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预习内容:
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
农业的主要生产部门有哪些?
农业分布有哪些差异?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
农业生产活动的对象是什么?
动物或植物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农业的概念:
获得的产品是什么?
动、植物本身
农业有大有小,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而广义的农业则可包括农(种植业)、林、牧、渔四大部门。
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中国农业分布的东西差异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
畜牧业
种植业、林业、渔业
年降水量
400毫米
年降水量
400毫米
东南人工林区
东北天然林区
西南天然林区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中国的渔业
造成东西部农业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
从气候、地形、水分、土壤等情况进行分析。
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的分布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熟制(一年几熟) 主要的
农作物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旱地
水田
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
水稻、棉花、油菜、甘蔗等
水分条件
热量条件
热量、水条件
气候条件是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二、农业的
地区分布
界线:400毫米
年等降水量
东西差异
南北差异
界线:
秦岭--淮河
原因
分析
一、农业
与我们
1、农业分类 :农、林、牧、渔
2、农业的概念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高原:
降水较少、牧草茂盛,适宜发展畜牧业。
宜牧则牧
太 行 山
宜林则林
山区:
地势陡峭、水土容易流失,适宜发展林业。
宜粮则粮
平原: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适宜发展种植业。
洞庭湖
宜渔则渔
河湖
沿海:
水源丰富,适宜发展渔业。
自然条件
地形
土壤
水源
气候
社会经济 条 件
交通距离
市场需求
技术装备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
B
C
读图回答
图中A为水库,B为山区,C为平原。请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1),种植业宜在 ,用材林宜在 ,渔业宜在 。
(2),若B在山东境内,那么可种植 果树;若C在南方地区,则应该种植 粮食作物。
(3),B地如果发展种植业,会出现 现象。
C
B
A
苹果等
水稻
水土流失
阅读教材P104-105,思考:
1、我国农业的成就
2、面临的挑战
四、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3、对策
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应布局哪类农业,为什么?
A高产高效农产品基地
B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特色农业
C出口创汇农业
东部
中部
西部
自然条件优越、科技水平高,沿海便于发展对外联系。
保证和稳定国内的需求。
塑造良好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
钢材
煤炭
化肥
机械
一、工业与我们
1、工业的概念:
从自然界取得物资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物资生产部门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工业的地位与作用
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财政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轻工业与重工业
3、工业的分类
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
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
二、工业的空间分布
1、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
——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2、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大连
天津
深圳
广州
珠海
上海
秦皇岛
烟台
青岛
连云港
南通
宁波
温州
福州
厦门
汕头
湛江
北海
海南
①五个经济特区和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3、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②四大工业基地
一. 有利条件
1. 丰富的资源
煤
铁
石油
2. 便利的交通
铁路运输
近海运输
二. 主要城市和工业
鞍山,本溪----
钢铁工业
沈阳----
机械工业
大连----
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
辽阳----
化纤工业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1、发达的水陆空交通
2、丰富的资源
3、历史悠久,基础雄厚
4、雄厚的技术力量
金三角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钢铁 石油化学
机械制造 造船 食品
1、丰富的煤、石油、海盐、铁等资源
2、交通便利
3、靠近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工业发展条件好。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
一. 有利条件
靠近香港和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
二. 主要城市
广州
深圳
珠海
家用电器
服装
食品
玩具制造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发展条件 工业中心及工业部门 地位
辽中南地地区 ①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
②便利的铁路和海运交通 鞍山,本溪---钢铁工业
沈阳----机械制造
大连--造船和石油化学
辽阳---化纤工业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地地区
①丰富的煤、石油、海盐、铁资源
②交通的便利
③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有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工业发展条件好。 北京、
天津、
唐山
机械、化工、
电子电器等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地地区 ①发达的水陆空交通
②丰富的资源
③历史悠久,基础雄厚
④雄厚的技术力量 上海、
南京、
杭州
钢铁、造船、食品、石油
化学、机械
制造等 全国最大的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 靠近香港、东南亚,多侨乡,可引进外资发展本区工业 广州、
深圳、
珠海
家用电器、
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具有“高、精、尖”的特点。
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的比重大。
②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③产品更新换代快。
1、概念:
3、我国高科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要求布局在: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的区域。
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
——北京中关村
4、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及区域特色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开发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