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梯形的中位线

文档属性

名称 3.6 梯形的中位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1-11-11 21: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6 梯形的中位线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梯形中位线的概念和梯形中位线定理。
2.能够应用梯形中位线概念及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定理证明及一题多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预习反馈:
1、预习课本p103-104,掌握梯形中位线的定义及其性质定理。
2、如图,Rt△ABC中,∠C=90°,点D、E、F分别是△ABC三边中点,DE=4cm,
则CF= cm。
3、若三角形三条中位线分别是3cm、4cm、5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cm2。
4、① 剪一个梯形,设为梯形ABCD。② 取CD的中点N。③ 沿AN将梯形剪成两部分,并将△AND结点N旋转180°,得△ABE(如图)。④ 取AB中点M,连接MN。
问:MN与BE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三、例题精讲:
例1、如图,梯子各横木条互相平行,且A1A2=A2A3=A3A4=A4A5, B1B2=B2B3=B3B4=B4B5。已知横木条A1B1=48cm,A2B2=44cm,求横木条A3B3、A4B4、A5B5的长。
例2、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BC,P为CD的中点,试说明:AP⊥BP。
四、巩固训练:
1、一个梯形的上底长4 cm,下底长6 cm,则其中位线长为 cm。
2、一个梯形的上底长10 cm,中位线长16 cm,则其下底长为 cm。
3、已知梯形的中位线长为6 cm,高为8 cm,则该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 cm2 。
4、已知等腰梯形的周长为80 cm,中位线与腰长相等,则它的中位线长 cm。
5、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互相垂直,中位线EF长为8cm,求它的高CH。
6、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且AC=12,BD=9,则此梯形的中位线长是 …( )A.10  B.9  C.7.5   D.12
五、课堂小结:
六、课外作业:
1、已知梯形的中位线长为24厘米,上、下底的比为1:3,则梯形的上、 下底之差是( )
A.24厘米 B.12厘米; C.36厘米 D.48厘米
2、若梯形的上底长为8cm,中位线长10cm,则下底长为 。
3、等腰梯形ABCD的中位线EF的长为6,腰AD的长为5,则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为 。
4、若梯形的周长为80cm, 中位线长于腰长相等,高为12cm,则它的面积为 。
5、一个等腰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梯形的高为2cm,则梯形的面积为 。
6、有一个木匠想制作一个木梯,共需5根横木共200cm,其中最上端的横木长20cm,求其他四根横木的长度(每两根横木的距离相等)。
7、如图:在Rt△ABC中,AB是斜边,DE∥FG∥BC,且AE=EG=GC=3,DE=2。
求:(1)FG;
(2)BC;
(3)S梓形BCED
8、如图,A2B2是梯形A1A3B3B1的中位线,A3B3是梯形A2A4B4B2的中位线,若A1B1=2,A3B3=4,则A4B4=____,按上述方法得AnBn,则AnBn=_____。
9、如图所示,有一块四边形的地ABCD,测得 ,顶点B、C到AD的距离分别为10m、4m,求这块地的面积。
E
F
D
C
A
B
A
3
E
3
G
C
B
F
D
3
2

A1
B1
A2
B2
A3
B3
A4
B4
An
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