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4.3.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人教版(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数学下册课件-4.3.2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人教版(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4 06:1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你认为哪一幅图放大后与原图最相似呢?
原图
A
B
C
你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8厘米
16厘米
5


10


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8厘米
5


16厘米
10


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图的长的2倍,第二幅图的宽也是第一幅图的宽的2倍。
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的相对应的长的比是2:1,相对应的宽的比也是2:1。
8厘米
5


16厘米
10


把第一幅图的长和宽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和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
),
也就是把原来长方形的各条边按(
)的比放大。
2
:
1
2
:
1
例4:按2:1画出下面三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想一想: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按2:1放大就是把各边的长
到原来的(
)倍。
放大
2
【小组合作讨论】
1.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画出放大后的图形。
2.直角三角形按2:1
放大后:
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
放大后三角形的面积也是原来的2倍吗?
说说你是如何验证之后知道的?
3.观察: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上面的正方形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
),放大后所画的正方形的边长要画(
)格。
放大到原来的2倍
6
上面的长方形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
),放大后所画的长方形的长要画(
)格,宽要画(
)格。
放大到原来的2倍
8
4
上面的直角三角形按2:1放大,
放大后所画的三角形的一条长的直角边要画(
)格,另一条短的直角边画(
)格
6
8
斜边是否也变为原来的2倍?(如何验证呢)
放大后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原来的2倍吗?
原来的图形
放大后的图形
观察:
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内角
边长
周长
面积
放大后
不变
6厘米
24厘米
36平方厘米


不变
3厘米
12厘米
9平方厘米

-----
2
:
1
2
:
1
4

1
变化规律
不变
放大2倍
放大2倍
放大4倍
以正方形为例:
总的来说:形状没变、大小变了。
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在方格纸上画一画,你又发现了什么?
说一说:按1:3缩小是什么意思?我发现按1:3缩小也就是各边(
)到原来的(
)。
放大后的图形
观察:
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
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内角大小没有变;
边的长度变了,周长变了,即面积变了。
总的来说:形状没变、大小变了。
想一想:
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这个比表示的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这个比表示的都是放大或缩小后图形的边长与原来图形对应边长的比。
抢答
下面的这些比哪些表示把图形放大,哪些表示把图形缩小?
4:1
1:1000
2:3
100:1
比值大于1,放大。比值小于1,缩小。
1、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
2、会按一定的比把图形正确地放大与缩小

3、我知道: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区别。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
说一说
相同点
不同点
1、对应边按一定的比
变化后的长度
:
原来的长度。
2、图形的大小变化,形状不变。
比值大于1(如2:1),表示图形放大。
比值小于1(如1:3),表示图形缩小。

课堂检测一(说一说)
课堂检测二(画一画)
画一画:按4:1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再把放大后的图形按1:2缩小。
8
4
2
1
2
4
(1)一个正方形按3∶1放大后,周长和面积都扩大了3倍。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都放大到原来的
4倍后,斜边也会放大到原来的4倍。


(3)一个图形扩大或缩小以后,由于各边都发生了
变化,图形的形状一定也发生了变化。


(4)把一个长方形按5∶1进行放大,就是把长方形
的长扩大到原来的5倍,宽不变。


(5)
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其中30度的内角就变成
了60度。


课堂检测三---你当小裁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