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冷战》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冷战》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3 20:54: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练习
《冷战》
(原卷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安徽)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
D.称霸世界
2.(2019年河北)以下是世界现代化秩序变迁示意图。直接导致①所示的世界秩序出现的史实是(

A.苏联实现工业化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大增
D.西欧、日本的起
3.(2019年重庆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严峻的“冷战”局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
4.(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

A.遏制欧洲、称霸世界B.输出资本、对抗苏联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5.(2019年河北)马歇尔计划提出后,中国、苏联、英国三国漫画家创作了以下体现本国态度的漫画。其中体现当时英国态度的是(

6.(2019年湖南长沙)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的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7.(2019年黑龙江大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D.欧盟的建立
8.(2019年湖北襄阳)第二次世界发展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主导(

A.英国和法国
B.日本和德国
C.苏联和中国
D.美国和苏联
9.(2019年湖南益阳)二战结束后不久便进入“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己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下列关于冷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开始
B.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直接后果
C.冷战双方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
D.冷战局面形成后,世界一直和平
10.(2019年山东聊城)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欧洲)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
B.华沙条约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11.(2019年广东深圳)冷战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对峙与竞争的状态。这种状态开始的标志是(

A.华约的建立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德国的分裂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2.(2019年四川宜宾)大国博弈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给和平一个机会。能准确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柏林危机”期间的空运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D.“欧洲复兴计划”的推行
13.(2019年河南)1947年,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针对本国的一项政策解释如下:就像被病菌污染了的一桶苹果,希腊的颠覆会影响伊朗和整个东方……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

A.冷战序幕的拉开
B.冷战的开始
C.德国的分裂
D.两极格局的形成
14.(2019年四川南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了序幕。”材料中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北约组织的建立D.华约组织的形成
15.(2019年四川凉山州)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并维护其在欧洲的地位。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一个军事同盟组织是(

A.三国同盟军事集团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
D.三国协约军事集团
16.(2019年山东菏泽)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几次大的变动。右图反映的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
B.“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对峙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欧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峙
17.(2019年江苏镇江)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发生,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

A.苏联和东欧
B.美国和西欧
C.轴心国集团
D.同盟国集团
18.(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19.(2019年四川雅安)1949年9月和10月,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成立。这标志着(

A.冷战序幕揭开
B.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C.冷战正式开始
D.美苏全面冷战对峙格局形成
20.(2020
年四川成都)
1947

7


美国《外交》
杂志刊登了战略学家乔治凯南的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明确提出,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
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
该文章的发表(

A.
稳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
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
贏得了和平人士普遍支持
D.
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二、综合题
2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期间,美苏等国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而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双方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战略目标等方面的矛盾而发生严重对立。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国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国;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自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1)二战期间、美苏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针对这变化,美国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所述的会议召开后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简要评价这一格局。
(3)根据材料三,列举二战后美苏矛盾尖锐化的具体表现。
(4)根据材料二、三,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个国际格局的相同之处。
22.(2019年山东枣庄节选)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导致战争的因素依然存在。让我们共同总结历史的教训,关注世事风云变幻,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1/2以上,出口额占1/3,黄金储备占3/4,谷物占1/3。与此同时,美国不仅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拥有核武器,而且在世界许多地区驻军。
——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材料反映出“二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材料二
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被看做是西方“冷战”的第一枪。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政府“唤起合理经济再生”的措施及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演讲的背景。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缓缓降落”,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
(2)结合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人物是谁?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苏之间的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练习
第16课《冷战》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安徽)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
D.称霸世界
【答案】D
【解析】根据“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的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第一,为了称霸世界,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展开了“冷战”,在军事上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了应对美国的“遏制”,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2019年河北)以下是世界现代化秩序变迁示意图。直接导致①所示的世界秩序出现的史实是(

A.苏联实现工业化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C.二战后美国、苏联实力大增
D.西欧、日本的起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是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开始;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故C符合题意;苏联实现工业化、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与题干无关,故AB不合题意;西欧、日本的起促进了多极化趋势形成,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3.(2019年重庆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严峻的“冷战”局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苏美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B符合题意;国际联盟的成立的时间是1920年,A不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是冷战经济方面的表现,C不符合题意;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是冷战的表现,不是开始的标志,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

A.遏制欧洲、称霸世界B.输出资本、对抗苏联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由于西欧国家受到战争重创,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即实施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稳定了局势,有利于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故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5.(2019年河北)马歇尔计划提出后,中国、苏联、英国三国漫画家创作了以下体现本国态度的漫画。其中体现当时英国态度的是(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马歇示计提出后,中国、苏联、英国三国漫画家创作了以下体现本同态度的漫画,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1947年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经济合作计划,美国尽可能地加以援助,这就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便利了美国控制西欧,同时在经济上遏制苏联,达到美国一箭双雕的目的。其中A属于中国的漫画,BC属于苏联的漫画;D属于英国漫画,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需要美国扶植,故D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6.(2019年湖南长沙)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的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主要原因是(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西欧国家实力强大,建立了欧洲中心格局。二战后随着美国和苏联实力的强大,形成了两极格局。由此可知世界格局变化的原因是国家实力的消长,故C正确。国家利益的冲突导致世界不稳定,与世界格局无关,故排除A项。两极格局的形成于苏联的强大和美国崛起都有关,故排除B项。D项体现不出来两极格局。故排除D项。故选C。
7.(2019年黑龙江大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
D.欧盟的建立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以美国为首帝国主义国家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封锁和威胁,保障苏联的利益和安全,1955年5月,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八国政府首脑在波兰首都华沙签署华沙条约。它使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东西方“冷战”进一步加剧,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2019年湖北襄阳)第二次世界发展后形成的两极格局以哪两个国家为主导(

A.英国和法国
B.日本和德国
C.苏联和中国
D.美国和苏联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冷战的对峙局面,D符合题意;英法在二战中受到重创,实力大大下降。A不符合题意;日本和德国属于战败国,B不符合题意;中国实力不足以与美国等抗衡,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2019年湖南益阳)二战结束后不久便进入“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及其各自的盟国在冷战中己经摆好了作战的姿势,开始了主要在政治、经济和宣传层面的对抗。下列关于冷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开始
B.德国的分裂是美苏冷战的直接后果
C.冷战双方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
D.冷战局面形成后,世界一直和平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局面形成后,地方冲突和民族冲突不断,故D符合题意。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美苏冷战开始,故排除A项。由于美苏冷战导致了德国的分裂,故排除B项。冷战的双方是以美国的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峙,故排除C项。故选D。
10.(2019年山东聊城)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欧洲)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
B.华沙条约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要使(欧洲)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推行杜鲁门主义,有效实施“冷战”,美国在欧洲组建军事政治集团,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防御体系,以打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故C符合题意;联合国、华沙条约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2019年广东深圳)冷战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对峙与竞争的状态。这种状态开始的标志是(

A.华约的建立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德国的分裂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对峙的开始。B项符合题意;1955年华约的建立,表示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A项不合题意;1949年德国的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C项不合题意;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标志美苏冷战的结束。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B。
12.(2019年四川宜宾)大国博弈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给和平一个机会。能准确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柏林危机”期间的空运C.北约和华约的建立D.“欧洲复兴计划”的推行
【答案】B
【解析】冷战时期,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为了遏制苏联,美国策动英法在德国西部占领区成立西德。针对美国的政策,苏联决定从1948年4月1日起,苏联开始检查进入柏林的人和物,美军对此反应强烈。从10月15日起,美英为西柏林250万居民大规模空运日用物资,被称为“柏林危机”期间的空运,这一举措体现出“大国博弈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给和平一个机会”观点,B符合题意;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国冷战政治上体现,A不符合题意;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书美苏冷战军事上表现,C不符合题意;“欧洲复兴计划”是冷战经济方面的表现,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2019年河南)1947年,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针对本国的一项政策解释如下:就像被病菌污染了的一桶苹果,希腊的颠覆会影响伊朗和整个东方……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

A.冷战序幕的拉开
B.冷战的开始
C.德国的分裂
D.两极格局的形成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1947年”“就像被病菌污染了的一桶苹果,希腊的颠覆会影响伊朗和整个东方……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可知,材料中的政策指的是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提出要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此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冷战”从此开始。故选B。
14.(2019年四川南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了序幕。”材料中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北约组织的建立D.华约组织的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指的是冷战。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故选A。
15.(2019年四川凉山州)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并维护其在欧洲的地位。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一个军事同盟组织是(

A.三国同盟军事集团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华沙条约组织
D.三国协约军事集团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抗衡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6.(2019年山东菏泽)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几次大的变动。右图反映的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
B.“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对峙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欧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峙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故C符合题意;“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对峙、欧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峙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7.(2019年江苏镇江)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发生,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

A.苏联和东欧
B.美国和西欧
C.轴心国集团
D.同盟国集团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因此,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发生,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故A符合题意;美国和西欧属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故B不符合题意;轴心国集团是1937年成立,故C不符合题意;同盟国集团与一战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兴安盟)从1948年到1950年,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美国此举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
B.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
C.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向欧洲16个国家提供了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这是马歇尔计划,它促进了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使美国在西欧的势力更为巩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故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是杜鲁门主义,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9.(2019年四川雅安)1949年9月和10月,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成立。这标志着(

A.冷战序幕揭开
B.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C.冷战正式开始
D.美苏全面冷战对峙格局形成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在英法美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月,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了民主德国,至此,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B符合题意;冷战序幕揭开的事件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A不符合题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不符合题意;美苏全面冷战对峙格局形成是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2020
年四川成都)
1947

7


美国《外交》
杂志刊登了战略学家乔治凯南的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文中明确提出,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
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
该文章的发表(

A.
稳固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B.
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C.
贏得了和平人士普遍支持
D.
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答案】
D
【解析】
由“1947

7
月,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不会也不能减弱苏联推翻西方政府的决心,
为此美国必须遏制苏联。
”可以看出,
作者认为:
二战后,
苏联致力于推翻西方政府,
美国遏制苏联发展,
结合所学,
1947
年3


杜鲁门主义出台,
冷战政策开始,
因此文章的发表助推了美苏之间冷战对立。
故选:
D。
二、综合题
2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期间,美苏等国为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而结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双方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战略目标等方面的矛盾而发生严重对立。
——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国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国;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自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1)二战期间、美苏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针对这变化,美国在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中所述的会议召开后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简要评价这一格局。
(3)根据材料三,列举二战后美苏矛盾尖锐化的具体表现。
(4)根据材料二、三,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个国际格局的相同之处。
【答案】(1)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战略同盟关系破灭,因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形成对抗。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世界的相对稳定。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3)政治上,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互会;军事上,分别成立北约,华约。
(4)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体系;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和大国争霸的性质;都建立了国际性组织机构: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都带有不稳定性;都随着大国间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瓦解等。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美苏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的标志是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是战时同盟关系破灭,因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而形成对抗。针对这变化,美国在军事上采取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依据材料二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的会议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会议召开后确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国际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世界的相对稳定。但它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3)根据材料三“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国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国;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自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矛盾尖锐化的具体表现是政治上,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苏联成立经互会;军事上,分别成立北约,华约。
(4)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两个国际格局的相同之处是都是在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世界体系;都带有大国强权政治和大国争霸的性质;都建立了国际性组织机构:都损害了中国的利益;都带有不稳定性;都随着大国间经济、军事实力的变化而瓦解等。
22.(2019年山东枣庄节选)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是导致战争的因素依然存在。让我们共同总结历史的教训,关注世事风云变幻,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1/2以上,出口额占1/3,黄金储备占3/4,谷物占1/3。与此同时,美国不仅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拥有核武器,而且在世界许多地区驻军。
——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材料反映出“二战”后美国的国际地位是怎样的?
材料二
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被看做是西方“冷战”的第一枪。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表现。
【答案】(1)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政治上,出台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美国的工业生产占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1/2以上,出口额占1/3,黄金储备占3/4,谷物占1/3。与此同时,美国不仅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拥有核武器,而且在世界许多地区驻军”可知,“二战”后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2)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开始;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濒于崩溃,1947年马歇尔计划要求欧洲各国联合起来,主动向美国提出经济合作计划,美国尽可能地加以援助,这就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便利了美国控制西欧,同时在经济上遏制苏联,达到美国一箭双雕的目的;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
——马歇尔,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1)据材料一,分析美国政府“唤起合理经济再生”的措施及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歇尔演讲的背景。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缓缓降落”,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东西方两大阵营严重对峙,世界呈现出“不战不和”的“冷战”局面。
(2)结合材料二,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人物是谁?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美苏之间的冷战”在军事上的表现。
【答案】(1)措施:推行马歇尔计划。目的:控制欧洲,遏制苏联。背景: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2)丘吉尔。(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解析】(1)根据材料一“马歇尔”“1947”“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唤起合理经济再生”的措施指的是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二战以后,西欧出现严重经济困难,一些西欧国家的共产党权力及声望的增长。为了复兴欧洲经济,稳住资本主义阵脚,美国提出援助西欧的经济计划。马歇尔计划決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它是实际上是以“复兴欧洲”为名,借经济手段来稳住资本主义的阵脚,控制西欧,达到共同“遏制”苏联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马歇尔演讲的背景是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开始。
(2)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先发出冷战信号的人物是丘吉尔。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3)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在华沙缔结《华沙条约》,成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