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5 08:0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1、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ōnɡ
duàn
chǔ
ɡuó
ɡū
dān
fān
chuán
yǐn
jiǔ
shēn
qiǎn
cuò

yán
dònɡ
xiǎo
xiā
tǐnɡ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洞庭(tín
tínɡ)
富饶(ráo
láo)
瑰丽(ɡuī
kuī)
石凳(dèn
dènɡ)
每逢(fén
fénɡ)除了(chú
cú)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大“√”,错的打“×”。(5分)
1.《望天门山》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的。(

2.《饮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3.《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

4.朗读《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对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要用亲切舒展的语调来表现。(

5.《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五、将下列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明白——明明白白”,照样子,下列都可以改成“AABB式”词语的一组是( 
)。
A.祖辈  整齐  散步  来往
B.葱茏  欣赏  红火  建设
C.彩色  深蓝  高低  高兴
D.飘摇  许多  葱茏  严实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
A.异常美丽。(瑰丽)
B.像蚯蚓爬行那样动。(爬动)
C.(星空、大海)广大,无边无际。(浩瀚)
D.喧哗热闹。(喧闹)
3.下列对《望天门山》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B.诗的前两句写了江和山,山断江开,东流水回。描写了江水流到天门山而回头倒流的情景。
C.诗的后两句写了动态画面,一个“出”字,逼真地写出天门山夹江对峙,一个“来”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而近的情景。
D.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展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
4.下列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蓝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一句描写了海水的各种颜色。
B.句中“五光十色”是说海水颜色多,很美。
C.“瑰丽”是颜色特别艳丽、好看。
D.“一块块”、“一条条”也是说海水颜色多,颜色很漂亮。
5.下列关于中心句的叙述有误的一项(
)。
A.中心句可能在一段话的开头、末尾或中间。
B.能准确的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C.写话的时候运用上中心句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清楚、更有条理。
D.中心句就是写在文章中间的句子。
六、填空题。(33分)
1.给句中带点的字选择字义填空。(2分)
嫩:①初生而柔弱,娇嫩;②颜色浅;③食物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④阅历浅,不老练。
(1)让他担任这个角色还鲜嫩点。(

(2)妈妈烧的鱼又嫩又鲜,很好吃。(

(3)春天,柳树上吐出了嫩芽。(

(4)月季花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2.
补充词语,再选择填空。(8分)
各(
)各样
成群(
)队
五(
)十色
瑰(
)无比
风景(
)美
高(
)不平

)不透风
物产丰(

(1)鱼儿(
)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2)霞光把天空映得(
),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图景。
(3)草地上盛开着(
)的野花。
(4)因为海底(
),所以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3.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2分)
(1)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5分)
①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珊瑚的特点是:颜色
,样子

②句中“
”说明珊瑚的种类很多。
③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
”和“
”比喻海参的形状。
(2)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上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7分)
①“
”字在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
②语句中被镀成金色的事物有



,以及渔民、战士的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天门中断楚江开,_
__。”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
》。诗中“
,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句写出了孤帆红日的壮美。“两岸猿声啼不住,
。”这两句诗的作者也是
,是他的《
》里的两句。(5分)
(2)《富饶的西沙群岛》按照由上到下、由

的顺序从

.


四方面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3分)
(3)《美丽的小兴安岭》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一年四季的
.和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

之情。(3分)
七、阅读理解。(12分)
扬州个园
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好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春景。再往前,一座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迎着夕照,山势巍峨,有红枫、石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1)指个园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开始建造。(

(2)指眼前的景致一下子变得开阔。(

2.用“
”画出个园得名的原因。(2分)
3.文章是按_
_的顺序写的,我是从“步入个园大门、_
、_
、步下秋山”等词句看出来的。(3分)  
4.“冬山”为什么能“使人不寒而觉寒”?(3分)
.
.
.
5.“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2分)
A.总领全文 
B.承上启下
C.概括文意
D.总结全文
八、习作展示。(25分)
公园、校园、小河、田野……这些地方的景色都很美。请你选择一个地方,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写法,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左右。
略。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ōnɡ
duàn
chǔ
ɡuó
ɡū
dān
fān
chuán
yǐn
jiǔ
中断
楚国
孤单
帆船
饮酒
shēn
qiǎn
cuò

yán
dònɡ
xiǎo
xiā
tǐnɡ

深浅
错误
岩洞
小虾
挺立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3分)
洞庭(tín
tínɡ√)富饶(ráo√
láo)瑰丽(ɡuī√
kuī)
石凳(dèn
dènɡ√)每逢(fén
fénɡ√)除了(chú√
cú)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大“√”,错的打“×”。(5分)
1.《望天门山》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的。(×)
2.《饮湖上初晴后雨》抓住了夏季西湖时晴时雨的风光,以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惟妙惟肖地勾画了西湖的美景。
3.《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围绕“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这句话来写的。
4.朗读《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对小兴安岭美丽的四季要用亲切舒展的语调来表现。(√)
5.《望洞庭》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五、将下列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明白——明明白白”,照样子,下列都可以改成“AABB式”词语的一组是( D )。
A.祖辈  整齐  散步  来往
B.葱茏  欣赏  红火  建设
C.彩色  深蓝  高低  高兴
D.飘摇  许多  葱茏  严实
2.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B
)。
A.异常美丽。(瑰丽)
B.像蚯蚓爬行那样动。(爬动)
C.(星空、大海)广大,无边无际。(浩瀚)
D.喧哗热闹。(喧闹)
3.下列对《望天门山》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相辉映,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
B.诗的前两句写了江和山,山断江开,东流水回。描写了江水流到天门山而回头倒流的情景。
C.诗的后两句写了动态画面,一个“出”字,逼真地写出天门山夹江对峙,一个“来”字,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一片”由远而近的情景。
D.诗歌不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展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
4.下列对“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蓝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语段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
这一句描写了海水的各种颜色。
B.句中“五光十色”是说海水颜色多,很美。
C.“瑰丽”是颜色特别艳丽、好看。
D.“一块块”、“一条条”也是说海水颜色多,颜色很漂亮。
5.下列关于中心句的叙述有误的一项(
D
)。
A.中心句可能在一段话的开头、末尾或中间。
B.能准确的在文中找到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C.写话的时候运用上中心句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加清楚、更有条理。
D.中心句就是写在文章中间的句子。
六、填空题。(33分)
1.给句中带点的字选择字义填空。(2分)
嫩:①初生而柔弱,娇嫩;②颜色浅;③食物烹调时间短,容易咀嚼;④阅历浅,不老练。
(1)让他担任这个角色还鲜嫩点。(④)
(2)妈妈烧的鱼又嫩又鲜,很好吃。(③)
(3)春天,柳树上吐出了嫩芽。(①)
(4)月季花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②)
2.
补充词语,再选择填空。(8分)
各(种)各样
成群(结)队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
风景(优)美
高(低)不平
(密)不透风
物产丰(富)
鱼儿(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霞光把天空映得(瑰丽无比),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图景。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所以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3.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2分)
(1)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5分)
①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珊瑚的特点是:颜色鲜艳,样子奇特。
②句中“各种各样”说明珊瑚的种类很多。
③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展开的花朵”和“分枝的鹿角”比喻海参的形状。
(2)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上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7分)
①“镀”这里指海面上的景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变得金灿灿的。
②语句中被镀成金色的事物有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以及渔民、战士的脸和胳臂。
4.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天门中断楚江开,_碧水东流至此回__。”这两句诗出自李白的《望天门山》。诗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句写出了孤帆红日的壮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两句诗的作者也是
李白
,是他的《早发白帝城》里的两句。(5分)
(2)《富饶的西沙群岛》按照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的顺序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方面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3分)
(3)《美丽的小兴安岭》描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分)
七、阅读理解。(12分)
扬州个园
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园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假山,以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好像“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这是个园春景。再往前,一座假山出现了,它便是形态奇特的“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迎着夕照,山势巍峨,有红枫、石桥,“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就在眼前。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山”。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根据下列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1)指个园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开始建造。(兴建)
(2)指眼前的景致一下子变得开阔。(豁然开朗)
2.用“
”画出个园得名的原因。(2分)
当时园中遍植翠竹,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
3.文章是按_游览_的顺序写的,我是从“步入个园大门、_绕过‘宜雨轩’、_转过‘鹤亭’、步下秋山”等词句看出来的。(3分)  
4.“冬山”为什么能“使人不寒而觉寒”?(3分)
山脉、山顶“终年积雪”,让人心中升起一股寒意,加之墙上开了四排风洞,所以“使人不寒而觉寒”。
5.“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A )。(2分)
A.总领全文 
B.承上启下
C.概括文意
D.总结全文
八、习作展示。(25分)
公园、校园、小河、田野……这些地方的景色都很美。请你选择一个地方,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写法,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