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伯牙绝弦》课件 (共24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伯牙绝弦》课件 (共24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6 16:13:29

内容文字预览

2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训练点: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过程方法引导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渗透点:学生能从文中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四、教法,学法
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
  学法: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生在本课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精读——美读——熟读成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悟相结合,除此之外,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读懂了课文内容。
五、教学过程
(一)古今交友名句引路,揭题激趣:
出示古今交友的名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为下文伯牙与子期成为知音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教师介绍:都说友情是一杯茶,需要慢慢品尝,都说友情是一杯酒,越陈越香。今天我们要学的古文《伯牙鼓琴》,就是和友情有关的,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二)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自悟交流法。让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好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通顺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学生读书时遇到的困难,根据学生的困难进行指导,教给学生文言文的停顿,教师的范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们读通课文,从而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为下面的理解和朗读奠定基础。
(三)依法自学,疏通文意:
读懂课文内容是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学习既是每个学生的事,又是师生,生生共同的事。学生应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想要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民主氛围,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教学这一环节时,运用看注释、请教老师同学等方法自读自悟,揣摩句子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理解,最后在班上交流感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为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做有效的点拨引导,理解“善哉”的哉,“巍巍乎”、“汤汤乎”的“乎”表示感叹的语气。最后指名说重点词语和重点语句的大意,相机指导学生疏通文意。教师小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
(四)想象意境,感情朗读:
通过想象情境,在头脑中、在学生的眼前想象山的巍峨高耸,水的浩荡无边,读出“巍巍”的重音和“汤汤”的绵长,教师和学生的引读既让这一画面定格,又更突出了伯牙的善鼓,钟子期的善听;引领学生们思考从志在高山流水,到仿照句式补充说话“善哉,徐徐乎若清风”“善哉,依依乎若杨柳。”“善哉,皑皑乎若白雪”。教师引导:真乃知我者子期也!无论我伯牙心里想到什么,你钟子期都能准确道出我的心,如果你是伯牙,得遇钟子期这样的朋友,你会发出怎样的感慨,用几句话把它写下来。
师:通过学生的表达,引出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情谊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对于伯牙来说,子期就是他的什么?引出“高山流水”和“知音”。了解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深厚友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补充资料,感悟伯牙失去知己的无边孤寂和怀念之情,让学生为伯牙痛苦绝望的悲凉之情发出了深深感叹,理解千古知音最难觅,把听,说,读有机的结合起来,师生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最后一句“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朗朗的书声,是小语课堂上永恒的经典。在诵读中,学生所能够领悟到的文本意义,丝毫不会逊色于单纯文字分析时所能够获得的信息。在一遍遍朗读中,学生也体会到伯牙绝弦,绝弦二字不仅仅是不再弹琴的意思,更表现了伯牙子期的深厚情谊,课文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更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五)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这就是伯牙鼓琴的故事,这就是高山流水的故事,这就是知音难觅的故事。像这样千古传唱的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再搜集一些来读一读。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像这样千古传唱的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在课下再搜集一些来读一读。人生苦短,知音难觅,云烟万里,佳话存留。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道路上,可以遇山有路,遇河有桥,于高山流水之间找到自己的知音。
至此,从开始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得有节奏,再到一句一句感悟读,引读,换位读等。每次的朗读并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那就是教师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花大力气地品味语言的情思,毫不保留地敞开爱生的情怀,不遗余力地沟通互动的情意,在不经意间,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知音情深的描述,从古唱到今。
六、板书设计
            伯










  这一板书的设计,内容精当简约,布局合理,美观大方,能体现文章的中心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