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二年级下册
4 邓小平爷爷植树
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邓爷爷是怎样植树的吧!
会认的字
邓 坛 龄 格 握 致 勃
挖 选 茁 移 挥 填 扶
dènɡ tán línɡ ɡé wò zhì bó
wā xuǎn zhuó yí huī tián fú
会写的字
zhí
格
ɡé
邓
yǐn
引
zhù
注
吸引
注意
格言
植
dènɡ
邓州
植树
休
xiū
满
xī
息
信息
休息
mǎn
满意
词语认读
yé ye
爷 爷
植 树
碧 空 如 洗
?shù miáo?
引 人 注 目
yǐn rén zhù mù
汗 珠
? hàn zhū?
休 息
?ɡōnɡ yuán
ɡé wài
公 园
格 外
xiū xi
树 苗
zhí shù
? bì kōng rú xǐ
wàn lǐ wú yún
万 里 无 云
?bǐ zhí?
笔 直
? xiǎo xīn
小 心
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形容人或事物不一般,对人有 吸引力。
就像警示牌,大家会不自觉注意到它。
词语解释
茁壮:(动植物、年轻人和孩子)强壮,健壮。
茁壮成长
难忘:难以忘记。
万里无云:形容天气晴朗,没有云朵。
碧空如洗: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
晴朗。
精心:特别用心,细心。
兴致勃勃: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涨的样子。
格外:表示超过寻常。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讲述1987年4月5日, 在北京
种下 的过程。
邓小平爷爷
天坛公园
一棵柏树
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讲了什么事吗?
品读释疑
1987年4月5日,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为什么这一天令人难忘?
这一天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来植树了。
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写出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绪高涨。
表现了邓爷爷植树时认真、执着的态度。
一个树坑挖好了,邓爷爷精心地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一系列动作描写,体现了小平爷爷植树时的一丝不苟。
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邓爷爷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柏树比喻成战士。
这句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齐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邓爷爷栽种的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树长得茂盛漂亮。
这棵树邓爷爷亲手种的,邓爷爷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很多人到天坛公园参观这棵树,表达对邓爷爷的怀念和崇敬。
“一处美丽的风景”指的是:
植树造林的好处
天然蓄水库:植树造林可以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从而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
抵挡风沙: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至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离,并行排列许多林带,再种上草,这样风能刮起的沙砾也就减少了。
天然除尘器:树叶上长着许多细小的茸毛和黏液,一公顷草坪每年可吸收烟尘30吨以上。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天然除尘器”。
氧气制造厂:树叶在阳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体所需的氧气。据测定,一公顷阔叶林每天约吸收一吨二氧化碳,释放氧气700公斤。因此,人们把绿色植物称为“氧气制造厂”。
本文介绍了1987年4月5日,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天坛公园亲手栽种柏树的经过,以及柏树茁壮成长,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表现了邓小平爷爷做事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邓爷爷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中心主旨
结构图示
时间:1987年4月5日→难忘
邓小平爷爷植树
过程:兴致勃勃—不肯休息—
精心挑选—挥锹填土—扶正树苗—满意的笑容
今天:柏树长大-→美丽的风景
身体力行
言传身教
随堂练习
1.83岁高龄(lín líng)的邓(dèn dèng)小平爷爷来到天坛(tán tǎn)公园植树。
2.他手握(wò wū)铁锹,兴致勃(bó bǒ)勃地挖(wā jiū)着树坑,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
√
√
√
√
√
√
?
?
?
?
?
?
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二、选字填空。
双 邓 ( )爷爷 ( )手
值 植 ( )树 ( )日
注 住 ( )下 ( )意
休 体 身( ) ( )闲
休
邓
双
植
值
住
注
体
三、照样子,写句子。
解放军叔叔的身上已经满是泥土。
1.小柏树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仿写
一个比喻句)
2.邓爷爷的额头已经满是汗珠。(用加点的词
语造句)
树叶像小船一样漂浮在水面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