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6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11-11 09:39:01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二单元第四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一课时
实验探究一 什么是溶液?
1 四个烧杯中得到的液体属于哪一物质类别?
2 如果让你将这四个烧杯中的液体进一步分类,你还可以分成哪两类?为什么?
3 蔗糖、氯化钠固体为什么不见了?从微观的角度说说原因。
4 如果把上述3、4中液体分别倒入瓶中密封起来,外界环境条件不变,长时间放置,食盐、蔗糖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5 如果把上述4中的糖水分开我们大家一起来品尝,上部、中部、下部是否一样甜呢?
4 蔗糖水
2 静置后的
油水混合物
3 食盐水
1 静置后的
黄泥水
混合物
稳 定
均 一
[练习1]在农村,科技人员要用16%的食盐水选种,现配置了一大缸,为了谨慎起见,检验员要检查一下食盐水的质量分数是不是16%,请问他是否需要将这一大缸食盐水都检验?
[练习2]判断正误
1.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
2.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不需要,因为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溶液 食盐水 碘 酒 硫酸铜
溶液 汽 水 酒精
溶液
食盐

判断溶质、溶剂

硫酸铜
二氧化碳
酒精



酒精
溶 质
溶 剂
实验探究二 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烧杯 量筒 玻璃棒 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 硝酸铵 氯化钠 蒸馏水
实验步骤:
1 测量水的温度,作好记录。
2 三只小烧杯内盛有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硝酸铵和氯化钠,分别量取3份20ml相同温度的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充分溶解后,分别测量其温度并作好记录,计算温度变化值。
友情提示:注意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哦!
现有氢氧化钠、硝酸铵、氯化钠三种物质,如何比较测量这三种物质溶解时温度的变化?应用到了什么科学探究方法?
运用
控制变量法!
实验探究三 乳化作用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以极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的过程叫乳化作用。
生活小常识:衣服上不小心沾上了油污,可以用两种方法除去,一种是用洗洁精清洗,另外一种是涂上汽油,轻轻搓几下,油污就不见了。这两种去除油污的方法原理相同吗?
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稳定
区分溶质、溶剂
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溶液
形成溶液的原因:微粒的运动
物资溶解时伴随能量的变化:氢氧化钠溶解放热、硝酸铵溶解吸热、氯化钠溶解没有明显变化……(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乳化作用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由生活走进化学
微粒观
能量观
科学探究的方法
由化学走向社会
化学基本观念和学习方法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糖水 B.牛奶 C.碘酒 D.汽水
2.组成溶液的溶质是( )。
A.只能是固体 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气体 D.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3.一杯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 )。
A.不相同的
B.上面与下面不相同
C.相同的
D.以上都不可能
4.下列关于溶液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不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C.溶液都是无色的
D.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5.饭后某同学在碗里加了几滴洗洁精,碗上的油污就被水冲走了,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
A.这个现象是乳化现象
B.植物油、洗洁精和水混合成的液体是溶液
C.植物油被洗洁精分解成细小的液滴分散到了水中
D.乳化作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如右图所示,若向小试管中分别加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形管中的b液面升高了,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固体
B.氯化钠固体
C.硝酸铵晶体
作业
新课堂同步探究P51—53页
泥沙颗粒、植物油液滴 直径 ≥10-6m
在重力或者浮力的作用下与水分离
蔗糖分子、钠离子、氯离子 直径≤10-9m
与水分子大小相似,随水分子的运动而运动,重力和浮力可忽略不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