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课标要求: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
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盘点兵马俑与明星撞脸瞬间
金戈铁马·秦王扫六合
壹
秦灭六国过程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秦统一原因
材料三:天下没有共主是不正常的……战争连绵不断,民不聊生。 ——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嬴政用人,不分籍贯和出身。如李斯原是楚国小吏,尉缭原是魏国布衣,都得到重用。 ——《中国历史·七上 》
材料二:“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战国策·秦策三》
顺应民心√
变法强国√
广纳贤才√
军事策略√
史料解读
秦统一的意义
材料一: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二: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史料解读
总结: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发展,为中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王的烦恼
烦恼一:某日秦王在大殿观察大秦的地图和周的地图,内心郁闷到:“哼,周如此小邦,竟能与寡人一般称‘王’”。
称号不尊贵
烦恼三:秦王巡游回来后很苦恼:“唉!有些地方路太窄,寡人坐马车差点过不去;找人问路,他既听不懂寡人的话也不认识寡人写的字;到楚买纪念品,寡人的钱还不能用...... 这样下去,怎能显示我大秦威严!”
地方差异
烦恼二: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无论大小,每天都要看重达一百多斤的竹简奏章,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寡人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国事繁重
改弦更张·制法定天下
贰
称号不尊贵—— 皇帝制度
材料一:“朕为始皇帝。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位世袭
材料二:“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帝独尊
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皇权至上
史料解读
国事繁重——中央集权制度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奉
常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皇帝
监察
军事
行政
郡(守)
县(令或长)
乡、里、亭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分 封 制
郡 县 制
地方官员的产生
影 响
世袭产生
皇帝任免
易形成分裂割据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国事繁重——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或长)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国事繁重——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差异——巩固统一
措施
影响
思想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币制
(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经济交流和发展。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
统一车轨
开凿灵渠
修筑长城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并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但造成了我国古代文化的重大损失。
使秦朝陆路交通四通八达,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沟通。
统一了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有利于当地物资运输,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能够抵御匈奴的骚扰;但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秦朝疆域
北至长城
西到陇西
东至东海
南达南海
时空
观念
功过是非·历史鉴秦皇
叁
对秦始皇的评价
材料一: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藏书》
材料二:秦王怀贪鄙之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史料解读
对秦始皇的评价
方法:我们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人物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
功
VS
过
千古一帝
VS
暴君
结束战乱
统一中国
巩固统一
奠基千年
严刑峻法
赋役沉重
焚书坑儒
统治残暴
课堂总结
秦统一中国
秦的统一
巩固统治
统一过程
统一条件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的措施
开创统一多民族国家
课堂检测
1.(2020·福建省·3)图1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A
B
2.(2020·四川广安·1)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创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基本模式的措施是( )
A.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用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用“三司”代替行中书省 D.用军机处代替议政王大臣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