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一些立体图形的特征,掌握不同立体图形之间的异同.?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观察课件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看到了什么?大屏幕上有一个点,在同学们定睛看的时候,这个点就开始移动了,就在屏幕上形成了一条线。屏幕弹出“点动成线”,这是屏幕上的线又开始移动了,就在屏幕上形成了一个面。屏幕上弹出“线动成面”。这时老师就提出问题:哪么面动成什么?让同学们思考片刻,课件出现动画面旋转并弹出“面动成体”从而培养了空间观念,也引出课题《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板书课题)
二、复习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提问: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谁来拿出不同的立体形体,告诉大家各是什么名称.
出示立体图形
请你分别说一说每个立体图形的名称及各部分的名称.
(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长方体)
它们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先来复习长方体的特征.
(一)复习长方体的特征.【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长方体:
1.同学以组为单位一起回忆.
a.长方体的特征.
b.想一想你是从那几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的.
(点、线、面)
?? 长方体
顶点 有八个顶点
线 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面 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2.教师总结:我们通过点、线、面三个方面对长方体的特征进行总结.
(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继续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正方体:
1.正方体有什么特征呢?它又是从那几方面进行总结的呢?
2.教师完善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
?? 长方体
? 正方体
顶点 有八个顶点 有八个顶点
线 有十二条棱,相对的四条棱的长度相等 有十二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面 有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相对的两个面都是正方形),每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有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3.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对比.
共同讨论:
(1)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2)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相同点:长方体与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不同点:
a.“线”上的不同点:长方体的棱分别是相对的4条棱相等,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而正方体的12条棱全部相等,叫做正方体的棱长.
b.“面”上的不同点:长方体至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
(3)长方体与正方体有什么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复习圆柱体与圆锥体的特征.【继续演示课件“立体图形的认识”】
出示圆柱体:
1.请同学共同讨论圆柱体有什么特征?
教师提问:
(1)这两个底面有什么特点?(圆柱体的两个底面积相等)
(2)侧面又有什么特点?(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是一个正方形)
(3)底面与侧面又有什么联系?
(当底面周长=圆柱体的高的时候,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当底面周长≠圆柱体的高的时候,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
2.出示圆锥体:?
请同学共同回忆圆锥体的特点:
教师提问:同底等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有什么关系??
(四)?复习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1、让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上的表格
?
三、练习.
1、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学以致用的两题。
(1)把两个棱长是5cm的正方体木块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此小题需要交流方法。
(2)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这个圆锥的高是圆柱的高的 倍。
第二小题需要总结做此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并且还能想到什么?
2、进入能力提升
(1)请完成导学案是能力提升的第一题。
把一块棱长10CM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是20CM的圆锥形铁块。这个圆锥形铁块的高约是多少?(得数保留整厘米)
这题注意 没变
做完上题你得出什么结论:
(2)请完成导学案是能力提升的第二题。
用一根长24d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它的长、宽、高的比是5:4:3。在这个长方体框架外面糊一层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 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疑问?
五、作业设计
教材91页12、14题
六、板书设计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分类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圆锥
特征
表面积
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