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
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盼》是作家铁凝的作品。写妈妈为“我”买了新雨衣,
“我”强烈盼望着能够穿上它,好不容易有一天下了雨,却因为放学在家而没有机会穿,第二天早晨,终于又下起了雨,
“我”如愿穿上了新雨衣。课文以“新雨衣”为线索,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事情经过,围绕一个“盼”字,描述“我”有了雨衣,盼变天;下起了雨,盼外出;没法出门,盼雨停;盼来雨天,快乐出门等小事件。课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很好地说明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仅仅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不同事例”;二是“把重要的事例写得具体生动”,课文详细描写了“盼穿雨衣”事例中的几个“小事件”——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等事件。
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生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
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教学难点:
细读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小事件,揣摩表达效果,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并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同桌互相批改。(课件出示)
袖筒
?
斗篷
?
喧闹?
瓦蓝
??叫嚷
酱油
??
嘴唇
?
蹦跳
??
理直气壮
2、默读课文,回顾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1)得到雨衣,盼下雨。(盼望下雨)
(2)下起雨来,盼出门。(盼望出门)
(3)如愿穿上了新雨衣。(穿上雨衣)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
“盼”这一心理活动?找出相关的句段,认真读一读,批注自己的感受。
引导交流:
(1)怎么?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手在雨衣里缩着,什么也干不了。穿上这件情况就不同了,管你下雨不下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引导:加点的词语表现出了怎样的心情?
(
“竟然”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看到雨衣后惊奇、高兴的心情。)
(尽管现在没有下雨,但“我”已经等不及要试试新雨衣了。这里的动作描写表现出了“我”试穿雨衣时开心的心情和神气的样子。)
(2)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这句话中“我”有一些担心,担心天一直晴而不下雨,就没有机会穿雨衣了;还有些生气,觉得老天似乎故意在和自己做对,故意不让自己穿雨衣,所以才一直不下雨。这里写出了“我”的天真和急切盼望下雨的心情。)
(3)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路上行人
“加快”和我的“放慢”形成了对比,表现了雨来时“我”兴奋的心情。)
(4)“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座!”
“可是……还差半个小时啊。”我嘟囔着,心想你这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那就休息一下。”妈妈说完,只听吱的一声响,原来她正往热油锅里放蒜薹呢。
“我今天特别特别不累。妈妈,我给你买酱油去吧,啊?”我央求着。
“你看,酱油我下班带回来了。”妈妈冲我笑了笑,好像猜着了我的心思。
“可是……不是还要炖肉吗?炖肉得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我什么时候说过要炖肉?”妈妈焖上米饭,转过身来看了我两眼。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
“真的吗?”妈妈问。
我不再说话,也不敢再去看妈妈,急忙背过身子盯住碗架,上边的瓶瓶罐罐确实满满当当,看来不会有出去买东西的希望了。再看看屋里的闹钟,六点二十,我只好打开电视,不声不响地听英语讲座。
请三名同学读一读第5—15自然段中的对话,体会蕾蕾不同的心情。
(这些心理描写也伴随着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看到下雨“我”是那么兴奋,
被妈妈告知准备听英语讲座“我”是那么失落,于是央求帮妈妈买酱油好出门,妈妈却说酱油已经买回来了,“我”是那么不甘,说炖肉需要好多好多酱油。“我”是那样急切的盼望出门,而妈妈始终不答应“我”的请求,“我”盼望出门的愿望落空了。)
指导分角色朗读,引导评价。
(5)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6)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雨不可能是“甜丝丝”的,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蕾蕾一直盼着下雨,这下她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她可以穿上雨衣上学了,所以才觉得连雨都是甜的。即使一个人高兴到了极点,他的心也不可能从嗓子里蹦出来,这里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蕾蕾激动、兴奋的心情。
这里的“理直气壮”这个词用得特别好,她此时肯定在想:这下妈妈再也没有理由拒绝“我”了,“我”心心念念的雨衣终于可以穿上了。)
齐读最后一段:
课件出示: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雨点儿真的会跳跃吗?为什么这样写呢?(描写雨滴是为了表达“我”穿上雨衣的快乐啊,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句子呢。)
2、请找出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认真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雨衣只有下雨天才能穿,可是天气一直这么好,雨衣只能躺在盒子里睡大觉,从这两个“安安静静”中能体会到“我”是多么无奈、失望啊!)
(2)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
(
“嘻嘻地笑”虽然是用来描写小杨树,其实是暗示着“我”盼望的雨终于要来了,非常开心的心情。)
(3)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雨后清新、亮丽的风景。因为盼着雨停,而雨果然停了,这里的环境描写烘托出了“我”高兴的心情。)
小结: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1、写法总结。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呢?
引导归纳:
(1)课文围绕着“盼”这个中心意思,依次写了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三个事例。
(2)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凸显“盼”这一中心。
(3)通过环境描写,借景抒情,也是为了凸显“盼”这一中心。
2、小练笔。
(1)出示小练笔要求。(任选一题)
小练笔一:不同的心情下,我们看到同一个景物的感觉就会不一样。请用一小段文字描写一处自然景物,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小练笔二:文中蕾蕾与妈妈“斗智斗勇”的对话读来很有意思,在有趣的对话中还描写了人物的神态、动作和心理。你和爸爸妈妈之间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请你也来写一组对话,注意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相结合。
(2)学生朗读所写片段,集体评议。
四、背诵积累,完成作业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在积累本上。
2、练笔:忙碌的早晨。(共25张PPT)
基础巩固
袖筒
斗篷
喧闹
瓦蓝
叫嚷
酱油
嘴唇
蹦跳
理直气壮
互动课堂
默读第3-17自然段,思考:
课文是从哪些事例来写“盼”的?
研读探究
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反复研读,找一找哪些词句最能让你感受到“盼”,圈画出来并说说体会。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我”因盼不到雨天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心理描写
你能体会“我”这种盼望下雨的心情吗?
快速浏览4~15自然段,找找这部分用到了哪些描写来突出“盼”,圈画并标注出来。
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蕾蕾回来得正好,快把头发擦擦,准备听英语讲
座!”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分角色朗读5-15自然段,读出人物的情感变化。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对“蕾蕾”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令我们对“盼”的心情感同身受。
小
结
情景一
期末考试取得了全班第一。
(可以是刚听到老师宣布后、回家路上或到家后的状态,选取其中一个场景,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突出你的心情。)
小
练
笔
:
情景二
你在班里最好的同学因故转学了。
(可以是你们最后一次见面或课间看到其他同学都有同伴时你的状态,选取其中一个场景,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突出你的心情。)
朗读第18~20自然段,思考:
“蕾蕾”此时是什么心情,从哪些语句中能看出来?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兴奋激动的心情。
A.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
心理描写
B.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
这句话写出了“我”对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惊喜和“我”如愿以偿的喜悦心情。
心理描写
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写出了“我”终于可以穿上新雨衣的激动心情。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这样写既突出了“我”穿上新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又给结尾营造了美好恬淡的氛围,引发人们无尽的想象。
结尾处又提到雨点儿在“我”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儿地跳跃,发出滴答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开始盼变天。
(2)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
(3)盼到雨继续下,终于如愿以偿。
总结
课文围绕着“盼”,写了哪几件事?
(课后第一题)
蕾蕾是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她喜欢新鲜的事物,喜欢想象和憧憬。
学完了课文,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阅读完这篇课文,你在写作特点上受到什么启示?
作者通过对蕾蕾的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个纯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通过对天气和环境的描写,烘托出蕾蕾在下雨前、下雨时不同的心情。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相结合
语言浅显精练,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情节有趣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体会蕾蕾的心情和作者匠心独运的表达方法。
结构梳理
盼
雨衣——喜爱无比
盼下雨
下雨——欣喜无比
渴望下雨,渴望穿雨衣
雨前场景——开心
雨中场景——担心
雨后场景——宁静
这篇文章通过
语言描写,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对雨天的渴盼,对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渴望,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好的
的画面。
主题概括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童年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