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21.杨氏之子
第2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品读这篇文章。
新课导入
品一品。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为什么孔君平说杨梅是“君家果”?
品读鉴赏
杨梅
杨氏
“杨氏之子”姓杨,“杨梅”的第一个字也是“杨”,所以孔君平说杨梅是杨家的果子。
品读鉴赏
品一品。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为什么杨氏之子说孔雀是“夫子家禽”?
品读鉴赏
孔雀
孔君平
“孔雀”的第一个字是“孔”,孔君平也姓“孔”,所以说是“夫子家禽”。
品读鉴赏
想象当时的情景,孔君平“此是君家果”时,会是什么样的语气?
孔君平是在和孩子逗趣、开玩笑,应该是调侃的语气。
品读鉴赏
杨氏之子面对客人的玩笑,是怎么回应的?
孩子也和孔君平开了个类似的玩笑。
孩子的回答是快还是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快。从“应声答曰”能看出孩子马上作出了回答,从中能感受到他头脑聪明,反应很快。
品读鉴赏
杨氏之子能“应声答”说明他马上听懂了“君家果”是在用姓氏打趣,马上把“孔雀”和孔君平的姓氏联系在了一起,巧妙地“将计就计”,可见他虽然年幼,但是思维非常敏捷。
品读鉴赏
想一想:杨梅是不是“君家果”?孔雀又真的是“夫子家禽”吗?杨氏之子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他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杨梅不是“君家果”,孔雀也不是“夫子家禽”,杨氏之子的言外之意是:因为没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所以杨梅也不是杨家的果子。
品读鉴赏
杨氏之子听出来孔君平是在用姓氏打趣,所以也利用对方的姓氏予以反驳,既不落下风,又巧妙有趣。
品读鉴赏
读一读下面两句话,说说这两句话分别给你怎样的感受。
孔雀非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生硬
幽默风趣
品读鉴赏
用“未闻……”既不失幽默,又委婉地反驳了对方;用“夫子”避开了孔君平的“君”字,更显得孩子尊重客人、很有礼貌。
品读鉴赏
故事中,杨氏之子只回答了孔君平一句话,为什么就说他“甚聪惠”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地方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①“应声答曰”说明他反应敏捷,不假思索;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也在对方的姓氏上做文章,幽默风趣;
③用“未闻”的否定句式来回应孔君平,委婉、得体地反驳了客人的说法,同时表现出对客人的尊重。
品读鉴赏
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杨氏之子思维敏捷、非常机智幽默,很快就想出了如何反驳孔君平。
杨氏之子很懂礼貌,他给客人拿水果,反驳客人很委婉,懂得尊重别人。
品读鉴赏
演一演。
1.小组分配人物角色,尝试表现出孔君平的幽默风趣和杨氏之子的机智委婉。
2.汇报展示。
品读鉴赏
文章主旨
本文情节简单,语言风趣幽默,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的九岁的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的形象。
课堂小结
杨氏之子
板书设计
孔君平
杨氏之子
拜访其父、逗
巧妙回答
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甚聪惠
点拨:这篇课文是文言文,朗读时要结合注释理解句意,正确停顿。朗读节奏参考: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注意读好孔君平的调侃语气和杨氏之子的平和语气。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下面的句子。背诵课文。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教材习题答案
先按原文填空,再做习题。??
1.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__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________,父不在,乃____________。为设果,果有杨梅。__________________:“此是____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甚聪慧
诣其父
呼儿出
孔指以示儿曰
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随堂练习
1.联系上下文填空。
①(
)为(
)设果。
②孔指(
)以示儿曰……
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①“君”与“夫子”都是对人的尊称。
(
)
②句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
(
)
③本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
)
杨氏子
√
孔君平
×
杨梅
√
随堂练习
课后自主完成以下作业:
1.
背诵课文。
2.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想想它们在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课后作业
爱护草坪:别踩我,我怕疼。
节约用水:别让水龙头伤心地流泪。
图书室:
你有你的家,我有我的家,别把图书放错家。
生活中的精妙语言
课外拓展
美国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于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您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
生活中的精妙语言
课外拓展
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正巧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那位傲慢无礼的批评家对歌德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
机智敏捷的歌德回答说:“而我却恰恰相反。”说完闪身让路,让批评家过去。
生活中的精妙语言
课外拓展(共23张PPT)
21.杨氏之子
第1课时
同学们,自古以来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那你知道关于机智儿童的哪些故事呢?
今天,让我们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吧。
新课导入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名世贵族阶层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它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有很多成语都源自《世说新语》,如道旁苦李、望梅止渴、管中窥豹、七步成诗等。
助学资料
刘义庆(403—444)
生平介绍: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北朝文学家。他开创了中国笔记小说的先河。
主要作品:主持编写了《世说新语》和志怪小说《幽明录》。
作者简介
助学资料
孔君平
孔坦,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字君平,是当时的廷尉(掌管刑法),相当于现在的法庭庭长,
所以也称孔廷尉。
助学资料
圈出本课生字和新词,读好句中的停顿,再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朗读课文
yì
qín
诣
禽
我会认
学习字词
我会写
梁
诣
禽
学习字词
组词
栋梁
桥梁
脊梁
造句
奶奶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
梁
liáng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造诣
深诣
孤诣
造句
李教授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诣
yì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家禽
飞禽
珍禽异兽
造句
爷爷家养了很多家禽。
禽
qín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①甚:很。
②聪惠:聪明,有智慧。惠,同“慧”
。
③诣:拜访。
④其父:“杨氏之子”的父亲。其,代指杨氏之子。
⑤乃:就,于是。
⑥呼儿出:喊孩子出来。呼,喊叫。
⑦为设果:孩子摆设水果招待孔君平。设,陈列,设置。
我会理解
学习字词
⑧示:给……看。
⑨应声:随着声音。
⑩君:对对方的尊称。
?未:没有。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家禽:这里是“家里养的鸟”。现在指为了经济或其他目的而驯养的鸟类,如鸡、鸭、鹅等。
我会理解
学习字词
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思考讨论
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的九岁的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
初读感知
你能说说题目“杨氏之子”的意思吗?
思考讨论
“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的人家的儿子。
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字。
初读感知
句意: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
甚:很。
聪惠:聪明,有智慧。
初读感知
句意: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乃:就,于是。
初读感知
句意: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为/设果,果/有杨梅。
设:摆设。
初读感知
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以:来。
示:给······看。
曰:说。
初读感知
句意: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夫子:这里指孔君平。
初读感知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初读感知
一、连一连。
甚
就,于是
乃
很,非常,十分
设
没有
未
陈列,设置
示
姓氏
曰
给……看
氏
说
随堂练习
二、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惠:①受到的好处。??②智慧。??③敬辞。????
甚聪惠(????)?
2.其:①其中。??②他,代词。??③那,那个。????
孔君平诣其父(????)??
3.为:①帮助。??②给,替。??③因为。???????为设果(????)???
②
②
②
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