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22.月光曲练习(含解析)部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pǔ xiě(______) gāng qín(______) yōu jìng(______) máo wū(______) qín jiàn(______) zhú guāng(______) qīng yōu(______) shà shí(______) jǐng xiàng(______) táo zuì(______)
2.形近字组词
汹(______) 谱(______) 续(______) 莱(______)
凶(______) 普(______) 渎(______) 菜(______)
3.按课文填空。
(1)_____________ ,人间能得几回闻。
(2)大弦嘈嘈如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珠小珠落玉盘。
(3)描写音乐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月光曲》也叫__________。贝多芬是____(国家)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广为流传的交响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课文《月光曲》要点回顾。
课文讲述了______国著名音乐家_________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_________》的传奇故事。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既表现了音乐家__________________,又表现了他________,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更要依靠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5.下面不是直接用来形容海的词语的是( )。
A.微波粼粼 B.水天相接 C.波涛汹涌 D.风平浪静
6.下列句式转换有误的是( )。
A.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月光把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的浪花照得雪亮
B.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
改为感叹句:贝多芬弹得多么纯熟,感情多深啊!
C.贝多芬被兄妹俩的谈话深深打动了。贝多芬决定为兄妹俩弹--首曲子。(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句子)
因为贝多芬被兄妹俩的谈话深深打动了,所以他决定为兄妹俩弹一首曲子。
D.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改为转述句: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爱听吗?他再给她弹一首。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B.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C.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展品。
D.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8.下面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组是( )。
A.请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
B.(清静)的月光照在盲姑娘(恬静)的脸上。
C.傍晚,贝多芬在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D.夜深了,冬天的山村一片(寂静),听不到一点声响
9.下面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轻纱似的微云 光线微弱的烛光 B.明亮柔和的月光 宁静的校园
C.恬静清秀的盲姑娘 波涛汹涌的大海 D.美妙动听的琴声 断断续续的琴声
10.“纯熟”的“熟”,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
A.深思熟虑 B.麦子熟了 C.熟能生巧 D.这人我熟。
11.下面的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著书立说 著名 B.千丝万缕 一缕缕
C.摆谱 食谱 D.景色幽美 幽默风趣
1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谱写 莱茵河 盲姑娘 皮鞋 B.钢琴 幽静 断断继继 矛屋
C.琴声 烛光 失名 纯熟 D.琴健 妾时 景象 照耀
13.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飞奔 直奔 B.传说 自传 C.松散 散乱 D.曲谱 曲折
14.“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从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为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的热爱的无奈。
B.盲姑娘为自己随口一说的话让哥哥难过而感到不安和后悔。
C.盲姑娘把一直以来的愿望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
15.“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对这两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话主要表现了这家人很穷,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凄凉。
B.在月光的照耀下,破旧的茅屋也显得富有诗意,这样的美景让贝多芬产生了创作灵感,贝多芬也同情这对兄妹,于是又弹了一曲。
C.有关月光的环境描写和贝多芬弹琴没有关联,可以去掉。
三、语言表达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
A.王刚:我能感受到盲姑娘为生活所迫,不想让哥哥再为自己的爱好辛苦,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的热爱的无奈。
B.李红:我能感受到盲姑娘其实只是随口一说,她并不是真的想听贝多芬的演奏。
C.刘伟:我能感受到盲姑娘把一直以来的愿望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
(3)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盲姑娘猜出弹奏者是贝多芬的原因是________。
这让我想起了刚刚学完的文言文《________》,可知,盲姑娘是贝多芬的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 )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③(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 ),卷起了( )。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 )的大海。
17.按原文填空。
1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霎时——(______) 忽然——(______) 仿佛——(______) 照耀——(______)
19.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20.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第③、④、⑤句话描写的景象。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
21.选段中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句子是______,描写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填句子序号)
22.用“ ”画出文中表示“波涛汹涌”意思的句子。
23.“她仿佛也看到了”这句话中“仿佛”这个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情景。我能联系内容展开想象,将省略的部分补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通过对联想内容的品读,我们可以感受到琴声的______和贝多芬技艺的_______。
26.借助兄妹俩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时而_______,时而_____,时而_____,时而_____。
27.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答题
28.选择恰当的语气填在括号里:
A.遗憾、内疚 B.诚恳 C.体谅、安慰
(1)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人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____)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____)
(3)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____)
29.选词填空。
幽静 清幽 恬静 干净
(_______)的脸 (________)的月光
(_______)的小路 (_______)的教室
六、判断题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0.审题就是分析题目,理解题意。如《课余生活的乐趣》,先要弄清“乐趣”是使人感到快乐的趣味。题目是说课余生活带来了快乐,写作时就要着重写课余生活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快乐。(______)
31.《假如我是孙悟空》是一篇写实作文。(______)
32.《傍晚的农贸市场》可以写傍晚时分农贸市场热闹繁忙的景象。(______)
33.《意料之外》是一篇写人作文。(______)
34.《哈哈,想起这件事我就乐》可以写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也可以写一件有趣的事,还可以写一件让自己后悔的事。(______)
七、句型转换
35.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例如: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八、书面表达
36.妙言佳句坊。(读贝多芬的名言)
(1)竭力为善,爱与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忘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1792年手记)
我想到:_________ ___________
(2)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痛苦能够毁灭人,受苦的人也能把痛苦毁灭。创造就需苦难,苦难是上帝的礼物。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我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谱写 钢琴 幽静 茅屋 琴键 烛光 清幽 霎时 景象 陶醉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钢琴、幽、茅、琴键、烛、霎、景象、陶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2.汹涌 谱曲 连续 蓬莱 凶恶 普通 渎职 蔬菜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3.此曲只应天上有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高山流水 天籁之音 余音绕梁 《月光奏鸣曲》 德国 《命运》 《田园》 《合唱》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的熟悉能力以及课文知识积累能力。首先要对课文有一定的熟悉能力,然后根据所学的内容,填写正确的内容。
(1)这两句诗出自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两句诗的诗意为: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间里哪能听见几回?
(2)这四句诗出自于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四句诗的诗意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3)高山流水:中国古琴曲,属于中国十大古曲之一。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天籁之音:形容声音十分动听悦耳。天籁与地籁、人籁相比较, 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4)《月光曲》也叫《月光奏鸣曲》。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广为流传的交响乐有:《命运》、《田园》、《合唱》。
4.德 贝多芬 月光曲 对穷苦人民的同情 对音乐的热爱 丰富的想象力 真挚的感情
【详解】
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和填空。课文主要写的是两百多年前贝多芬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演出,晚上散步的时候,他被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吸引,来到了一所茅屋前。他听到茅屋里兄妹的对话,情不自禁地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奏了一首自己的曲子,又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赞扬了贝多芬对穷人的同情与热爱、心地善良、琴技高超,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能。
5.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常用成语。
A选项,波光粼粼,意思是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B选项,水天相接,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清澈的水域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形成清美而秀丽的大自然空间景象。
C选项,波涛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 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D选项,风平浪静,意思是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
6.D
【详解】
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A.考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谁把谁怎么样。基本句式为: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
B.考查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改为感叹句,在陈述句的基础上,在句末加上感叹词。
C.考查关联词,句子是因果关系。
D.考查了改写转述句。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您爱听吗?”改为“她爱听吗”,“我”改为“他”,“您”改为“她”。即: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她爱听吗?他再给她弹一首吧!
7.C
【详解】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
A.成分残缺。去掉“通过”,实践活动成为主语,句子完整。
B.搭配不当。环保观念应该与加强搭配。
D.重复啰嗦。“很高的”和“厚望”意思重复。去掉“很高的”句子完整。
8.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词语的正确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白近义词之间的区别,然后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正确的答案。
A正确。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与喧哗,用在这里合适。
B错误。“清静”改为“明净”。
清静:安静,不嘈杂,形容月光不合适。
明净:看起来明亮清楚,形容月光合适。
恬静:形容人闲适,安静,用在这里合适。
C正确。幽静:清幽寂静,指一个地方幽冷寂静。用在此处合适。
D正确。寂静:安静,很静,符合句子语境,用在此处合适。
9.A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是把词组成短语的形式。词语搭配的方法是:
①要注意词义搭配必须合乎事理。
②考虑搭配得当,不仅要根据意义,还要根据语言习惯。
认真阅读各选项中的搭配,结合所学可知,BCD三项搭配正确,A选项中“光线微弱的烛光”搭配错误,应是“光线微弱”或“微弱的烛光”。
10.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含义的理解程度。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能够正确理解一字多义在不同词语中的具体含义。
熟:①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② 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③程度深;④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⑤习惯,常见,知道清楚;⑥经过加工炼制的。
纯熟:指熟练,精通。
A选项,深思熟虑,意思是反复深入细致地考虑。
B选项,麦子熟了,这里是指庄家长成。
C选项,熟能生巧,意思是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好办法。
D选项,这里的“熟”是指熟悉,了解。
11.D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不同词境中同一个字意思辨析的能力,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 理解具体词的意思。
A.选项中“著”的含义分别是“写作”“显出”。
B.选项中“缕”的含义分别是“线”“一条一条”。
C.选项中“谱”的含义分别是“显示出来的派头、排场”“按照对象的类别或系统,采取表格或其他比较整齐的形式,编辑起来供参考的书”。
D.选项中“幽”的含义都是“沉静而安闲”。
12.A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要对汉字的书写有一定的熟悉度,然后对汉字进行辨析,选择正确的答案。
A正确。
B错误。“继”改为“续”,“矛”改为“茅”。
C错误。“失”改为“佚”。
D错误。“健”改为“键”,“妾”改为“霎”。
BCD错误,选择A选项。
13.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的辨识能力,学生需要注意多音字读音的辨析,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A飞奔 【bēn】直奔【bèn】
B传说【chuán】自传【zhuàn】
C松散 散乱都读【sǎn】
D曲谱 【qǔ】曲折【qū】
14.B
【详解】
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这句话选自课文《月光曲》。“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是盲姑娘对哥哥说的话,盲姑娘很想亲临音乐会的现场去听贝多芬的演奏。当盲姑娘说完后意识到自己的家境困难,不能增加哥哥的负担,所以连忙对哥哥说了“我只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其实是感受到盲姑娘为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的热爱的无奈。
15.B
16.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B 盲姑娘热爱并懂音乐 伯牙鼓琴 知音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句子有关知识。
(1)直述句改转述句一直是我们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其方法如下:
第一:冒号改逗号
第二:去掉双引号
第三: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
因此,最后我们可以将句子改为: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2)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
由句子:“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可知,盲姑娘为生活所迫,不想让哥哥再为自己的爱好辛苦,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的热爱的无奈。盲姑娘把一直以来的愿望称作“随便说说”,说明了她对哥哥的体谅和理解。
(3)考查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由文章的内容,我们可知盲姑娘猜出弹奏者是贝多芬的原因是盲姑娘热爱并懂音乐。正如《伯牙鼓琴》中,钟子期和伯牙一样,盲姑娘也是贝多芬的知音。
17.清幽 水天相接 微波粼粼 一缕一缕 大风 巨浪 恬静 波涛汹涌
18. 瞬间 突然 好像 照射
19. C
20. 月亮升起 月亮升高 狂风巨浪
21. ①⑦ ②③④⑤⑥⑧
22.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23.不能。因为盲姑娘是不可能看见这些景象的,“仿佛”后面是她听贝多芬弹的曲子时想象的内容,不是真实存在的。
24. 浪花打上岸边的 浪花拍打着海库,发出高昂激越的声音
25. 美妙 高超
26. 轻缓 激荡 柔美 雄壮
27.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的,但是他懂音乐,能理解、感受贝多芬弹奏的内容,再一次听入神了,也衬托贝多芬创作的成功。
【分析】
17.
主要考查了课文内容填空。
容易写错的字:微波粼粼、缕、波涛汹涌。
18.
考查了写近义词的能力,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主要是掌握找近义词的方法。
霎时:极短的时间;忽然之间。近义词:瞬间。
忽然:表示事件或动作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近义词:突然。
仿佛:好像;似乎。近义词:好像。
照耀:表示强烈的光线照射,近义词:照射。
19.
考查了比喻修辞手法。所谓“比喻”,就是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把“月光”比作“银纱”。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把“微云”比作“轻纱”。故A、B是比喻,C句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喻体。
20.
考查了语段的理解,注意总结概括,“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写月亮升起。“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写月亮穿过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写了浪花涌来。
21.
主要考查实在事物和联想,实在的事物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联想的内容就是通过看到的事物所想象的内容。注意结合语段内容分析。实在的事物有:月光照进窗子,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联想的内容: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22.
考查成语解释。
波涛汹涌: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文中“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表示意思。
23.
本题考查对文章词语的体会。“仿佛”的意思是好像。因为盲姑娘不可能看到这些景象,她只能凭借想象去感受。所以不能去掉。
24.
考查了省略号的省略内容。“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句话描写的是皮鞋匠听到优美的音乐想象的内容,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想象的内容,表示内容的省略。省略浪花打上岸边的情景。
25.
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能力,体现音乐艺术巨大感染力的句子可结合句子“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这美妙的《月光曲》使兄妹俩深深地“陶醉”了,以致于贝多芬已悄悄地离开了,他们还不知道。可见体现音乐艺术巨大感染力。
26.
从皮鞋匠的联想我们可以猜测,刚开始的画面是轻缓的。所以音乐是舒缓的;接着的画面是风轻越高,所以音乐是激荡的;再接着的画面是柔美的,最后的画面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以音乐是雄壮的。
27.
主要考查了句子分析理解能力。结合句子“她仿佛也看到了”,联系盲姑娘双目失明,可知盲姑娘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只能根据她的表情想象了。所以是“仿佛”看到了。
28.A C B
【详解】
本题考查朗读文章时体会语句表达的不同语气。
(1)本题抓住“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表明哥哥因为未能满足妹妹看音乐会的请求而感到内疚。
(2)本题抓住“哥哥,你别难过”可知姑娘对哥哥的安慰。
(3)本题中贝多芬说的话表明贝多芬听到兄妹对话而感动,打算专门给姑娘弹奏一首曲子,可见他非常诚恳。
29.恬静 清幽 幽静 干净
【详解】
本题考查形近字辨析。
幽静:清幽寂静。
清幽:指(风景) 秀丽而幽静。
恬静:指恬淡、安静,形容为人闲适,安静。
干净:指没有尘土、杂质等。形容说话、动作不拖泥带水。
30.√
31.×
32.√
33.×
34.×
【分析】
35.(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36.(1) 贝多芬是个博爱的人。(2) 贝多芬是一个意志坚强,不肯认输的人。
(3) 贝多芬经历了很多的痛苦,但是他都挺过来了,他是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