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
君子之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关于“莲”
佳人之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莲花别称:
荷花、芙蕖、芙蓉、菡萏、红蕖、水芝、玉环......
涉江采芙蓉
(东)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
4
1
2
3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
1、作者的失意和哀伤。2、 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
并非一人一时所作
南朝梁萧统编入《文选》
钟嵘称之“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是一首_______的诗
忧伤
涉江采芙蓉
兰泽:长着兰草的低湿之地。
遗:赠送。
还顾:回顾,回头看
漫浩浩: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指感情深厚
通译:
渡过江水去采撷那芙蓉,岸边的洼地里,还长着数不清的兰草。
采了花要送谁呢?我所思念的人啊,却在遥远的地方。
回首眺望故乡,迢迢长路却是无尽的遥远。
虽然心意相同却分居两地,在思念的忧伤中一直到老。
你认为全诗的诗眼是什么?
思考
忧伤
这是一首忧伤的诗
诗中的主人公因何忧伤?
1、同心而离居
2、所思在远道
3、离居以终老
问题一
谁在忧伤?
问题二
探究抒情主人公:
采莲者是何人?
女子/男子
探究抒情主人公:采莲者是何人?
女子/男子
女子
芙蓉如面柳如眉
“莲”与“怜”谐音,
“莲子”即“怜子”
芙蓉谐音“夫荣”
古代女子很少出远门
“芙蓉”同样可谐音“妇容”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男子
名家观点
我个人认为是第二种解释 ( “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原因有两点。首先,“远道”与“旧乡” 是对立的,离旧乡而走远道的人在古代大半是男子,说话的人应是留在旧乡的女子,而全诗的基调也是闺怨的情感。其次,“还顾” 接“所思” ,作为女子推己及人的一种想象,见出女子对于男子的爱情有极深的信任,这样就衬出下文“同心” 两个字不是空话,而“忧伤” 的也就不仅是女子一个人。照这样解释,诗的意味就比较深刻些。
——朱光潜
“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子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
一往情深,含情脉脉
富有情趣
采莲的真心
会意字,本义是“蹚水过河”。
涉江而采
不采芳草采芙蓉
动作描写
满怀爱意
思
所采所思
对比手法:乐景衬哀情
暗喻
艺术手法一:借(乐)景抒(哀情)情
芙蓉,兰泽、芳草
美好、高洁的情感
旧乡 长路
游子思乡怀人(忧伤)
对写法(悬想法):抒情主人公思乡怀人,往往不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想象,写对方思念自己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心中的思念怀想。
艺术手法二:对写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月夜》杜甫
想象对方的写法发端于《诗经》,
后世继承此写法的代表诗歌还有: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思考:诗中何处运用了想象对方的艺术手法?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思考:诗人是怎样写自己“思家”的?
月 夜
杜甫
今夜鄜[fū]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思考:诗人表达对妻儿的思念之情,是从什么角度落笔的?
好 处:
①扩大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情感内涵;
②使抒情更加含蓄蕴藉,富有含蓄之美。
长路漫浩浩
再次强调远道
漫浩浩
叠音词:丰富语义,显示思念深厚,绵长;扩宽意境;增强韵律。
深深无奈
远
还顾望旧乡
对面落笔:想象,由眼前到远方。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怎奈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
忧伤,深情得久远
离
生离
死离
诗眼
直抒胸臆
环节三:合作鉴赏
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生别离和死别离,哪一种别离更让人悲哀?
芙蓉难送
爱人难护
情深难守
从诗的意象入诗,能营造出无限的意境。
环节四:学以致用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庭中有奇树
从中能读出怎样的情感?
《古诗十九首》
对远行人的思念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感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