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本专题的复习内容为世界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和分布,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即根据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归纳气候特点、判断气候类型、说出分布地区)。是初中地理难度最大的内容之一,对学生读图、分析、判断和归纳的能力要求较高。
二、学情分析
??完成本专题复习内容的是参加初中地理毕业会考的八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气候内容的学习渗透在各章节相关的教学内容之中,在综合学习中很容易混淆各种气候类型的名称、特点和分布,也缺乏对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的方法和技能,但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能够从图表资料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并进行整合运用。
三、设计思路
1.结合会考,联系生活实际、重视问题探究,让地理实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读图能力,通过读图分析比较,掌握正确的读图技巧和方法。获得准确的地理信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世界气候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点。
3.通过“自主复习—展示分享—合作学习—技巧和方法指导—探究、讨论、交流等活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合作与探究并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复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气候的两要素:气温和降水,能根据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气温分布规律;能根据世界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世界降水量水平分布规律。
2.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能根据资料分析某地的气候特点。
3.能够说出某地气候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中哪一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能够分析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4.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了解同一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差异。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读图技巧和方法,读图能力、图文转换和图表转换以及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问题的兴趣。
五、重难点
1.?世界气候分布主要影响因素。
2.?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出气候特点、判断出气候类型、说出主要分布地区。
六、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
七、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展示目标,明确任务
1、知道气候的两要素:气温和降水。能根据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气温分布规律,能根据世界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世界降水量水平分布规律。
2.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能根据资料分析某地的气候特点。
3.能够说出某地气候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中哪一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能够分析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4.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了解同一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差异。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学生活动:梳理本节知识点,课前测试,并分享、交流和补充)
(教师活动:教师评价、纠正、点拨)
链接考点,展开点拨
想一想: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各地气候的差异的 ?
教师引导:一个地方的气温和降水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要素包括哪两方面?(气温、降水)
教师小结:在前两节,我们已经学习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电子白板同步出示以下内容,学生讨论后,教师请学生回答,检查复习效果
(1)世界的气温: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地形等
纬度位置: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同纬度气温:
海陆:夏——陆热海冷;冬——陆冷海暖
地形: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洋流:暖流经过——升温,寒流经过——降温
(2)世界的降水:
纬度位置:赤道多雨,极地少雨
海陆位置:中纬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洋 流:暖流经过——增湿,寒流经过——减湿
地 形: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活动:图中的A图和B图分别表示赤道地区和南极地区某低气温、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比较两地气候的特点,说明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A地全年高温多雨,B地全年低温少于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是纬度位置不同。
活动:在世界地形图上,以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为例,说明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教师提供各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再将学生分析,经纠正得出结论:
受海陆位置影响,大陆东岸—是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岸是冬湿夏干型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侯;内部是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活动:学生看图回答:教师可提醒学生考虑气温随高度的递变率;
A坡降水多,因为它处于迎风坡。
活动:指出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讨论后回答:
(1)地形;? (2)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 (4)洋流
通过对世界的气温和降水内容的回顾很快得出结论: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千差万别,因此世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很大。
过度:世界气候不仅地区差异大,类型多达12种。
2、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做一做, 展示投影《世界气候的分布》图,教师引导学生边读图边完成表格内容。教师要求学生能在气候分布图上指出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随学生回答投影展示各类型气候下的景观图片,增强学生对所介绍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的感性认识。
气 候 类 型分布(电子白板同步出示以下内容)
(1)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炎热干燥
(2)亚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冬暖夏凉,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旱少雨
(4)寒带气候类型:
寒带苔原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以降雪为主
寒带冰原气候:终年酷寒
高原山地气候:
(学生活动:思考与讨论各大类型的气候分布规律及其特点)
(教师活动:点拨各大类型的气候的共同点和差异,并指图分析各种气候在世界中的分布)
判断气候类型图的方法:
定半球
以温定带
三、以水定型
四、定气候类型
(学生活动:齐读读图技巧和读图方法,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判断气候类型按这四个步骤来进行描述依据和描述用语,分析气候特点,判定气候类型,说出分布地区)
3、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想一想:同学们能举出一些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吗?
教师小结:气候可以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反过来人类的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谈一谈:1.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能引起哪些危害?
????2.针对全球变暖,人类应该如何应对?
教师总结:气候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全球变暖警示人们保护环境刻不容
(四)归纳知识,构建网络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知识)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引导回答问题,归纳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五)检测反馈,巩固运用
(学生活动:结合同步导学,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活动:评讲并分析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
【板书设计】
???? 世界的气候
1、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
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
3、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后反思】天气和气候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结合地图分析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和气温、降水、气候之间的因果关系。使学生自主探究生成新知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在新的课堂教学中,用直观教学方法突破难点;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但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难免出现个别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还需要在今后实践中进一步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