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7.2.1 定义和命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7.2.1 定义和命题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4 21:2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定义与命题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定义的含义,感受下定义的必要性,及其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了解命题的含义,理解命题的结构,会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3.通过实例,体会判断简单命题真假的一般方法,明白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教学重点
理解命题的概念,正确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会用举反例的方法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教学难点
把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正确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教学过程
过程(步骤)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时间
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
学生大声读出今天的课题,并说出以下数学名词的定义:(1)等腰三角形;(2)全等图形;(3)方程.
你还能想到哪些数学名词的定义呢?
观看小视频,感受生活中常见的被误解的名词:打折,法盲,3D电影.
让学生从熟悉的数学知识入手,初步感受定义.
感受生活中对名词或术语下定义的必要性.
3min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般地,对某一名称或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规定,就叫做该名称或术语的定义.(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并勾画书本)
向学生列举:
1.“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
2.“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是
“有理数”的定义;
3.“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定义;
4.生物学中:“三代以内的亲属是近亲”是“近亲”的定义;
5.地理学中:“三面环水,一面与大陆相连的陆地是半岛”是“半岛”的定义.
学生可以说出重庆的渝中半岛,追问:为什么可以称为渝中半岛?为什么不称南岸为南岸半岛?
注:定义就像标签,把事物与事物区别开.
学生在教材中勾画出命题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
议一议:(分组讨论)
你能指出下列的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吗?
(1)
熊猫没有翅膀;
(2)
对顶角相等;
(3)
鱼是植物;
(4)
你喜欢数学吗?
(5)
作线段AB=CD.
命题的重点在于是否对事情作出了判断,命题可以正确,也可以错误,正确的命题成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追问:(1)(2)(3)对什么事情进行了判断?
例1
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
(1)动物都需要水;
(2)猴子是动物的一种;
(3)玫瑰花是动物;
(4)美丽的天空;
(5)相等的角是对顶角;(6)负数都小于零;
你的作业做完了吗?(8)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9)过直线外一点作的平行线;
(10)如果a=b,a=c,那么b=c.
想一想: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待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如果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相等;
3.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
1是几何方面的定义
2是代数方面的定义
3是生活中的定义
4,5是其它学科中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定义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从学生渝中半岛入手,增加对定义的理解,并锻炼学生有条理的数学表达能力.
学生容易判断出疑问句和祈使句不是命题,但可能会认为(3)不是命题,由此引出真命题和假命题.
追问为后面找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做准备.
加强对命题定义的理解,表示判断的句子都是命题,而不管判断是否正确.
这些命题都是“如果……那么……”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命题的含义,并概括出命题的结构特征.
10min
三、运用新知,尝试练习
例2
(分组讨论)指出下列各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2)如果,那么;
(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4)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要求学生将(3)(4)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可能会有多种改写方法,指导学生找到判断的对象,和这个对象应该满足的条件.
变式练习:
将下列各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它们的条件和结论.
对顶角相等;
等角对等边;
不平行的两条直线相交.
追问:上述命题都是真命题吗?为什么?
例3
指出下列各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其中哪些命题是错误的?你是如何判断的?
(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如果,那么;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常常可以举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
前两个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后两个没有,学生可以感受到,改写后更方便找出条件和结论,也能清楚的理清命题的逻辑关系.
展示不同的改写方法,给予点评.
让学生会正确地找出并表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初步体会: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学生表达自己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到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要说明一个命题是正确的,无论验证多少个特殊的例子,也无法保证命题的正确性,必须经过一步一步、有理有据地进行推理论证.
20min
四、拓展学习,提升能力
变式练习: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通过反例说明其中的假命题.
在同一年内,如果5月4日是星期一,那么5月11日也是星期一;
三个内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两个锐角之和一定是钝角;
如果,那么;
两边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边的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进一步明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及真假命题的判断方法.
4min
五、课堂小结,谷粒归仓
经过本节复习课,你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1.定义的含义:对名称或术语的含义进行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
2.命题的含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3.命题的结构:由条件和结论组成,会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4.命题的真假:命题有真假之分,会简单命题真假判断的一般方法.
先由学生小结,明晰本节课的知识点,再将最后两页PPT制成微课,系统总结,提高效率.将思维导图运用在小结中,避免对当堂内容的机械陈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渗透数学思想,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min
板书设计
定义与命题
定义
命题
投影仪
学生展示区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课的准备过程和回看这堂课的录像,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有很多思考.
1.本节课命题的改写是重点和难点,当少数学生给出结论时不要急于结束其他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当学生附和时应多追问他们的想法,或让他们对发言同学的观点进行解读.
2.对信息技术应用不足,学生的答题情况只抽问了部分学生,而没有对全班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如果用平板电脑授课,答案上传可以快速处理.
作业布置
优化设计对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