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中考语文专项训练之古诗词阅读(六)
(一)春日登楼怀归
【宋】寇
准
高楼聊引望①,杳杳②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③,古寺语流莺④。
旧业⑤遥清渭⑥,沉思忽自惊。
【注释】①引望∶远望。②杳杳∶深远的意思。③断霭∶时有时无、忽聚忽散的烟气。霭,轻烟。④流莺;谓婉转的莺鸣。⑤旧业∶祖上的基业,如房宅田地等。⑥清渭∶指渭水,源出甘肃鸟鼠山,横贯陕西渭河平原,东至潼关入黄河。渭水清,古人多与流入渭河而水流浑浊的泾水对举,称清渭浊泾。寇准的家乡在渭水北岸的下部,他当时在湖北,所以有"遥清渭"的感叹。
1.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3
分)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3
分)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4
分)
(二)登
城
【宋】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①,重楼②闲上倚③城隅④。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⑤。
【注释】①半有无∶是说空中细雨丝丝,若有若无。②重楼∶层楼。③倚∶依凭,依靠。④城隅∶城角。⑤水墨图∶水墨画,指不施色彩,纯用水墨绘制的画图。
1."雨映寒空半有无"中的"映"和"半有无"写出了雨的什么特点?(3
分)
2.次句"重楼闲上倚城隅"中的"闲"字耐人寻味,请用心揣摩诗人的用意是什么。(3
分)
3.
三、四句运用
手法,展现了一幅雨映寒空、山深树幽的江南画卷。流露出作者
的心情。(4分)
(三)冰壶洞
【明】胡应麟
一线悬崖鸟道通,石床钟乳斗玲珑。
飞流万尺无人到,谁宿庐山此洞。
1.“石床钟乳斗玲珑”的“斗”字用得很有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分)
??????????????????????????????????????????????????????????????????????????????
2.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四)盆
池
【唐】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释】“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
分)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
分)
参考答案
(一)
1.“荒村”与“古寺”,“断霭”与“流莺”,“生”与“语”。
2.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思乡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是前后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3.衬托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测,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达了诗句的内容。
(二)
1.雨的透明而又细如丝,若有若无,给人以清冷之感的特点。
2.是人的用意:(1)表明诗人并非第一次登临此处;(2)暗示他不是劳人迁客;(3)点出诗人时有余暇,心自安闲,可慢慢欣赏雨中的秋山景色。
3.白描
心自安闲、极度愉悦
(三)
1.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钟乳的精巧美丽。
2.表达了诗人对冰壶洞磅礴气势的赞美和无人赏识的感慨。
(四)
1.情感: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思想:超尘脱俗(或淡泊宁静,或天人合一)评分:答出情感或思想中的一种得
2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构思:总分相承,层次井然。先写凿池,灌水,映天,然后再写天空中的白云,明月,依序而进。第二句是总写,三四句是第二句的分写,条理清晰,颇具章法。
写法一:借助鲜明意象,创造幽淡境界。以碧绿之“苔”、蔚蓝之“天”、雪白之“云”、清澈之“月”这些淡雅纯净的意象,营造出淡泊雅静之境,体现出诗人超然脱俗、心契自然的思想情怀。写法二:融情于景。诗人将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之情,融于对盆池景物描写之中。写法三:借景寄志。诗人将超尘脱俗的襟怀(或淡泊宁静的精神追求,或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寄寓在对盆池的描写之中。
语言一:平中见奇,凝练传神。示例一,如“偷”字,将池水映现天空想象成盆池把一片天空偷纳自己怀中,可谓奇思妙想,自出机杼。示例二,如“生”“落”两字,化静为动,平中见奇,情趣盎然,将盆池景色写得栩栩如生,表现诗人对盆池景色的喜爱之情。语言二:巧用修辞。示例,“白云生镜里”,把盆池比喻成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倒映入池如同从镜中浮出的景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