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5.4 眼睛和眼镜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5.4 眼睛和眼镜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14 09:0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物理
年级/册
八年级
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五章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教学目标
近视、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和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结合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初二学生刚学物理,把物理规律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上的能力还不够。
教学方法
1.通过视频演示、图片、讨论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形成及其矫正.
2.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同学们,我们要感谢自己的眼睛,是它让我们看到如此美丽的画卷;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成像的吗?这节课就来学习《眼睛和眼镜》.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提出问题】
1.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呢?
电脑显示眼睛结构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眼睛的结构。
【教师指出】
我们的眼球像是一架照相机.
特别说明:
晶状体、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一个光屏.
眼睛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凸透镜”的焦距,使远处和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提出问题、合作学习】
2、什么是近点?什么是远点?什么是明视距离?
近点:眼睛能看清的最远距离。
正常眼为10cm
远点:眼睛能看清的最近距离。正常眼为无限远
明视距离:最清晰又不疲劳时的距离。正常眼为25cm
3.近视眼及其矫正
【课件模拟】
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成因:晶状体太厚(太凸,焦距太小),折光能力太强,远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方法:配戴凹透镜
【提出问题】
除了近视眼之外还有一种眼病——远视眼,有同学看见老人串针线或读书看报时的情景吗?谁能想象一下说说远视眼的感受?
【教师引导】
请学生类比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的方法来讨论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
4.远视眼及其矫正
【自主学习】
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自主学习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课件模拟】
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成因:晶状体太薄(太扁平,焦距太大),折光能力太弱,近物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
矫正方法:配戴凸透镜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巩固练习;
1、上面四幅图中:
表示近视眼的是
,此时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成像在视网膜
,需用
透镜矫正,如图

表示远视眼的是
,此时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成像在视网膜
,需用
透镜矫正,如图

老王是远视眼(图
)矫正如图

小张是近视眼(图
),矫正如图

2、小明和爷爷的眼镜放在一起,虽然爷爷的眼镜是老花镜,小明的眼镜是近视镜,但是两个眼镜的外形完全相同,请你帮小明用三种最简单的方法区分两个眼镜。
解析:⑴摸形状:中间厚边缘薄的是老花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⑵看成像:放在报纸上,成缩小虚像的是近视镜,成放大虚像的是老花镜。
⑶看对光的作用:会聚光的是老花镜,发散光的是近视镜。
小结
课堂小结:
1.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主要由瞳孔(好像照相机的光圈)、角膜及晶体(功能好像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好像照相机的底片)组成.
2.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3.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