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3 百合花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5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3 百合花 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55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4 13:0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要特点:
色泽文雅 
香气清幽 
白净纯洁 
高雅
一、印象百合花
二、百合花花语
百合花象征纯洁、高雅。
在西方,有许多关于百合的传说,圣经里则记载百合花是由夏娃的眼泪所变成,被人们视为纯洁的礼物。
百 合 花
茹志娟
茹志鹃(1925-1998),当代著名女作家。创作以短篇小说见长,笔调清新,俊逸,情节简单明了,细节丰富传神,善于从较小的角度去反映时代的本质。
出版了《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和《百合花》等短篇集。 《百合花》,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小说,《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也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
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的,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肝胆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作者在忧虑之时,缅怀追念得来的产物。

速读全文,要求:
1.积累生字新词
2.梳理故事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liào
nènè
ni?ní
hān
niù

gāngà
shànshàn
chǒu
xié
mómo
zhài
qián

读准加点字的音正音:
撂 ( )?? 讷讷( )??
忸怩( )?? 憨厚( )?
执拗( )?? 发髻 ( )?
尴尬( )? 讪讪?( ) ?
?瞅?( )?? 挟 ( )??
嬷嬷( )??鹿砦 ( )??
虔诚( )??磕磕绊绊( )
着恼( )
?
?
zháo
吸吮
娇嗔

憎恶
窸窸窣窣
踌躇
氛围
shǔn

chēn
sǎng
zēng


chóu chú
fēn
二、掌握下列字词。
1、张皇:
2、忸怩:
3、讷讷:
4、执拗:
5、尴尬:
6:讪讪:
7、虔诚:
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惊慌不安的样子。
(神色、态度)不自然。
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说话迟钝、不连贯。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恭敬有诚意。
三、词语积累
1.故意·刻意
辨析
故意:有意识地(那样做)。强调明知不应或不必那样做而那样做
刻意:用尽心思
填空
看到她不高兴,妈妈 在面条里加了鸡蛋,她却 把盛面条的碗打碎了,实在是太让人气愤了
刻意
故意
辨析
踌躇:犹豫;停留,徘徊不前。强调拿不定主意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填空
①小方手里拿着试卷,害怕回家会受到妈妈的责骂,在家门口 不前。
②遇到失败,不要悲伤;遇到挫折,不要 ;坚持理想,明天就有希望;坚持信仰,未来就在前方
2.踌躇·彷徨
彷徨
踌躇
3.自告奋勇·挺身而出
4.局促不安:
5.脚不点地:
6.磕磕绊绊:
举止拘束不自然,心中不安。
走得飞快,脚尖都不曾着地。形容非常忙碌,一刻不得歇着。
形容路不好走或腿脚有毛病而行走不灵便。
自告奋勇
挺身而出
辨析:
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
勇敢地站出来
7.昂首阔步:
仰起头,迈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同样是自愿地去做某件事情,后者比前者的语气更强烈并且带有一点大无畏或伸张正义的意味
小说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
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故事情节可分为: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几个人
“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梳理文脉
①通讯员送“我”去前沿包扎所
②通讯员和“我” 借被子
③通讯员救人牺牲
④新媳妇献被子
几件事
结构脉络


开端 → 带路
发展 → 借被
高潮 → 牺牲
结局 → 献被
概括文章大意


1946年中秋之夜,在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小通讯员送文工团的女战士“我”到前沿包扎所,一起向一个刚过门三天的新媳妇借被子,最后新媳妇执意将新被献给为救人而牺牲的小战士。
一、小通讯员的形象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对于通讯员描写的句子,分析小通讯员的形象。
(在课本上做批注:描写方法、人物形象)
现在从背后看过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
这是对小通讯员的(外貌)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小通讯员是一个(年轻、朴实、充满活力)的人。
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做装饰点缀。
看见他背上看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这是对小通讯员的(细节)描写,从这里可以看出小通讯员是一个(天真纯洁,充满朝气,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
  他见我挨他坐下,立即张皇起来,好像身边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局促不安,掉过脸去不好,不掉过去又不行,想站起来又不好意思。
神态描写。突出其憨厚朴实,拘谨腼腆的性格
…………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着烟乱转,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侧面描写。补叙通讯员受伤的情景,表现了他不怕牺牲、舍己救人的勇敢精神。
小结:小通讯员的形象。
1.他涉世不深,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的和自然充满热爱。比如他的枪筒里插着几根树枝和野菊花。
2.憨厚朴实,拘谨腼腆。如文中我面对小通讯员坐着,他张皇局促“脸涨得像个关公”
3.不善言辞,善解人意,勇于改错。认识到自己借被子的方法不对便及时改正。
4.关心战友,在危机关头能挺身而出,舍己救人,为了保护队员英勇捐躯。
有着( )一样美好心灵的小战士。
百合花
塑造人物的方法
肖像描写
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其他人物的言行、 对比、典型环境烘托 )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思考:“通讯员”这样的形象有怎样的时代意义呢?
品味与评价
《百合花》是中国革命文化作品,既是文学,也是历史。通过“通讯员”我们可以了解先辈们的艰苦卓绝斗争以及在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革命责任和人性光辉。
二、新媳妇的形象
快速浏览课文,借鉴上面的分析方法,分析新媳妇的形象。
(在课本上做批注:重点分析借被30-35、献被两部分55-59)
小说主要写了她 在两件事情上态度的前后对比。
第一件事:
开头出于舍不得而不愿借给伤员盖,后来却主动用它来给烈士收殓遗体。
第二件事:
在包扎所护理伤员时,开始又羞又怕,放不开手,后来却庄严、虔诚地给重伤员解衣拭身子。
探究人物形象(一)
1、百合花被子是新媳妇的,从她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
娴静? 淳朴?? 善良? 纯真? 高洁
2、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细节描写、语言、肖像描写、心理活动
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农村妇女,开始作者让我们着眼的是新媳妇的娴静、美丽、忸怩、羞涩、善良、纯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了解了她的内心,她对解放军的热爱崇敬,无私的品质。

小结:
总之,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百合花 : 清丽 纯洁 高雅
新媳妇 : 娴静 淳朴 善良 纯真 高洁
人性美 性格美
1.故事的叙述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2.小说的线索人物,贯穿整个故事
3.小说由“我”的所见所感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茅盾
百合花,色泽淡雅,香气清幽,纯洁美丽。本文的题目“百合花”是以借代的手法指小说主人公新媳妇的嫁妆(新被子)上的图案。
百合花在小说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小通讯员有百合花一样美好的心灵,也是新媳妇纯真、高洁的优美品格的象征,更是革命战争时期军民之间、战士之间高尚、纯洁感情的象征,象征着人性美和人情美。
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第4段、24段、47段)
写出了雨后空气的清晰,烘托出我愉快的心情,表现出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幸福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与后文战地的紧张形成对比。
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往往对烘托人物心情(A)、渲染环境气氛(B)、推进情节发展(C)、深化作品主题(D)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以下两处环境描写分别起什么作用?
1、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温润的香味。( )
2、天黑了,天边涌现一轮满月……我连那一轮皎洁的月亮,也憎恶起来了。( )
A
AC
细节描写:作品中对人物某些典型的举止动作、典型的细微事情或现象的具体描写。
探究细节描写的作用:
细节描写的作用:
1、表达主题;
2、塑造形象
前后呼应的细节刻画,在全篇中有几处:
1、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
2、通讯员给“我”的两个馒头
3、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
4、新媳妇的枣红底百合花新被
1.通讯员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这一细节,出现两次:
不仅直接表现通讯员的天真质朴和即将参加战斗的乐观情绪,而且说明他对大自然、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
2.给“我”开饭的馒头这一细节,出现两次:
第一次通讯员要去时给“我”留下的两个馒头,说是给我开饭,这是他对同志的关心、体贴;
第二次是当通讯员牺牲后,“我”无意中摸到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抚物思人,几小时前,通讯员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如今,物存人亡,让人痛心疾首。
3.通讯员被门钩撕破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四次:
第一次是通讯员抱被子时因慌张而挂破上衣;
第二次是通讯员要给“我”开饭时我看到的;
第三次是“我”看见他安详的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漏着那个大洞,一块布还挂在那里”;
第四次是牺牲后新媳妇缝那个破洞。
通过这前后呼应的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通讯员不顾个人安危,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质。同时也展现了他朴实、腼腆、执拗的性格。一方面表现通讯员的牺牲使“我”感到悲痛,另一方面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歉疚、痛惜,对子弟兵的崇敬和真挚的爱。

这是文中结尾部分的情节。最后四个自然段,写小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为他缝衣服。我们来品读这些段落,对新媳妇缝衣服的描写很细致,请同学们找出有关语句: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服上那个破洞。”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
“她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
学以致用:
小结:这个“缝”就像特写镜头,深深定格在我们脑海中。让我们想到了《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慈母为游子缝衣服。文中的两个人物不是亲人,他们只见过两次面。但是我们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感情胜似亲情。新媳妇低头缝衣,没有说话,但我们感受到她的内心很不平静,有万千波澜,有千言万语,请同学们用心揣摩这两段,并联系前后文,设想一下新媳妇此时的心理活动,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活动设计 : 拟写心理
“小同志,你还这么年轻,刚刚十九岁,就这么走了,再也不能回到家乡,再也不能见到父母姐妹,他们该多么伤心。你为了挽救别人,而牺牲了自己。而我那么小气,起初不肯借给你被子,真是羞愧。看到你衣服上的破洞,你就这样露着肩膀牺牲在前线,真是心疼啊,我不能让你就这样走向那冰冷的世界。我要为你缝好衣服,缝结实。还要把百合花被子献给你。”
1、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
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天真质朴的心灵
探究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
3、衣服上的破洞
通讯员对我的关心
朴实、腼腆、执拗的性格、充满活力的体魄
假如“通讯员”被《建国七十周年·人物》栏目评选为“感动中国文学人物”——
请你给“通讯员”写一段颁奖词。(散文式、诗歌式等皆可,字数不限)。
品味与评价
一枝野菊花,两个硬馒头,战火纷飞下,你的眼里是热爱,你的心里是温暖。
一声快趴下,全身扑危难,青春绽放中,你的英勇撼旧宇,你的大义照汗青。
每一个牺牲都是不朽,每一个伟大都由平凡。
杜富国,1991年生,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
作业:
1.为了指导读者更好地阅读,请你为本文写一段学习提示。一百字左右即可。
2.以“百合花”为题,创作一首诗歌。
活动设计 : 拟写心理
“小同志,你还这么年轻,刚刚十九岁,就这么走了,再也不能回到家乡,再也不能见到父母姐妹,他们该多么伤心。你为了挽救别人,而牺牲了自己。而我那么小气,起初不肯借给你被子,真是羞愧。看到你衣服上的破洞,你就这样露着肩膀牺牲在前线,真是心疼啊,我不能让你就这样走向那冰冷的世界。我要为你缝好衣服,缝结实。还要把百合花被子献给你。”
小说主要刻画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人物形象,对小通
讯员运用了____________、语言描写、____________和动作描写,
表现了他________、淳朴、_____________、热爱生活、善解人
意的性格特点; 对新媳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肖像描写和
动作描写,表现了她娴静、___________、__________、高洁的
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
肖像描写
腼腆
勇敢
语言描写
淳朴
善良
小说以淮海战役为背景,通过小通讯员为包扎所向老百姓借
被子和一位新媳妇为了子弟兵拿出自己心爱的嫁妆
——____________这样一个小故事,歌颂了军民之间的鱼水深情
百合花被子
军:



民 :



腼腆
质朴
英勇
善良
纯朴
圣洁
“我”(线索)百合花被
军民鱼水情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一首人性美与人情美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