好评。孩子们,知道我是谁吗?对,我姓刘。来自五桥小学。今天早上我在车上的时候就在想,从五桥坐大巴车到你们学校要1个小时左右。幸好有汽车,要是在以前没有汽车,要来你们学校,那可真难想像啊。由这件事我想到,我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得舒适、方便起来。你们感受到了吗?老师来了解一下你们的生活都有哪些变化?(列举自己生活中的变化。)是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越来越美好了。
教学过程:
一、听写生词
1、昨天我们初读了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也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听写部分词语。请大家打开听写本。我每个词读两遍。请注意听。开始了。
改观 依赖 农耕社会 幻想 原子核 程控电话 联系 哲学家
2、请邻座的两位同学交换批改一下。将写错的字词圈出来。我来调查一下。全部听写正确的请举手。刚才我看了下,有的同学是没写规范。这样吧,下课后把不规范的字和写错的字订正过来。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写正确。
二、齐读课题,确立中心。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你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老师可提示:这句话就在我们的课文中。)
3、你说得很正确。(课件出示句子:二十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的是这篇课文的主要意思。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好吗?我写在黑板上,你们写在笔记本上。
4、(出示课件:感受领悟)这节课,我们就抓住这句话来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联系生活,学习第2、3、4自然段。
(一) 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3、4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用波浪线画下来。再细细地体会体会。
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
师:同学们,咱们在全班交流一下,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预设一:第四自然段
(老师相机出示第四自然段字幕)。
师:说的真好。20世纪的科学成就,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更加方便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好吗?(齐读)
师:孩子们,20世纪的科学成就到底有哪些呢?(相机字体变红)你们能从这段中找出来吗?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科学成就吧。(课件出示科学成就——然后切换回来)
师:欣赏了这些科学成就,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抽读)
师:我们接着看这些句子,作者为了说明20世纪的科学成就,他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写?(举例和作比较)——(在旁边板书:举例 比较)
师: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生:课文用举例说明了科学成就很多,的确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把过去王公贵族的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作比较,更说明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舒适、多么方便,咱们现在的生活比王公贵族的生活还要好。
师:一句话,这些举例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显得更加生动,更加形象了。我们今后在作文中也可以用举例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写。
师:同学们,与过去的王公贵族比比看,我们还有哪些地方比他们过得更加舒适、更加方便呢?(3、4个即可)
师:孩子们,如果过去那些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社会,当他们看到这些科学成就时,会怎么说 ?(3人即可)
师:是啊,这些成就、这些变化会让他们惊叹不已,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预设二:第三自然段(老师出示第3自然段字幕)
师:孩子们,你们还从哪儿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呢?再找找看,我们继续交流。
师:你能把这段读一读吗?
师:孩子们,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课件出示:请看,这就是农耕社会——再切换回来)
师:在农耕社会里,“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他们没有的仅仅是这些吗?谁能说说那时还没有什么?(出示句式: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然后切换回来)
师:是啊。在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他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师:孩子们,我们祖先的幻想都是些什么呢?(相机出示红圆点)
师:现在,祖先的那些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幻想实现了吗?
师:(超级链接——千里眼)你能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他们的影子吗?(再切换回来)
师:何止这些幻想变成现实啊。你们随便替祖先说一个他们的幻想,肯定都能实现。谁来试一试?
师: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里都得以实现,实在太令人骄傲了!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你们能找出来吗?(课件:诗句画上红线,然后切换到诗句)
师: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句诗的意思是:纷纷大雪好像盛开的梨花,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这句诗。
师: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这个成就怎样?(巨大)
师: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就开了,这说明变化又大又多又快。(你能读出它的大、多、快吗?)
师:谁再来来读一读这句诗?
师:(课件切换回第三自然段)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吧。
师:我们祖先的愿望如今都变成了现实。我们又怎能不说——(师指着板书让学生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如果我们的祖先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变化,能够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我想,他们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预设三:(第二自然段)
过渡:那么,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和改观呢?我们来读读这段话就知道了。(女生读)(课件相机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是什么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那么大的改观和改变呢?—— (相机变字体为红色) (板书:人类)(回答不完整师可提示:请同学们再看看这两句话,你觉得还有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相机板书:科学技术 人类 发现 发明)
师:准确地说——(边画箭头边讲解)是我们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发现和发明,然后这些发现和发明又给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
师:孩子们,请你们在课文3、4自然段中找一找,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呢?
师:你说得很正确。(课件出示泡泡)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了吗?
师:请你们用发现和发明各说一句话好吗?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男生读)
师:谁来说说,是谁在呼风唤雨的?
师:靠什么呼风唤雨的?
师:能不能用一句话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是谁靠什么呼风唤雨的?
师:说的真好。是啊,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得到大大的改变和改观,我们怎能不说(指着板书)——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师: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一直在围绕一句话来写。这句话就是:指着板书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也是本篇课文的中心句。
师: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怎样的感情去读?(请2——3个同学读就行了)
生自豪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自豪,还有什么心情?不同的心情。
生:激动的心情。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一次用心来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是啊,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正如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所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住的任何时代。我们一起把最后一段读一读
师: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二十世纪的美好生活靠的是什么吗?
生1:靠的是科学。
师:20世纪,神话变成了现实,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所以,我们还要说:
生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孩子们,现在已经进入21世纪了,面对新的世纪,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
2、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生:应该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钻研科学,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师:你的志向远大。
生:我觉得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六、作业超市
1、师:下面,老师向你推荐两本书籍,希望你们抽课外时间去读一读。增长一些科普知识。
2、师:老师还有个提议:回家后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一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举例和作比较的方法把他们说的写下来。回头在班上交流一下。 下课。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科学技术 发现 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