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1教学目标
了解地震现象及成因,知道地震是由岩层断裂所产生的震波引起的。
2、了解地震对大自然的危害,学会地震自救的方法。
【科学探究】 能借助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的威力,初步推断地震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古代、现代对地震的研究和预测,对古代的科学发明产生兴趣并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 2、知道地震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乐于学习和宣传避震知识,培养学生应急自救的适应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品质。
重点:了解地震现象,初步了解人类研究地震取得的主要成果。
难点:了解地震现象,初步了解人类研究地震取得的主要成果。
教学用具:课件,筷子,白纸。
学习用具:筷子,白纸
一、教学导入
1、课件播放一段地震时的录像资料。
2、提问:地震时有哪些现象?
剧烈的震动,摇晃的感觉
3、学生发表看法。
4、过渡: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感受一下吧。
二、教学新授
活动:感受地震
1、交待实验方法:
让两个同学为一组,做两次模拟实验:一次是两个同学朝相反的方向拉一张纸,直到纸断裂;另一次是两个同学各拉筷子的一头,弯曲筷子直到折断。
2、学生实验。注意安全,弯筷子时注意不要弄伤了手,不要被折断的筷子伤害自己。
3、推理分析:可以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一:纸被什么方向的力量拉断?当纸断裂时,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答:纸被左右两个相反方向的力拉断了,当纸断裂的时候,听到一声“砰”响声,手会由开始的很用力,到纸张拉断的那一刻,手被弹开。
问二:筷子在什么情形下被折断了?当筷子折断时,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答:筷子在手持续用力,弯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被折断了,听到了很响的一声声响,手会感觉到麻,有被筷子震动的感觉。
带着刚才实验的感觉,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7页的岩层运动示意图,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地震现象。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错开、断裂 、隆起,于是便发生地震。
能将实验和地震联系起来吗?引导学生理解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回顾筷子在快要断裂前,两同学手的感受,及断裂后手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那就是一个能量的集聚和释放的过程。)
问三:纸和筷子相当于什么?听到的声音和感受到的震动能让你想到什么?
纸和筷子相当是地球表面的岩层,听到的声音就是岩层断裂发出来的,感受到的震动就是岩层断裂时能量的释放。
筷子折断的时候释放出的能量能够使手感到震动,感觉手麻,那地震时释放出的能量又是怎样的呢?
5、组织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内容和回顾有关地震的记录片:唐山7.8级大地震,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的地壳中猛烈爆炸。轻微地震时释放出的能量足以把一万吨的物体抬高1米,而一个8.5级的大震,比一颗氢弹爆炸释放的能量还大,相当于一个100万千瓦的发电站连续10年的发电电量总合。
现在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地震会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灾害了。
6、地震除了会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外,还能引起火灾、水灾、河道移位,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地震既然会给人类带来灾害,那我们有没有办法提前知道地震的发生,从而避免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呢?
阅读教材第38页和相关的图片资料:了解人们对地震的研究情况;地动仪,1800年多年前,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一起——地动仪。(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多年。)
现代所用的地震检测仪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但是,目前还没有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是地震前常会有些前兆,这对预报地震也有一定的作用。鱼跃水面,猪牛跳圈,鸡飞狗跳,井水涌出。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8、完成《记录与练习》P32页练习。
三、课后拓展:回家搜集一些资料,知道地震时,如何最大可能的保护自己。下节课我们再来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