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 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五单元 6《画》 
教学目标 
图文结合,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喜爱古诗的情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读诗要求读得正确,节奏感强,能读出趣味的语气;品读古诗,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难点分析 
本诗是一到谜题诗,除了要把握字词之外,诗中有诸多描写的内容与常理违背,朗诵时要突出读的层次,读的韵味。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读文、观察、讨论的过程,以此理解诗意,读通课文,领悟意境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投屏放出四幅画,教师提问:同学们,请看这四幅图,谁来说说图上都画着什么? 
学生观察、举手回答、教师加以明确。 
教师指名3~5位学生回答:你能把印象中最深的山、水、花、鸟介绍给大家吗? 
生回答 
师:大家都是非常认真观察的好孩子,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一幅很美的山水画开始。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山水画:瞧,就是这幅画,你能说说这幅画中有些什么吗? 
学生举手描述 。 
提问:这些景物哪些离我们最近,哪些离我们最远? 
学生观察后回答:高山离我们远,流水离我们最近。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有一首古诗就描写了这幅画的内容 
课件出示:远看 有色,近听 无声。春去 还在,人来 不惊。 
播放古典音乐,教师范读,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生字的发音,想想诗中空白处填什么呢? 
让学生回答把空白处填好,把古诗完整显示出来 
请学生试读古诗。 
三认读生字,加深体验 
这一课的几个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接下来进行分组进行识字游戏:找棉花宝宝和摘苹果。 
注意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单独抽同学比赛认读。 
拿出课前准备的卡片、同桌之间比赛,谁能在最快速把古诗摆出来。 
诵读古诗,想象体会 
1、学生同桌互读,检查拼读和发音得是否准确。 
2、师生齐读课文古诗。 
3、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一读古诗,把句子读通顺,然后读给同桌听。 
4、出示一幅画,先来看山,诗中哪一句写了山 
生答:远看山有色 
远远看去,一座座的青山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句读得很美呀? 
指名同学,表扬,奖励小红旗。 
接下来我们看水。诗中哪一句写了水? 
生:近听水无声。 
师:谁能学学水发出的声音? 
生:学水流动的声音哗哗哗 
师:请同学们安静地把耳朵贴在课本上,能听到声音吗? 
生:没有声音,这是一幅画,画里的水不会流动的 
师:请几位同学分别读这句诗 
诗的前两句写了山和水,接下里我们再看看花,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出这句诗。 
生:春去花还在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春天过去了,这里的花还开放? 
生:因为这是一幅画,春夏秋冬花都不会谢。 
请两三名同学读 
师:接着我们来和课文中的鸟打个招呼吧? 
谈话引导学生,小鸟怎么不理我们呢? 
生:因为它是画中鸟,所以不理我们。 
师生完整的把这首古诗读一遍、。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呢? 
生:一幅画。 
同学们非常棒,这首诗描写的正是一幅画,它就像个谜语,而谜底就是诗的标题-画。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诵读课文、比赛读出层次,读出韵味。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画》,这首诗是清朝诗人高鼎的作品,通过这篇课文,你认读了几个生字朋友?是否了解诗的意思了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好好的再读这首诗,到时你一定会觉得它非常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