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圆柱的表面积冀教版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圆柱的表面积冀教版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15 07:50:35

文档简介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先安排了对圆柱的展开图的认识,然后进行圆柱的侧面和展开图的比较,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就是两个底的面积与侧面积之和的结论,明确圆柱表面积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接着是通过设计求无盖铁皮水桶的问题,体会在解决求生活中圆柱形物体表面积时一定要考虑实际情况。整个教材的安排从实际出发,力求培养学生空间想象、抽象概括、分析综合和数学建模等数学素养。
学情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认识,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基本结构,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圆柱的侧面积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把圆柱的侧面积沿着高展开后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还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六个面的和。并且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有了把旧知识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进行研究转化的思想,这些知识、经验和能力基础,为本节课探究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提供了保障。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是由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组成的;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和利用所学有关知识合理灵活的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圆柱模型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问题:前面我们学习了圆柱,大家对圆柱都有哪些认识?
二、创设情境,问题引入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两个圆柱,观察这两个圆柱,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展示两个圆柱体)
生:一高一矮,一胖一瘦。
师:想一想老师在制作这两个圆柱教具的时候,哪个用纸多?请同学们大胆猜测。
师:到底谁的猜测是正确的呢?求圆柱用纸的多少也就是求圆柱的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
3、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了解圆柱表面积的构成
师:以前我们学过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师引导: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圆柱的侧面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
贴图,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面积
2、探究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就需要知道那两个条件?你会求什么?
生:底面积和侧面积,会求底面积,两个圆柱底面的面积=2πr2
师:现在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合作探究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吧。
汇报结果: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圆柱的高
3、总结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面积
S
=Ch+2πr2
四、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已经探究出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尝试着算一算,到底哪一个圆柱用的纸多。
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五、求特殊圆柱的表面积
1、多媒体出示例题:
师谈话:生活中的圆柱体表面都是有一个侧面加两个底面吗?
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并联系实际想一想,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师小结:我们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就像这个铁皮桶,只需要求出一个底的面积就行了。
2、学生动手计算,教师进行指导
练习巩固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在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时候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长方形
底面周长
×


×

S
=
Ch
+
2πr2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7——3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圆柱展开图和探索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2、认识圆柱展开图,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建立展开图与圆柱侧面、底面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认识圆柱展开图,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准备:
圆柱体纸盒,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根据昨天的预习,你想到了哪些问题呢?我们用1分钟的时间,小组内讨论出你们不懂或感兴趣的问题。
生:讨论
(依次类推每个小组说出本小组的问题,老师把问题输入电脑)
我们研究了圆柱的侧面积,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圆柱体的表面积。
二、汇报展示,解决问题
组1:认识表面积
生:圆柱的表面包括什么?(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现在把这个圆柱体纸盒剪开。看一看圆柱的展开图是什么样的。边说边动手操作,照教材上的样子贴在黑板上。
观察这个圆柱体展开图,
学生可能会说:
(1)圆柱的表面是由上、下两个底面和侧面组成的。
(2)圆柱的表面是由两个同样大的圆和一个侧面组成的。
(3)圆柱的展开图是两个同样大的圆和一个长方形。
2、生:谁来说一说怎样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教师板书: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组2:计算表面积
生: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现在请大家实际计算一个圆柱的表面积。
(出示第25页的示意图)
生:观察图,我们知道了什么?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是14厘米
生: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学生的汇报板书在黑板上。如果出现列综合算式的给予表扬,如果没有,提出兔博士说的话,鼓励学生尝试,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四、尝试应用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计算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茶叶桶,同桌合作,测量出有关数据,并计算出它的表面积。
学生合作测量并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师:谁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计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测量方法。如:
(1)测量直径和高。
(2)测量底面周长和高。
如果学生出现了综合算式,教师给予肯定,并告诉学生:我们在做题时,不做统一要求,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师:大家读一读“练一练”的第1题,自己解答。
2、“练一练”第2题。
(1)师:请大家看练一练的第2题,这道题要求的是什么呢?与前面的练习有什么区别?(求的是做这个容器至少需要多少铁皮;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半圆柱形铁皮容器)
师:求这个半圆柱形容器需要多少铁皮,就是求这个容器的什么?(表面积)
师:这个容器的表面积包括什么?(圆柱体表面积的一半和一个长方形)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教师个别指导。
(2)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