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11-11 10:2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是指利用 ,把 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现代交通运输是指使用 、 、 、 、 等工具的运输,交通运输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形象地把交通运输称之为经济建设的 ;
2、我国古代四大米市存在的原因在于其靠近 ,能够提供大量大米;靠近 ,水运发达,便于与其它地区交流与沟通。
3、铁路线、公路线、航线、航空线是经济发展的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呈现出 的趋势,究其原因是受 的分布和 程度制约;
4、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建于1984年,从 -- ,虽然 ,但是 ;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 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5、我国铁路线的命名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以 命名,如 ;第二种是以 命名,如 ;第三种是以 命名,如 ;
6、我国主要铁路线中三横分别是 - 、 - 、
( - - - );
7、我国主要铁路线中五纵分别是 、 、 - 、 、 -
;2007年我国建成通往青藏高原的 ;
8、铁路客运列车是 编排的,以 北京为来向,编排为 次,以 北京为去向,编排为 次,去向是自 往 看 边,来向是自 往 看 边;
9、交通运输枢纽为货物、旅客办理中转、发送、到达业务,分为 和 两种;主要的交通枢纽包括 、 、 、 四个城市;
10、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不大的多由 运输,容易死亡或变质的货物,多采用 运输,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 运输;
11、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其中 多是农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 规律,通过 培育来获得产品的部门,是国名经济建设和发展,的 产业,分为 、 、 、 四个部门。
12、我国西部地区以 业为主,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 、 、 、 ;
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分布着 业,东北和西南山地集中我国的 林区,以及东南部的 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 和 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 最发达的地区。
13、我国农作物分布存在着 差异,主要包括粮食作物中的 ,包括油料作物中的 ,糖料作物中的 ,棉花形成了 、 、 三大棉区。
14、我国的作物熟制从北到南逐渐增大,如东北平原为 ,华北平原为 ,长江中下游平原为 或 ,而到了海南省作物熟制一般为 ;
15、利用当地 的优势,把要发展的 或 ,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 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生产还受当地 的制约,着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16、我国农业近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产量仍位居世界前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了由 到 、 的历史性转变。但是,我国农业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 、 、 、 、 等。
17、我国的 、 和 ,是制定我国农业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首先, ,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其次,我们还要适应多方面需求,调整 ,发展 ,运用 ,发展 、 、 农业。
18、基塘生产模式的优势是形成了 体系,各生产环节相互利用,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保护了 ;我国沿海地区地区发展 农业,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 基地,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 农业、 农业。
19、工业生产主要是从自然界中取得 ,以及对原材料进行 、 的过程。工业是国名经济的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工业主要分成 和 两种,其中纺织、服装、家具厂等属于 ,钢铁、采矿、机械、汽车等属于 ;
20、发展工业,首先要考虑 布局,同时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它关系到 、 、 和 的经济效益;
21、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区中,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区的是 ,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是 。
22、乡镇企业使 和 的分布紧密的结合起来,并且能够使工业更加 地分布,有利于 发展工业,促进 的发展,缩小 差别,增加 收入,脱贫致富。
23、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 和 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 高。北京的 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24、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 ,但是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 ,呈现出 、 的分布特点。而且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特点,沿海地区侧重于 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发展 的产业,内地多发展与 有密切关系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