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4 08:0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当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该
A.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左移
B.保持凸透镜不动,光屏向右移
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都不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如图是用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40cm处,则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
都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一定可以在光屏上的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将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
A.出现手指的实像
B.出现手指的影子
C.烛焰的像变得不完整
D.烛焰的像完整,但变暗
.如图所示,小夏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C.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
D.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
B.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烛焰在图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虚像
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C.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大,可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透镜、光屏处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若移动蜡烛,使之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小于10cm,则人应在______(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
.如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若利用这个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摄的物体距离照相机至少大于______cm.
.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_______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_______侧。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当物距u大于像距v时,在光屏上总能得到倒立、__________、实像,该成像规律可应用于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小花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发现,保持蜡烛和屏之间的距离为45cm不变,只改变凸透镜的位置可以在屏上得到两个清晰的像,将凸透镜从成第一个像的位置向蜡烛移动15cm得到第二个像。她通过分析得出第一个像与蜡烛相比是__的(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凸透镜的焦距为___cm。
.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cm;
(2)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原理与生活中的____成像原理相同;
(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上40cm和50cm之间的某一位置后,此时应取下光屏,从凸透镜的____侧(选填“左”或“右”)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在探究光学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的实像;
(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位置不变,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将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则换用的凸透镜焦距为___(选填以下选项)。
A.6cm
B.8cm
C.15cm
D.30cm
(3)把凸透镜换成玻璃板,蜡烛与玻璃板距离30cm,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cm,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蜡烛的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她看到的像是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2)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4)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带有“F”形的LED灯、光屏贴上方格纸,如图乙所示,请写出改进后其中一个优点: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
D 4.D 5.
D 6.
C 7.
B 8.D 9.
B  
10.缩小
光屏
11.10
20
12.放大
右(或另一)
13.缩小
照相机
14.缩小
10
15.10
照相机

16.(1)缩小(2)变大
C(3)30
不能
17.(1)倒立缩小(2)D(3)近视(4)成像稳定、便于比较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减少了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