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皇帝的新装》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4 11:4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语文(

)年级(

)册
第(

)单元
课题
:皇帝的新装
教学设计
教学三维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手法。
2.通过课本剧表演、课堂讨论,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作品主旨。
3.培养学生无私无畏,敢说真话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和心理活动,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旨。
教学难点
夸张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
表演法
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2

添加补充
多媒体出示安徒生的童话作品的照片,学生看照片说出名字。《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拇指姑娘》。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读了很多故事,看看这些图片,你还记得这些是什么故事吗?这些童话出自哪位大师之手?今天我们来学习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
二、出示目标(
1

我们先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的手法。2.通过课本剧表演、课堂讨论,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作品主旨。3.培养学生无私无畏,敢说真话的精神品质。
过渡:我们先看文章的题目是“皇帝的新装”,你知道围绕新装发生了那些事情?请同学们按照故事情节。。
三、整体感知(4)
1.本文的题目的“皇帝的新装”,围绕“新装”发生了些哪些事情?(方法点拨:同学们可以按照故事情节里的“引子、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简要概括故事内容。)给大家一点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皇帝)爱新装
–(骗子)做新装-(皇帝和大臣们)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小孩)掲新装2.“新装”这个“物”在本文的作用是什么?(线索)
三、分析人物(20)
过渡:理清了课文的思路,想必课文里面的人物也给你留下了不同印象,现在有请两组同学给大家带来课本剧表演,其他同学边欣赏边思考,体会剧中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1.
学生表演课本剧。(10)2.你认为哪个小演员表演的最好?为什么?3.学生畅所欲言,说出理由。(4-5人)过渡:刚才同学们认为他们表演的好,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充分的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而这些正是刻画人物的描写方法,现在我们结合课本,勾画出描写每个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小组快速讨论,用“哪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的句式概括人物形象。时间四分钟。4小组讨论,概括特点。
(3)5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概括:皇帝:爱慕虚荣、奢侈无度、昏庸愚蠢、自欺欺人②骗子:
狡猾贪婪,投其所好③大臣、官员等:自私虚伪、阿谀奉承④百姓:虚伪懦弱、人云亦云5.小结:刚才我们从人物的描写方法入手概括了性格特点,同时可以看出皇帝、大臣们、百姓说谎的原因,皇帝说是怕失去皇位,大臣官员是因为怕人说自己不称职,普通老百姓是因为怕人说自己愚蠢,他们说假话的目的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私心)
四、探究主旨(
7)过渡:文中还有一个人物,我们还没有说到,小孩子是怎样的形象?他为什么说了真话?天真烂漫
无私无畏
(板书)小孩子的形象正好与皇帝大臣们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有私心,一个是无私(板书)小结:任何叙事性作品都通过具体形象的事,揭示普遍抽象的理。(板书)2.请同学们联系时代背景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方法指导:从多个角度来说说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⑴写作背景: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那时的丹麦还是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丹麦人民深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⑵鼓励学生对童话主题作出多元解读:预设:①无情揭露当时贵族、宫廷的的丑恶行径,讽刺了统治者的虚伪与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恶行径;(统治阶级的角度)②要有一颗诚实正直的心(小孩)③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的心,敢于说真话。(这种童心是如此的可贵,而大人们却被世俗感染,人云亦云,要保持自己的真心)④揭示了受世俗影响虚伪的性格弱点:盲从、坚持真理(百姓)抗战邪恶的人小结:刚才同学们从统治者和小孩的角度谈了自己对主旨的认识,当然安徒生讽刺的对象不仅局限于统治阶级,还有社会底层老百姓,他们在强权下丧失自我,盲目跟从,,这其实是人性中的普遍存在的弱点。我们透过文中人物,可以看到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影子,这正如安徒生所说的:“最奇异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现在,你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本文中讲的故事情节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却仍然给人一种真实感了吗?五、艺术特点(
5)问题:本文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学生思考,回答:(引导学生结合文体特点来说)预设:
想象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而夸张在思想上突出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就像放大镜一样,将人性的弱点看得更清楚,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在艺术上,使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李白有一句诗:“燕山雪花大如席”这句话的意思是“燕山一带的雪花像席子那样大,”燕山在今天的天津,能不能说海南雪花大如席呢?(不能)夸张既要突出特点主题,还要合乎情理,就正如我们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过渡:我们就运用这种想象和夸张,口头说说:皇帝游行完毕回到皇宫后,会怎么做?每个人说出故事的主要思路,讲述时间一分钟左右。六、续写训练(
5
)请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皇帝游行完毕回到皇宫后,会怎样做?为本文续想一个结尾。要求:口述故事的主要思路,时间一分钟左右小结:听了大家的续写,我发现同学们想象力都很丰富,然而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写作中想象要合理、要有生活基础,应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这样就是一篇好文章啦。七、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童话,对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老师更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坚持自己的那份纯真,做一个真实的人。
八、布置作业
1.
将续写整理成文。2.结合你读过的安徒生的作品,写一篇推荐词。
①燕山:山名,在今天津市蓟县北。
板书:皇帝的新装皇帝:爱慕虚荣
昏庸愚蠢
奢侈无度、自欺欺人大臣等:自私虚伪
阿谀奉承
私心百姓:
虚伪懦弱、人云亦云骗子:狡猾贪婪
投其所好
小孩:
天真烂漫
无私无畏
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