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测试
1、据统计1937年以前,陕甘宁边区140万人口中,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者大约占7.8万。中国共产党对他们进行了以扫盲教育和以政治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教育,同时发动全社会监督,对他们进行救济、安置,给他们分配土地,或把他们编入各种互助合作组织。由此形成了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注重在根据地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B.实现了毛泽东思想成为全社会共识的目标
C.创造出社会动员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有效途径???
D.深入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2、秦桧及其党羽认为岳飞是一个不听指挥、妄自尊大的军阀,宋孝宗为岳飞平反,以“忠烈”“忠义”表彰岳飞。清朝灭亡以前约800年间,对于岳飞的评价变化不大。20世纪初,日本的中国留学生提出岳飞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第一民族英雄”,吕思勉先生把岳飞描绘成军阀(1923年),到了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再次将岳飞树为“民族英雄”。20世纪80年代,有人质疑岳飞是“民族英雄”的称号,90年代以后被称之为“抗金英雄”。这说明(??)
A.多数的评价才能反映历史的真相?????B.历史评价应当服务于政治的需要
C.时代和立场会影响对历史的评价????D.历史评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3、有学者认为:“地方主义不为国家效劳,还在面临外来威胁时造成地区间争夺,使得国家衰落,改变这种困境的是1937年后日本的全面入侵,民族主义被赋予了一种具体而又明确的内涵。”该学者试图提出的主要观点是(??)
A.全民族抗战促进了中央和地方的整合?????B.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地区间对抗
C.地方主义是造成国家衰落的主要原因?????D.近代民族主义观念开始形成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宜言》为题发表中共在1937年7月15日提交的宜言。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日本扩大对华侵略,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表现出国共两党都能够以民族大义为重
C.标志着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标志着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1942一1943年河南发生大饥荒。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出“不饿死一个人”的号召,采用教育民众互助友爱、组织开展纺织运动、协助灾民发展生产等方式,安置了25万涌人边区的灾民。这主要反映出(??)
A.恶劣的战时环境导致灾情扩大?????B.抗日根据地适时调整了工作重心
C.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正式确立?????D.中共充分认识到战争胜利的根源
6、据统计,抗战八年来中共领导的对敌作战达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30余万人,民兵达268万人,建立了约100万平方公里、近1亿人口的抗日根据地。该统计主要强调( ?)
A.中共已成为抗战中的重要力量???????B.中共的壮大主要得益于抗日战争
C.抗日战争改变了国内力量对比???????D.敌后抗日是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
7、从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公开报道来看,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广泛使用中华民国国旗而很少使用中共党旗。但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中共党旗则经常使用于各种节庆活动中。这表明当时中共( )
A.尚未形成高度一致的革命文化???????B.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
C.正在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D.政治影响力存在着地区差异
8、“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敌人的深远后方去。……就可以东胁南京,西逼武汉,南抵长江。”这里的“战略进攻”是指(??)
A.开展百团大战????????????????????B.挺进大别山
C.组织淮海战役????????????????????D.发动渡江战役
9、《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945?年?10?月?10?日)中部分内容:一、关于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一致认为: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为基础,五、关于党派合法问题,中共方面提出:政府应承认国民党、共产党及一切党派的平等合法地位。政府方面表示:各党派在法律之前平等,本为宪政常轨,今可即行承认。关于这次会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会谈是在抗战取得胜利后进行的
B.会谈纪要反映了当时国内和平民主的政治焦点
C.这次会谈是中共为了争取和平民主而进行的一次努力
D.这次会谈解决了双方所有的矛盾与分歧
10、据记载,到1946年8月,河南荒地达30%,湖南达40%,广东达40%,各省的荒地率都超过了20%;1946年国统区的粮食产量不足1936年的87%,1947年不足74%,1948年不足6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战争削弱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基础??????B.官僚资本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C.湖南、广东两省在抗战中损失最重????D.粮食不足是国民政府败亡的主因
11、国民党“大佬”陈立夫晚年总结国共两党成败得失的原因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已先替共产党把人民都变成了无产阶级,这是我们财政上犯的大错误。当时政府不应该去占这种便宜。”这种看法是基于国民党( )
A.对外出卖国家主权?????B.实行恶性通货膨胀
C.实行统制经济政策?????D.贪污腐化日益严重
12、在中共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任务是在多种所有制基础上发展生产力,实现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条件。这次会议( )
A.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政治和思想基础??B.规定国家性质为人民民主主义国家?
C.会后迅速展开筹建新中国的准备工作??D.成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
13、蒋介石在一份电报中说:顾司令祝同兄并恩伯、灵甫兄勋鉴:今已得知灵甫之74师被围……甚惊,又甚喜。其惊之因是灵甫被困,随时有危险发生。其喜之因是灵甫给我国军寻找了一个歼灭解放军陈粟部……的大好机会。”结果,这次战役(??)
A.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B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C.是解放战争中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D?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1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将领回忆解放战争时写道:“邓政委接着说……我们多背一些敌人,宁愿本身多忍受一个时期的艰苦,也要拖住敌人几十个旅于自己周围,使山东、陕北的兄弟部队能腾出手来,大量消灭敌人。釜底抽薪不要怕烫手,这是个关系到全局的战略行动。”由此判断这位将领所在的解放军部队的战略任务是(????)
A.支援陕北山东,粉碎重点进攻?B.实施战略反攻,牵制敌人兵力
C.挺进敌军后方,支持淮海战役?D.发动渡江战役,覆灭南京政府
15、解放战争开始前,国共两党军队无论在人数上还是在装备上,实力差距都极为悬殊。然而仅仅3年时间,形势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三大战役胜利,将鲜红的旗帜插遍神州大地,让古老的中国由此掀开新的篇章。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期间史实排列正确的是(????)
①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②以战促和,故都新生
③围困长春,主力南下攻坚锦州??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对解放区大举进攻,国内形势急剧变化,中共中央迅速确立新的工作方向。“具体条件变了,战争打到头上来了,参军参战这时应比群运还重要,一时应成为中心工作。”中共中央发出“后方比着搞生产”的号召,带领群众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运动,各军区也组织了不同规模的生产支援活动。1946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管理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切工作”。借助各种媒介,广泛发动宣传攻势,连续报道“蒋介石出卖民族利益、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坚持实行法西斯独裁的罪行”。
——摘编自《军队政治工作历史资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为取得胜利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措施对解放战争的意义。
答案:1-5CCACD
6-10ABBDA
11-15BCDBC
16(1)措施:参军参战,军事动员;开展生产运动;土地改革;加强在国统区的斗争;发动宣传攻势,占据舆论阵地;正确的战略战术。
(2)意义: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推动了战略转折;为最终胜利奠定基了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