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14 21:2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尔蒙特实验
导入新课
柳树吸收了土壤中的少量无机盐,还吸收了大量的水。
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
他是否忽略了其它因素呢?
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举例说出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学习目标
1、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普里斯特利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
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如何保证实验中只有二氧化碳一个变量,你该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吗?
注意:氢氧化钠溶液有腐蚀性
小组讨论:
1、应选择什么作为该实验的变量?
2、除这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怎样?
3、如何设计对照组?提示: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可使用少许25%氢氧化钠溶液,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清水
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二氧化碳
方案一:
清水
氢氧化钠
A
B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方案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1.普利斯特利根据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2.普利斯特利实验必须放置在什么环境中进行?
3.你可以告诉普利斯特利,这个实验中绿色植物更新变得污浊了的空气的原理吗?
光下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
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思考
实验步骤:
1暗处理
2设计对照实验
3光照
4 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
5漂洗
6滴加碘液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叶片不变色,在清水中的叶片变蓝。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01
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02
按原来方案重做一遍,检验结果是否可重复
03
重新设计方案,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怎么办?
提示:氧气助燃!
2、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讨论交流
1请描述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出现的现象。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生什么实验现象?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水中出现气泡
卫生香复燃
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叶绿体
(储存能量)
导管
筛管
光合作用示意图
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转变
说一说: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能量转变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间作套种
3、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大棚中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课堂小结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原料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及其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光合作用的实质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农业应用:合理密植等
课堂检测
1.下图为某同学总结的光合作用反应式,据图分析可知,光合作用( )
A.有光和无光时都能进行
B.把简单的有机物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
C.原料是二氧化碳、水、光
D.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D
2.要保证城市居民每天都能得到新鲜氧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多盖高楼,居住在高层 B.美化环境
C.扩大居住面积 D.多植草坪多种树
3.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
A.常松土、勤施肥
B.合理密植,充分利用阳光
C.温室大棚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叶的部分叶片
B
D
文艺清新工作总结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