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 古诗二首 课件(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1 古诗二首 课件(4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5 00:3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下册
1 古诗二首
村 居
咏 柳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风筝
纸鸢
谁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什么吗?
村 居
高 鼎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拙吾,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善于描写自然风光。主要作品《拙吾诗稿》。
作者介绍
纸鸢,即风筝。现在我国有些地方对风筝还保留着“纸鸢”这一叫法。
我国制作风筝的历史比较悠久。相传,风筝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它是用木板或竹片做成的,主要用于军事,称之为“木鸢”。东汉年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用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后来,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了竹笛,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大概到了宋代,放风筝已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并一直延续至今。
知识链接
yīnɡ

会认的字
吹拂
上面是草字头
组词:莺歌燕舞



liǔ


柳树
河堤
zuì

喝喝
左边像个酒杯,表示“酒”;右边像个站立不稳的人,表示酒喝多了,神志不清。

左右结构
shī
“讠”的提写得短小一些,为右边的“寺”让出空间。“土”第二横最长,覆盖下面的“寸”。
会写的字
诗歌

左右结构
cūn
农村
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要注意“木”的点和“寸”的点相互避让。

tónɡ
儿童
上下结构
第九笔为横,第十笔为竖。“里”中间的竖处于竖中线上。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说说读完古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初读感知
读了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 、 杨柳依依、 等景象。
草长莺飞
纸鸢翩飞
诗意理解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二月天:诗句描绘的时间。
拂堤杨柳:展现出柳条微微摆动的样子。
意境: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散学:放学。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刻画了儿童放学归来放风筝的“乐春图”,景人合一,相映成趣。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品读释疑
思考:“拂堤杨柳醉春烟”中“拂”和“醉”有什么作用?
“拂”“醉”二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活了柳树的娇姿、柔态和神韵。
“拂堤杨柳醉春烟”中的“醉”字能不能替换?为什么?
不能,诗人用一个“醉”字赋予了杨柳生命,将杨柳写活了,写出了杨柳的娇柔和神韵。
中心主旨
《村居》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漂亮的田园景物图,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诗人酷爱田园生活和极富人情味的思想感情。
结构图示
自然景物
草长莺飞
人物活动
儿童散学
拂堤杨柳
放纸鸢
春景图
乐春图
村 居
随堂练习
一、把生字和对应的音节连起来。
fú dī yīnɡ liǔ zuì zhuānɡ yǒnɡ
莺   拂   堤   醉   柳   咏   妆
二、比一比,再组词。
诗( ) 妆( ) 村( )
寺( ) 状( ) 付( )
古诗
寺庙
梳妆
形状
农村
付出
咏 柳
贺知章
我们在《村居》这首诗中欣赏了美好的春天景色,看到了可爱的孩子们放学后放风筝的情景,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诗人贺知章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吧!
走进作者
作者介绍
贺知章(约659—约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其诗文以绝句见长,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yǒng
会认的字
韵母是后鼻音
组词:歌咏


zhuāng
化妆

tāo
丝绦


丝绸

cái

jiǎn
剪刀 裁剪
里面为“衣”字
比较:载、栽
会写的字

上下结构

“王”末笔变为提。下方的“石”扁而宽,与上面平衡。
碧绿

左右结构
zhuāng
淡妆
易错提示:右部不要写成“犬。
“ ”写在竖中线左侧,为右部“女”让出空间。
绿
左右结构

第二笔从第一笔收笔处偏上的地方开始起笔。右边为“录”。
绿色
易错提示:右下不要写成“水” 。

上下结构

上面相同的两个部分左低右高。下面末笔要长。
丝带

上下结构
jiǎn
“月”“刂”在横中线下方收笔。“刀”的撇收笔与横折钩齐平。
剪切
读完《咏柳》这首诗我们知道了:柳树的颜色像 ,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 ,细巧的柳叶似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 ,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绿丝绦
柳树
碧玉
初读感知
剪刀
品读释疑
碧 玉
碧玉和柳树的哪部分相似?
柳树鲜嫩发亮的新叶
比喻
色泽
丝绦和柳树的相似之处是什么?
向下垂
绿丝绦:指垂下来的、长满叶子的柳条。
比喻
丝绦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纤细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咏”字是什么意思?诗人把柳树和柳条比作碧玉、绿丝绦,表达了什么感情?
“咏”字是赞美、歌颂的意思。 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细长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二月的春风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拟人
比喻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赋予巧妙的想象;把春风比作剪刀,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
《咏柳》描绘了哪些景物?体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咏柳》描写了柳树高大、碧绿,枝条长而柔软,叶子细小,春风温暖。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无穷的创造力。
你能找出描写实景的诗句和诗人想象出来的诗句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实景,展现柳树的特点,称赞柳树
二月春风似剪刀
想象,歌颂春天
两首诗在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的代表性景物——柳树;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中心主旨
《咏柳》这首诗通过描写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
结构图示
实 景
碧玉—一树高
想 象
赞 柳
颂 春
咏 柳
万条—绿丝绦
细叶—谁裁出
春风—似剪刀
随堂练习
一、读一读,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河堤
( )
歌咏
雨丝
( )
裁衣
( )






(yōng
yǒng)
shī

cái
cǎi
.
.
.
.
二、课下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和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