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1-11-11 18:5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整理:宋少华
我们周围的生物
认识周围的生物
生物:有生命的物体
生物的生命现象
非生物:无生命的物体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能够生长(由小长大)
从外界不断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能生殖(产生自己的后代)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对外界刺激能够作出一定的反应
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我们身边的生物学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适应环境
生物影响环境
生物科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生物学研究的不断进展,生物学对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探索生命
探索生命的器具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取镜→对光→观察→整理
其他常用探究器具:酒精灯、天平、解剖剪、镊子等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探索生命的方法
科学探究:人们主动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信息途径之一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实验验证
④得出结论
⑤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注意事项
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
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变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
胞核、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
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液泡中有细胞液
叶绿体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以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人和动物的细胞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细胞核内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生物体的组成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通常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组织
组织:形态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动物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植物主要有保护组织、疏导组织、基本组织和分生组织
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
器官:植物体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系统: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植物体:细胞→组织→器官
→个体
动物体:细胞→组织→器官
→系统→个体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
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只有一个细胞构成,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草履虫
生活环境:有机质丰富,水流平缓的池塘和污水中
形态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食物泡、
伸缩泡等结构
生命活动:营养、呼吸、排泄、生殖、运动等
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植物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结构
萌发的条件
种皮----具保护作用。

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子叶----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
胚根----发育成根
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足够水分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
植物根的生长
根尖的结构
成熟区----有根毛,是根吸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细胞能迅速伸长
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根冠----保护作用
根的生长
根的长长----分生区细胞分裂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
根生长的特点:向地生长、向水生长、向肥生长
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水对植物体的作用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植物细胞的主要成分
参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
维持植物一定的姿态。
吸水: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液浓度
失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液浓度
吸水: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液浓度
植物能够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
氮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的繁茂
磷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开花、果实和种子
钾肥:促进糖类的形成和运输,使茎杆健壮
的成熟
植物还需要含钙、含锌、含硼的无机盐
枝芽发育成茎
花芽----发育成花
枝芽
幼叶----发育成叶
芽轴----逐渐伸长
芽原基----发育成新芽
茎的基本结构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树皮:外侧保护作用,内侧韧皮部,有筛管
形成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
木质部:硬,有很强的支持力,内有导管
髓: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草本植物茎没有形成层
茎的功能
运输
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往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韧皮部中的筛管:由上往下运输有机物
支持、贮藏、生殖
植物的开花和结果
开花: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花瓣展开的现象
花的结构
花蕊
雄蕊:包括花药、花丝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
花瓣
花萼
果实的结构
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
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
光合作用
发现过程
范·海尔蒙特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普利斯特莱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希尔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意义
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片的结构
表皮: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
侵害,防止水分散失。与外界环境气体
交换的门户是气孔,气孔是由成对的保
卫细胞构成
叶肉
栅栏层:靠近上表皮,细胞排列紧密
整齐、含叶绿体多
海绵层:靠近下表皮,细胞排列疏松
含叶绿体少
叶脉:有导管和筛管,具支持、输导作用
叶绿体
主要器官:叶片
场所:叶绿体
叶片的叶肉细胞和保卫细胞
幼嫩茎的绿色部分
叶绿体的存在部位
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叶绿素是在光下形成的
光合作用的实质
探索光合作用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氧气
条件:光照
场所:叶绿体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照光→ 酒精脱色→
漂洗→加碘液→显色→观察
结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重新燃烧起来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概念:
实质
能量的转变
物质的转变
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植物呼吸作用
概念:植物的活细胞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
碳和水,并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
意义:为植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表达式:有机物+氧气 水+二氧化碳+能量
实质:物质转化、能量转化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和应用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①在生产上应用光合作用的原理,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使营养物质更多地积累在人们需要的植物器官中,使农作物获得丰收
②人们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空气肥料)的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
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①降低环境温度,适当减少氧气供给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②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充分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在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瓜果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③在贮藏农作物时常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延长种子、果实和蔬菜的贮藏时间
绿色植物是生命之源
人类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可直接为人类所食用的植物器官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世界主要食用作物前三位是:小麦、玉米水稻
动物的食物来源于绿色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吃植物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生物圈的氧循环
生物圈的水循环
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②所有的生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燃烧煤、石油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③大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21﹪,二氧化碳约为0.03﹪,氧气和二氧化碳处于相对平衡(碳--氧平衡)
蒸腾作用:植物根吸收的水,由水蒸气的形式通过
叶的气孔散失到空气的过程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
蒸腾作用的意义
蒸腾作用的意义
①促进了水的吸收和运输
②促进了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运输
③降低叶片表面温度,避免灼伤叶片
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
关注森林
①森林对环境的作用:吸收有毒气体;降低噪音,是动物栖息的家园
②我国森林现状:覆盖率低、人均面积小
校园绿化设计
①创造积极向上、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意境
②发挥绿化的教育作用
③注意学校大门和教室周围绿化
④尽量减少地面裸露
⑤环保树种:法国梧桐、海桐、女贞、槐树
⑥草坪植物:高羊茅、酢浆草、狗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