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图形秀――创建图表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中学生偏重感性认识,对实物和直观图形都比较感兴趣。在数学课中已学会统计知识,掌握数据图表的制作不存在太大的困难。因此,在本课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如何创建饼图,根据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并编辑图表。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课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地位
本课是辽师大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数据图形秀――创建图表》,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创建图表和简单编辑图表方法,了解不同类型图表的特点,本课是本单元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利用数据统计结果建立图表和编辑图表;
(2)能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反映数据的特征。
难点: 根据实际需要,编辑图表。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创建饼图的方法;
(2)、学会在饼图上添加各部分的百分比;
(3)、了解柱形图、饼图和折线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恰当选择图表类型,运用图表表达数据。
2、过程与方法
继续上节的“空气质量报告”实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掌握图表的建立和编辑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图表的建立、编辑学习实践活动,感受图表直观生动地反映数据特征的作用。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掌握创建、编辑饰图表的方法,学会借助各种类型的图表来形象直观地反映数据处理结果。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课本演示步骤,自主学习创建空气级别饼图;小组合作在饼图上添加各部分百分比;通过展示交流体现学习成果。通过小结测评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对图表的认识和熟悉对图表的操作。
2、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在信息时代,信息的呈现形式越来越丰富。在本节课之前,我们研究空气质量都是以数字形式进行的。但在中国环境保护部的网站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以饼图形式呈现的相同信息,直观而生动。我们能不能也制作出类似的图表呢? 回顾
思考 为新课学习扫清障碍,做好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利用幻灯片展示
1、掌握创建饼图的方法;
2、学会在饼图上添加各部分的百分比;
3、了解柱形图、饼图和折线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恰当选择图表类型,运用图表表达数据。
学生阅读
明确目标 目标有适宜性、可测性,学生通俗易懂。
新课探究 1、制作空气饼图
(1)、展示课本中“空气质量级别城市”工作表。
(2)、布置任务:将统计结果用形象直观的饼图表示。
(3)、观察学生操作,并请个别学生演示操作过程。
2、了解不同类型图表的特点
(1)、组织学生讨论: 除了饼图,常用的图表类型还有哪些?
哪一种图表能更好地反映当前数据的特征?
(3)小结
柱形图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大小。饼图能清晰地反映数据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折线图能清楚地反映数据发生的变化。
3、在饼图上添加各部分百分比
(1)、布置任务3:修饰已建好的图表,使其更清晰明了(展示一个已完成的范例)
(2)、观察学生操作,并适当做出指导
1、认真阅读课本,并参照课本的操作步骤完成任务。
2、阅读教材知识链接,结合操作、思考问题,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3、阅读课本,小组合作完成在饼图上添加各部分的百分比。
1、学生自主学习,创建饼图。
2、通过提问和实例操作,巩固创建图表的方法,并引导学生认识图表类型,懂得选择不同的图表类型反映数据的特征。
3、小组合作完成,增强协作性。
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编辑好的图表 从设计思路、?图表类型选择、直观形象、改进方向进行评价
展示学习成果
体验成就感
学习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学习,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学生归纳小结知识和技能。 整理归纳,体现知识的体系建构。
对每一个知识点、每一道题进行反思,总结得失。
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
达标测评 布置任务:设计一份自己各学科成绩表,并创建相应图表 结合前期及本课知识完成。 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图表各组成部分的认识,能根据实际需要编辑和修改图表。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图表的制作兴趣较浓,按照教学目标完成饼图创建和添加各部分百分比。但在学习拓展关于图表的编辑容易出现问题,教师应提醒学生用鼠标右击图表中要修改的部分,通过合作探究完成图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