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讲评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讲评复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5 07:56: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习题讲评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探究了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已经掌握了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在完成课本8、3习题的过程中,受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制约,有些题出现很多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老师的讲解,对比分析自己的错题,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体会数学建模思想。
2、情感与态度: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
教学难点
能根据题意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根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题目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找出等量关系,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方案设计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导入
同学们在课堂作业上已经完成了课本8·3习题的1到7题,本节课针对同学们的解题情况,进行点评。
1(1)2,3,4,5,这些题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做得很好,值得表扬,1(2),6,7这三道题问题较多,本节课将重点讲评。
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活动一:点评第一大题
1、回顾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2、分析解这两道题时学生出现的问题。
(1)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正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少部分学生解题时粗心,我们已经练了很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题,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解题思路,因此,在做题时一定要细心,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2)再解第二题时,注意先要整理方程,去分母时,找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给每一项都要乘最小公倍数。将方程整理成一般的方程再解。
3、巩固练习
解方程组
强调解题时出现的问题,及时改正。
学会用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二:行程问题(重点讲解第六题)。
习题2·3·6题都属于此类问题。
2、复习行程问题中常用的等量关系式。
3、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不能理清题目的意思,对于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比较混乱,建议此类题型用画草图的方法来理清题目。
4、习题讲解
从甲到乙地有一段上坡与一段平路,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走3km,平路每小时走4km,下坡每小时走5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54min,从乙地到甲地需42min,甲地到乙地全程是多少?
引导学生通过画草图的方式来理解题意。
找出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组。
学生独立解出方程组。
5、巩固练习
甲、乙两人练习跑步,如果甲让乙先跑10米,甲跑5秒钟就可追上乙,如果甲让乙先跑2秒,那么甲跑4秒就能追上乙,问甲、乙每秒各跑多少米?
图例法分析,直观清晰.
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活动三:溶液问题(重点讲解)
学生出错的原因:
学生不知道题目所给的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知道配置过程中,前后药的质量不变,因此列不出等量关系式
2、用含药30%和75%的两种防腐药水,配制含药50%的防腐药水18
kg,两种药水各需
取多少kg?
给出关系式
含药百分比=
分析在配置的过程中什么不变?(药的质量不变)
列出关系式
解题。
3、巩固练习
要配制成浓度为30%的烧碱溶液50千克,需要浓度为10%和60%的两种烧碱溶液多少千克?
虽然不同问题中有各自的数量关系,但因抓住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要求学生通过平常的做题,记住并积累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同学们的典型错题的分析及巩固练习,进一步体会以方程组为工具把实际问题模型化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利用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后练习
根据本节课的收获,同学们再次分析拓广探索的8,9两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