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六(第六单元)(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六(第六单元)(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5 13:09: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检测题六
(第六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2分)
A.玉帛(bó)  
  昳丽(yì)
萦纡(xū)  
辙乱旗糜(zhé)
B.谤讥(bàng) 
闾左(lǘ)
翰海(hàn)  
鸿鹄之志(hú)
C.篝火(gōu)  
社稷(jì)  
舂谷(chōng) 
陟罚臧否(zhì)
D.忿恚(huì) 
夙夜(sù)
弩钝(nú)
窥镜自视(kuī)
【解析】A.“纡”应读“yū”,“糜”应写作“靡”;B.“翰”应写作“瀚”;D.“弩”应写作“驽”。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2分)
A.陈胜、吴广喜,念鬼  念无与为乐者
B.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从民欲也
当余之从师也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解析】A.考虑;B.间或、偶然/私下;C.顺从/跟从;D.确实、的确/如果。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C)(2分)
A.一鼓作气   
B.朝服衣冠
C.固以怪之矣  
D.以光先帝遗德
【解析】A、B、D三项均是名词用作动词,C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2分)
A.“足下”是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如《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
B.《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也是一首叙事诗。
C.《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作者是左丘明。书中对鲁国以“我”来称代是因为《左传》是按照鲁国纪年顺序编写的。
D.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对长者的尊敬,这里的长者不一定只是年龄大的人,也有值得学习的人、身份高的人等等,为表示尊敬,会用别的词语代替死亡,比如:“薨”用于表述士大夫死亡,“崩殂”用来特指帝王之死。
【解析】“薨”用于表述古代王侯死亡。
5.(2020·安徽)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2分)
(1)请按提示修改“实践活动注意事项”。(6分)实践活动注意事项
敬爱的同学们: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请注意以下事项。
1.严格尊重活动安全的各项规定,确保人身、财物安全。
2.按照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3.举止文明,保持安静,听从指挥,有序参观。
4.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勤于记录,积极参与互动。
2019年10月15日
九年级(1)班班委会
①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敬爱的同学们”,应改为“亲爱的同学们”。(2分)
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将“尊重”改为“遵守”。
③注意事项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6分)
①在“建筑文化展厅”,导游介绍古代建筑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3分)
欧阳修宴饮醉翁亭,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陈子昂驻足幽州台,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崔颢置身黄鹤楼,吟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滕王阁,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在“文化名人展厅”,展示屏上有一道古代文化名人“名”与“字”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3分)
文化名人
诸葛亮
杜甫
辛弃疾
名人的“字”
C
B
A
名人的“字”:A.幼安 
B.子美 
C.孔明
6.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4)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6)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
二、阅读理解(共4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7—8题。(4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2020·青岛)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B.“湿罗幕”“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军营将士的艰苦生活。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8.“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让人回味无穷,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2分)
示例:雪花飘落在曲折的山路上,友人的背影渐行渐远,茫茫雪地上只留下一串孤单的马蹄印记和诗人伫立远眺的身影。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13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又何间焉      
参与
(2)小大之狱
诉讼事件
(3)神弗福也
赐福,保佑
(4)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2)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士气衰竭,我方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2分)
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
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论述,略写战争过程,材料剪裁得当。
【解析】不是“人格卑鄙”,而是“见识浅陋”。
12.曹刿与“链接材料”中的烛之武在强敌入侵时,表现出不同的救国态度和精神品质。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简要分析。(3分)
【链接材料】晋、秦围郑①。郑文公②使烛之武③见秦君,武辞焉。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遂许之。
【注释】①晋、秦、郑: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②郑文公:郑国国君。③烛之武:郑国养马官,有谋略。
曹刿主动救国,同乡人阻止都没能拦住,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烛之武不是主动出来救国,国君派他出使他都推辞,晓以私利后才答应出马,可见他重个人名利、轻国家大义。
(三)(2020·营口)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3—17题。(14分)
【甲】出师表(节选)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狗猛酒酸
①宋人有酤①酒者,升概②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③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④,而狗迓⑤而齕⑥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②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⑦,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注释】①酤:卖。②概:这里是“量”的意思。③县:同“悬”。④酤:买酒。⑤迓(yà):迎。⑥齕(hé):咬。⑦胁:受挟制。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此皆良实 
 
 
 
 忠良诚实的人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3)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     
有的人
(4)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想要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使用。
(2)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这就是(你的)酒变酸而卖不掉的原因。
15.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


/



16.概括甲文①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
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举荐人才。(或:诸葛亮在出征前作内政上和军事上的安排。)
17.乙文用类比(或设喻说理)的写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了君王应“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用甲文中语句回答)(2分)
【乙】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他量酒很平准,待客很殷勤,酒又酿得香醇。店铺门前的酒幌子高高挂着,但是美酒卖不出去,酒变质发酸了。他感到很奇怪,就去问他所熟识的乡里年长的叫杨倩的人。杨倩说:“这是因为你店铺里豢养的狗太凶恶了。”他问:“狗凶猛,但是酒为什么卖不出去?”杨倩说:“人们都害怕狗呀!有的人让自己的小孩装上钱拿上壶去买酒,可是你的狗却迎上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变酸而卖不掉的原因。”
国家也有这样的恶狗。有才能的人怀着治国的策略想要告诉给君主,那些大臣却像恶狗一样迎上去咬人。这就是君主之所以被蒙蔽和挟持,而那些有才能的人之所以不能得到重用的原因啊。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8—22题。(12分)
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是时,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因天下之愁怨,乃杀将尉,召令徒属曰:“公等皆失期当斩;假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皆从之。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坛而盟,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拔之。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尉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不胜,守丞死,陈胜乃入据陈。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①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陈馀。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馀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②,自为树党③,为秦益敌;敌多则力分,与④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⑤,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⑥,以德服之,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陈涉不听,遂自立为王,号“张楚”。当是时,诸郡县苦秦法,争杀长吏以应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七)
【注释】①张耳、陈馀:魏国名士,秦灭魏后改名换姓逃到陈地。②立六国后:扶持六国国君的后裔。③树党:培植党羽。④与:跟随。⑤交兵:军队交锋。⑥亡而得立:灭亡后得到复兴。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发闾左戍渔阳      
征发
(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等到
(3)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增加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2分)
A.为坛而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死则举大名耳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据咸阳,以令诸侯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D.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解析】A.表承接/表转折;B.就,便/用于加强判断,就是;C.都是表目的,“来”的意思;D.于是,就/竟,竟然。
2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






/






之/示



2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
陈胜率义军已进入陈地,张耳、陈馀便前往陈胜的驻地通名求见。陈胜一向听说他俩很贤能,故而非常高兴。
22.下面六个句子,全部属于张耳、陈馀所说的“帝业成”条件的一组是D(2分)
①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
②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③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④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
⑤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
⑥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参考译文:秋季,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在蕲县聚众起兵。当时,秦王朝征召贫苦人民到渔阳屯戍守边,九百人途中屯驻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是屯长。恰巧遇上天降大雨,道路不通,推测时间已无法按规定期限到达渔阳。延误戍期,按秦法规定,一律处斩。于是陈胜、吴广趁着天下百姓(因秦)愁苦怨恨,就杀掉押送他们的将尉,召集戍卒号令说:“各位都已经延误了戍期,应当被杀头;即使不被杀头,因长久在外戍边而死去的人本来也要占到十分之六七。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算了,要死就要干一番大事!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众人都响应他们。
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号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巡行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等地,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途招收士兵。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战败,被人杀死了,起义军于是进城占领了陈县。
陈胜率义军已进入陈地,张耳、陈馀便前往陈胜的驻地通名求见。陈胜一向听说他俩很贤能,故而非常高兴。(恰逢)陈地中有声望的地方人士和乡官请求立陈胜为楚王,陈胜就拿这件事来询问张耳、陈馀的意见。二人回答说:“秦王朝暴乱无道,兼灭别人的国家,残害百姓。而今您冒万死的危险起兵反抗的目的,就是要为天下百姓除害啊。现在您刚到达陈地即要称王,是向天下人显露您的私心。因此希望您不要称王,而是火速率军向西,派人去扶立六国国君的后裔,替自己培植党羽,以此为秦王朝增树敌人。秦的敌人多了,兵力就势必分散;大楚联合的国家多了,兵力就必然强大。这样一来,在野外军队不必交锋,遇到县城没有士兵为秦守城。铲除残暴的秦政权,占据咸阳,以号令各诸侯国。灭亡的诸侯国得到复兴,您施德政使它们服从,您的帝王大业就完成了!如今只在一个陈县就称王,恐怕会使天下人斗志松懈了。”陈胜不听从这一意见,即自立为楚王,号称“张楚”。
在当时,各郡县的百姓都苦于秦朝法令的残酷苛刻,因此争相诛杀当地官吏,以响应陈胜。
三、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
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检测题六
(第六单元)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玉帛(bó)  
  昳丽(yì)
萦纡(xū)  
辙乱旗糜(zhé)
B.谤讥(bàng) 
闾左(lǘ)
翰海(hàn)  
鸿鹄之志(hú)
C.篝火(gōu)  
社稷(jì)  
舂谷(chōng) 
陟罚臧否(zhì)
D.忿恚(huì) 
夙夜(sù)
弩钝(nú)
窥镜自视(kuī)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陈胜、吴广喜,念鬼  
念无与为乐者
B.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从民欲也
当余之从师也
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鼓作气   
B.朝服衣冠
C.固以怪之矣  
D.以光先帝遗德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足下”是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如《陈涉世家》中“足下事皆成”。
B.《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也是一首叙事诗。
C.《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作者是左丘明。书中对鲁国以“我”来称代是因为《左传》是按照鲁国纪年顺序编写的。
D.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对长者的尊敬,这里的长者不一定只是年龄大的人,也有值得学习的人、身份高的人等等,为表示尊敬,会用别的词语代替死亡,比如:“薨”用于表述士大夫死亡,“崩殂”用来特指帝王之死。
5.(2020·安徽)九年级(1)班开展“走进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2分)
(1)请按提示修改“实践活动注意事项”。(6分)实践活动注意事项
敬爱的同学们: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请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人身、财物安全。
2.按照规定的时间,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3.举止文明,保持安静,听从指挥,有序参观。
4.仔细观察,认真听讲,勤于记录,积极参与互动。
2019年10月15日
九年级(1)班班委会
①注意事项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
”,应改为“
”。(2分)
②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2分)

③注意事项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6分)
①在“建筑文化展厅”,导游介绍古代建筑亭、台、楼、阁时,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填写相应建筑的名称。(3分)
欧阳修宴饮
,笑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陈子昂驻足
,慨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崔颢置身
,吟咏“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勃凭栏滕王阁,激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②在“文化名人展厅”,展示屏上有一道古代文化名人“名”与“字”的搭配题,请你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3分)
文化名人
诸葛亮
杜甫
辛弃疾
名人的“字”
名人的“字”:A.幼安 
B.子美 
C.孔明
6.默写。(每空1分,共7分)
(1)
,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
(2)
,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3)令初下,
,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4)
?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5)毅魄归来日,
。(夏完淳《别云间》)
(6)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

”,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
二、阅读理解(共4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7—8题。(4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2020·青岛)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
B.“湿罗幕”“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军营将士的艰苦生活。
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
8.“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让人回味无穷,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2题。(13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又何间焉  

)    
(2)小大之狱
 (
) 
(3)神弗福也

) 
(4)公将驰之
 (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彼竭我盈,故克之。
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鲁庄公看重衣食、祭祀等因素对战争胜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其人格的卑鄙。
B.曹刿对人心向背的重视,对进攻和追击时机的把握,都表现出他的深谋远虑。
C.文中的对话描写很精彩,人物语言极具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战前准备和战后论述,略写战争过程,材料剪裁得当。
12.曹刿与“链接材料”中的烛之武在强敌入侵时,表现出不同的救国态度和精神品质。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简要分析。(3分)
(三)(2020·营口)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3—17题。(14分)
【甲】出师表(节选)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狗猛酒酸
①宋人有酤①酒者,升概②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县③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④,而狗迓⑤而齕⑥人,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②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齕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⑦,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注释】①酤:卖。②概:这里是“量”的意思。③县:同“悬”。④酤:买酒。⑤迓(yà):迎。⑥齕(hé):咬。⑦胁:受挟制。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此皆良实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3)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     


(4)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15.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16.概括甲文①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
17.乙文用
的写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揭示了君王应“
”的道理。(用甲文中语句回答)(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8—22题。(12分)
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是时,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因天下之愁怨,乃杀将尉,召令徒属曰:“公等皆失期当斩;假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皆从之。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坛而盟,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拔之。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尉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不胜,守丞死,陈胜乃入据陈。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①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陈馀。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馀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②,自为树党③,为秦益敌;敌多则力分,与④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⑤,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⑥,以德服之,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陈涉不听,遂自立为王,号“张楚”。当是时,诸郡县苦秦法,争杀长吏以应涉。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七)
【注释】①张耳、陈馀:魏国名士,秦灭魏后改名换姓逃到陈地。②立六国后:扶持六国国君的后裔。③树党:培植党羽。④与:跟随。⑤交兵:军队交锋。⑥亡而得立:灭亡后得到复兴。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发闾左戍渔阳    

)  
(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
)  
(3)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为坛而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B.死则举大名耳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据咸阳,以令诸侯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D.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2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三处)(3分)
























2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
22.下面六个句子,全部属于张耳、陈馀所说的“帝业成”条件的一组是D(2分)
①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
②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
③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
④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
⑤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
⑥遂自立为王,号“张楚”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三、作文(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
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