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狐假虎威 教案+反思(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1 狐假虎威 教案+反思(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4 22:1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本单元围绕“相处”这个主题编排了《狐假虎威》《狐狸分奶酪》《纸船和风筝》《风娃娃》4篇童话故事。通过学习童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这些童话故事的情节生动有趣,角色个性鲜明,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与人友好相处。
字词句
◎认识6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31个字,会写33个词语。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
◎能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猜读拟声词,并根据语境恰当运用。
◎了解左右结构的汉字中左右宽窄大致相等的字的书写要点,养成减少修改次数的书写习惯。
◎积累含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
阅读
◎自主阅读,读懂课文。
◎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出声。
◎通过学习故事内容,感受应该怎样与人相处。
◎阅读童话故事《称赞》,感受称赞给生活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1.为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一年级教科书编排了不是全文注音的连环画课文,引导学生大胆猜字。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编排了两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你能梳理出教科书在自主识字能力方面的大致序列吗?
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利用拼音。
◎利用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拼音和图画。
◎利用汉字构字规律。
◎利用生活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字典。
◎结合语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册教科书中有不少复述课文内容的练习,指导低年级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的方法有哪些?
◎借助插图复述。
◎借助关键词复述。
◎借助提示语复述。
◎提示学生不要单纯地背诵课文,要用自己的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
狐假虎威
狐狸分奶酪
纸船和风筝
风娃娃
语文园地八
合计
课时
2
2
2
2
3
11
21 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等8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2.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人文主题
感受老虎的威风、狐狸的狡猾,明白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故事,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预习要求
1.按要求完成本课预习卡的内容。
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课时目标
1.认识“假、威”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食、物、爷、就”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练读对话,感受狐狸的威风。
教学过程
创设谜语情境,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文本中的关键“人物”。
1.猜谜语: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猜谜游戏。
(1)黄袍袍,黑斑斑,龇牙咧嘴瞪眼睛;森林里面称大王,捕食野兽本领强。(谜底:老虎)
(2)尖尖耳,细细腿,狡猾多疑拖大尾。(谜底:狐狸)
2.过渡:老虎和狐狸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里的两位主人公,他们俩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3.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提示学生在中间停顿一下更能清楚地表达两位主角的关系。
4.学习“假、威”。
(1)提醒学生读准“假”的读音(三拼音节,第三声),提问:你能用“假”组词吗?(假装、假发、假如。)“假”也可以表示借用的意思。课题里的“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学完课文之后你就能明白了。
(2)认识“威”:这里的“威”就是威风的意思。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很威风的人?试着用“威”再组几个词。(威严、威力。)
5.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狐假虎威”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游戏大闯关,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课文,要求:注意老师朗读的语气和声调。
设计意图:
听配乐范读,一是起示范作用;二是培养学生边听边想的学习习惯。
2.学生说说听完范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重点说说狐狸和老虎说话的语气和声调。
引导学生发现:老虎的语气充满怀疑,声音读得低沉;狐狸的声音比较尖锐,音调高一点,带点狡猾的味道。
3.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所在的词语,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4.游戏:词语大闯关。
(1)课件出示第一关词语(生字标红):扯着嗓子、爪子、野猪、受骗。
提问:请你自己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扯、爪、猪、受”是卷舌音,指名当小老师带同学们读一读。
(2)课件出示第二关多音字词语:骨碌碌一转、纳闷。
①指名读。提问:你知道“骨碌碌一转”是什么样的吗?请学生做做动作,引导学生理解狐狸转眼睛的原因是它在想办法,想快点逃离老虎的爪子。
教师讲解:“转”表示改变方向或位置时,读zhuǎn,可以组词“转移、转弯”;表示围绕一个中心运动时,读zhuàn,可以组词“转动、转笔刀”。
课件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根据语境读准“转”的字音:
汽车在急转弯处刹住了车。
小明的脑子老是转不过弯来。
②齐读句子: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
提醒学生这句话比较长,读通顺,谈流利会有点困难。提问:动物们为什么纳闷?(因为今天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引导学生对比平时狐狸东窜窜、西窜窜的样子,理解动物们很纳闷的原因。
指导多音字“闷”:“闷”表示心情不舒畅时,读mèn,可以组词“郁闷、闷闷不乐”等;表示不透气,空气不流通,不吭声时,读mēn,可以组词“闷热、闷声闷气”等。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己读一读:
这件事情让他很郁闷。
这几天天气闷热,大家都不想出门。
(3)课件出示第三关词语:派、违抗、一趟、借。
提问:谁能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用什么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词?
预设1:结合课文语境。如“派”,老天爷派我来。
预设2:联系生活经验。如“借”,我可以借你的笔用用吗?“趟”,去一趟超市。
设计意图:
在阅读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重复再现中识字,很好地遵循了学生的识字规律及年龄特点。  
(4)课件出示第四关词语,学生自由读:神气活现、东张西望、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
①激励学生表演读词:这一组词语,老师可要提高难度了,谁能表演着来读一读?读好了,就能得到老师手中的词语卡片。引导学生从动作、表情、语气上读好这几个词语。
②请学生看一看手中的词语卡片,分清楚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引导学生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动物下面(教师在提问时将老虎和狐狸的图片贴到黑板上)。引导学生分类读词语:
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
老虎——东张西望、半信半疑
三、练读对话,感受狐狸的威风
1.过渡:真奇怪,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到狐狸真的比老虎还威风呢!狐狸究竟是怎么唬住老虎的?请再读一读课文,找找狐狸说的话,用横线画下来。
2.学生汇报。
①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提问:狐狸是怎么说这句话的?(扯着嗓子)是把嗓子拉开的意思吗?(是大声说话的意思)为什么要大声说话?引导学生理解狐狸大声说话是要显示自己的威风。
指名大声读,教师点评并引导其他学生一起读好这句话。
②“老天爷派我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引导学生加上神情、动作来表演读这句话,如,可以手指着老虎的鼻子说,也可以插着腰说。
③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引导学生从“摇了摇尾巴”“我带你”等词句理解狐狸神气活现的样子,再来进行表演读。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读提示语,理解狐狸的心理,并指导学生读好狐狸说的话,这样分层次教学为学生下节课的分角色表演朗读铺设了梯度、降低了难度,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渗透了理解文章的方法。
四、练写生字
1.出示“食、物、爷、就”,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领:“食”的末笔是长点,“良”的第一点落在竖中线上;“物”左窄右宽,左右等高,横折钩中的竖笔微微往里倾斜;“爷”字上宽下窄,下半部分的横折钩在横中线下侧,
竖笔写在竖中线上;“就”字左窄右宽,左右部分注意相互穿插,“尤”的长撇撇向“京”下侧。
3.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4.教师选取学生的写字作品展示,点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对照自己的字再练写。
设计意图:
尊重学生的识字方式,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在观察交流中让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及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的示范指导侧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订正本课预习卡。
2.互相听写本课重点词语。
课时目标
1.会写“爪、神、活、猪”4个字,会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
2.分角色演一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3.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体会“虎之威”和“狐之猾”
1.课件出示上节课学习的带有生字的词语卡片,学生自读。
狐假虎威、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派出、违抗
爪子、一趟、神气活现、野猪、纳闷、受骗、借着
(1)课件出示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狐狸是一只(  )的狐狸,老虎是一只(  )的老虎?
学生交流汇报。
(2)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朗读边思考:究竟是狐狸厉害还是老虎厉害?说说你的意见。
预设:“窜”说明狐狸本来是很害怕老虎的,想很快逃走。“扑”时间短,动作快,说明老虎是很厉害的。
设计意图:
通过理解朗读重点词,体会“虎之威”。
(3)引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老虎的威风来。
2.引导思考:面对饥饿、凶猛的老虎,狐狸的生命危在旦夕。它被老虎逮住以后怎样了呢?轻声读第2~5自然段,想一想:这一部分狐狸讲了几次话?(两次)引导学生在上节课朗读狐狸的话的基础上,再读一读,进一步体会狐狸的狡猾。
(1)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和老虎、狐狸的心理活动:老虎的语气从怀疑到相信,狐狸的语气从心虚到自信。
(2)指名两组学生在全班汇报表演分角色朗读,教师相机点评。
提示:如果学生读得好,提问他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读得不理想,则引导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把老虎镇住、蒙住、骗住?
(3)课件出示:真是一只(  )的狐狸!放了狐狸是因为老虎被(  )成功。
(4)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相机补充词语“狡猾、骗”。
设计意图:
抓住狐狸的语言,为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通过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自读自悟,以读代讲,想象狐狸说话时的心理、语气,从而体会出“狐之猾”。
(5)启发想象: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时老虎会想些什么?
提示:引导学生想象老虎被蒙住后可能会有的心理活动。
3.学生再次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二、表演大挑战,揭示寓意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图意。
2.学生默读第6、7、8自然段,想一想:狐狸、老虎的表情是怎样的?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狐:摇头摆尾、神气活现、大摇大摆 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的意思,学生可以用语言描述后,再用神情、动作等表演出来。
4.指名表演故事,要求:请五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小白兔、野猪、小鹿,其他同学当观众,看看他们表演得像不像。
5.学生表演。
6.过渡:你们把老虎和狐狸都演活了,但老师特别想采访一下其他的小动物为什么撒腿就跑?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小动物们不是被大摇大摆的狐狸吓跑的,而是被狐狸身后的大老虎吓跑的。
7.揭示寓意,课件出示:
原来,(  )是借着(  )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假”的意思是(  ),“威”的意思是(  )。
引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假、威”的意思:借用;威风。
教师小结:“狐假虎威”的意思就是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小动物们,也蒙骗了老虎。
8.引导思考:我们不仅从语言上,也从动作、神态上感受到狐狸的狡猾。它假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生活中,人们就用“狐假虎威”这个词语比喻一种人,你觉得是什么样的人呢?
预设:自己没有本领,却仗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他人的人。
设计意图:
本环节利用课文插图与文本内容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此时狐狸与老虎的神态。而即兴表演更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语的意思,同时也更加透彻地明白了到底谁是最威风的,从而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练写生字“爪、神、活、猪”
1.出示生字“爪、神、活、猪”,学生观察生字结构,并相互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2.范写“神”字,点拨:示字旁与之前学过的衣字旁在书写上的异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相同,“礻”比“”少了一笔撇。
3.学生描红一个,练写一个,同桌互相评价。
4.学生独立书写“爪、活、猪”。
点拨:“爪”可联系学过的“瓜”进行书写,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爪”字起笔撇和第3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活”可对比“话”来写,“猪”要写好“犭”。注意书写姿势及字的美观。
5.展示学生书写,全班评议。
6.学生练写“食物、身边”等10个词语,同桌互评。
设计意图:
保护学生已有书写水平,在独立书写和评议中提升学生对字的准确把握,展示环节激发学生的书写积极性。
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本课随堂练。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极具故事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我本次教学的设计思路,因此减少老师的分析,采取看图、朗读、表演等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一、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讲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文本中的关键“人物”。告诉学生“假”的读音,但不告知字意,引导学生自己探究,让学生在阅读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的意思。
二、在识字环节,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个性化识字,在观察交流中让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及多种识字方法。另外,教学中我还及时纠正学生的坐姿及握笔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在理解课文内容环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狐狸的句子,再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深入理解课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四、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表演。组织学生上台即兴表演,他们在玩的同时理解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的意思,同时也更加透彻地明白了到底是谁最威风,对于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可谓是水到渠成。
虽然这节课我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读,教给学生读的方法,但在教学中忽视了部分后进生,没有给他们提供适当的锻炼机会,势必会导致班级整体水平的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