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1《动物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15.1《动物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14 19:4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运动方式》教学设计
学校名称
衡水中学实验学校
课例名称
《动物的运动方式》
教师姓名
学段学科
八年级生物上册
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
章节
第15章第1节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特点2.理解功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技能目标:1.说出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提高学生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归纳能力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创新意识2.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唤起学生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难点:家鸽的形态结构,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重点: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借助NOBOOK,视频,电子白板等多媒体工具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对知识的理解常常限于表面,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这就需要依靠教师适当的指引、及时的鼓励并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使其学习热情能长时间保持,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好表现,乐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受限制,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法,课堂讨论法,NOBOOK物理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落霞与孤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鸟类的飞翔,常常令人向往不已,被诗人赞叹,被画家瞩目。那么今天我们通过叠纸飞机活动来体验一下空中飞行的感觉。(一)活动安排:1.每4位同学为一组,每组一张A4纸,合作叠纸飞机2.选取4组选手比赛,第一名的两位同学均可获得奖励比赛结束请获胜小组分享自己的成功秘诀学生:纸飞机能飞行的特点:质量轻,流线型(二)教师播放图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鸟为什么这几种动物会飞呢)会飞行的生物不只是有鸟类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总结空中的动物飞行的结构特点。1.有翼2.体重轻3.心肺功能强教师:那么如果人也装上一对翅膀是不是也可以飞翔?飞行需要克服哪些障碍?1.空气阻力2.自身重力3.飞行动力鸟为什么会飞呢?它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呢?二、用NOBOOK软件观察鸟的模型(一)学生小组交流后总结:1.鸟的体型为流线型,体被羽毛;
2.前置特化成翼3.骨轻而坚固直肠短无膀胱4.胸肌发达,双重呼吸(气囊)(二)播放总结鸟类适于飞行特点的视频,使学生对探究的知识有更科学客观、全面正确的理解。引导学生对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PPT显示)1.飞行的方式一滑翔一些大型的鸟类(如鹰)能够双翅伸展不动,身体从某一高处向前下方飘行,这样的飞行运动方式叫做滑翔。(p7)应用:滑翔翼2.飞行的方式一鼓翼飞行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依靠双翼快速、有力地上下扇动空气而获得上升和前进的动力。鸟类结构的应用:飞机,轰炸机,直升机三、其他生物的飞行蝙蝠:蝙蝠,前肢高度特化,形成适于飞行的翼手,是由连在前肢和后肢之间的翼膜构成的,翼膜上不生羽毛昆虫:昆虫飞行时,翅的运动包括上下拍击和前后倾折两种基本动作。四、动物运动的意义(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及时补充举例)(一).获取食物;(二).防御、逃避敌害;
(三).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四).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五、课后练习学生回答问题六、板书设计:一、适于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一).鸟类形态结构特点1.前肢特化成翼2.身体流线型,体被羽毛3.骨轻而坚固、直肠短、无膀胱4.耗能大:胸肌发达、双重呼吸(气囊)(二).鸟类飞行的方式:1.滑翔(省力方式)2.鼓翼飞行(基本方式)3.应用:滑翔翼,飞机,直升机,轰炸机二、动物运动的意义1.获取食物;2.防御、逃避敌害;3.迁移到适宜的栖息场所;4.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教学反思
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纸飞机活动时间过长,没有充分发挥其引入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为了进一步突破鸟类结构与飞行功能相适应的教学重点,虚拟实验中家鸽的模型起到了直观展示,深入浅出的作用3.
为了更好的了解飞行的方式,应多播放一些动物飞行视频,让学生理解滑翔和鼓翼飞行两种交替的飞行方式对生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