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15 10:0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1课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俄美侵略半殖民地化加深
甲午战争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引发民族危机
八国联军侵华
完全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深渊
近代中国的主题——救亡
从农民、地主、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到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
从学习西方器物、制度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近代中国的主题——救亡
思想启蒙
近代中国的主题——救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趁机独占中国
近代中国的主题——救亡
一战与中国
一战期间,欧洲协约国劳工短缺,从中国招募了14万劳工。梁启超曾说:“在法国之华工,在美国之华侨,多有与其职务之外,实力以裨助战事者。国内各埠之华商,以种种方便为物产上之协助,皆其显著者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参加协约国
威尔逊与“十四点”原则
(1)签订公开和约,杜绝秘密外交;
(5)公正处理殖民地问题,在决定一切有关主权问题时,应兼顾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殖民政府之正当要求;
(8)德军撤出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9)根据民族分布情况,调整意大利疆界;
(10)允许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
(11)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领土予以恢复;
(14)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
希望:公理战胜强权
中国在巴黎和会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中日交锋
公理?强权?
日本政府以为胶州湾租借地、及铁路,并德人在山东所有其他一切权利,德国应无条件让予日本。盖自欧战开始,德国以胶州湾为海军根据地,大为国际贸易航行之障害。日本为远东和平起见,根据一九一一年日英同盟条约,致最后通牒于德国,要求交出胶州湾,以便将来归还中国,德国不依限答复,日本乃与英国出军占领胶州湾、及胶济铁路。自是德国在山东之权利,悉为日本占有。德国在远东军事上政治上之根据地,因以破坏。商业交通,乃得恢复无阻。日本为削除德国此种势力,牺牲不少,不能任德国势力复活,故日本对德要求,实正当而且公平……
——摘自《北洋军阀史》
顾维钧(巴黎和会中国政府全权代表)曰:“……至于青岛问题关系四万万人民的大问题,本全权之责任亦极重,今试述其大纲原则: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利,应直接交还中国。青岛完全为中国领土,当不容有丝毫损失。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以文化言,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本全权绝对主张大会应斟酌胶州租借地及其他权利之处置,尊重中国政治独立,领土完整之根本权利,且相信中国,有和平之诚意。“
——摘自《北洋军阀史》
现实:强权战胜了公理
公理?强权?
据顾维钧回忆,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仅获两个席位,而巴西由两席增至三席。法国外交部解释说:“一个国家在和会上的地位是要由该国在战争中威胁与俄国所做过的努力来确定的……中国对协约国方面实际帮助甚少,而巴西海军曾巡弋南大西洋,保护了协约国运军火的船只,对协约国贡献甚大。”
救亡压倒了启蒙!
启蒙与救亡
巴黎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的权利,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陈独秀
启蒙与救亡
昨日为星期天,天气晴朗,记者驱车赴中央公园游览。至天安门,见有大队学生,个个手持白旗,颁布传单,群众环集如堵,天安门至中华门沿路,几为学生团体占满。
——《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1919年5月5日于《晨报》
1919年5月4日
外争国权
内除国贼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
国亡无日,愿合四万万民众誓死图之!
启蒙与救亡
游行请愿
被捕入狱
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爱国运动
启蒙与救亡
商人罢市
工人罢工
从北京到上海
启蒙与救亡
罢免 释放 拒签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何在?
历史细节——史实
火烧赵家楼 和平游行
抵赵家楼曹汝霖宅,宅门紧闭,
(匡)互生首先攀墙破窗而入。
——刘薰宇
我们事先约定,不要打死人,……不准侵犯妇女,不准趁机抢掠财物,这些群众都自觉做到了。
——罗章龙
历史细节——史料辨析
当时美国公使首席秘书恰好轮到担任东交民巷的警长。他觉得没什么理由阻止学生前进,因为他们没有武装,秩序井然,除了递交信件以外没有其他要求。
——摘自1919年5月10日
《字林西报周刊》
5月5日(应为4日)一群学生在使馆门口内出现,宣称要见我。那天我正好去门头沟寺庙旅行,所以没有见到他们。后来事实证明,他们的旅行示威是创造历史的广泛的学生运动的第一部。
——摘自时任美国驻华公使
芮恩施回忆录
大家(学生)决定先找日本帝国主义算账,他们从东交民巷西口进去,首先就遭到美帝国主义的阻拦。
——摘自华岗《五四运动史》
?
历史细节——评论

此次北京之事,绝非发始者之本意。政府中人,苟能平心静气以处置之,断不致因一时之激动,而有解散大学以军法处置学生之说。何则事有轻重,法有界限,不能径情而直行也。苟其不然,后祸尚有穷期哉?政府其深思之。
——《申报》时评
我发现我上次把这里学生们的第一次示威活动比作大学生们的起哄闹事,这是有欠公允的;整个事情看来是计划得很周密的,并且比预计的还要提早结束,……要使我们国家十四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可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美国学者杜威写给女儿的信(6月20日)
历史细节——评论
5月6日:学生团体的成员来到最繁华的街上,强迫商店关门。
5月7日:用大号字体突出标题“学生义和团”。
5月7日:特别是像美国人参与经营的中美通讯社发表了国民自决会等排日运动机构的电报和宣言书,借此机会将上海发 起的排日运动推广到南方各地。”
——《大阪朝日新闻》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救亡新方向
废除沙俄与中国、沙俄与第三国所缔结的旨在奴役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密约。
——1919年苏俄政府
强权政治 苏俄十月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03《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从上海到南湖
19210723中共一大上海法租界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从国情出发开展革命
192401广州国民党一大
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306广州中共“三大”
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
1925年
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1926年
北伐战争:从珠江到长江
1925年
东征消灭陈炯明势力
1927年
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蒋汪的政变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打倒列强,除军阀
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何会分裂?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1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