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朗读(25+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朗读(25+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16 20:50:15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抗美援朝战争吗?在这场战争中,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今天,就让我们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这篇课文,体会作为伟人的毛主席,在听闻儿子牺牲在战场的消息后,内心的感受。
毛岸英
(1922—1950),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湖南湘潭人,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1930年,毛岸英和母亲杨开慧被一同抓进监狱。杨开慧牺牲后,党组织安排毛岸英和两个弟弟来到上海。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美军飞机的轰炸下牺牲,后来安葬于朝鲜。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助学资料
抗美援朝
助学资料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7月,美国借联合国名义,组织“联合国军”正式参战,后将战火烧到了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随后,党中央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于1953年7月取得战争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无数志愿军长眠在异国的土地上。
圈出本课生字,然后再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感知
péng


shū
chóu
chú






我会认
àn



m6u

学习字词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澎湃
姓彭
彭月
造句
彭阿姨一家对我非常热情,经常邀请我去她家做客。

péng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模拟
比拟
虚拟
造句
拟人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祥瑞
瑞雪
瑞气
造句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今天这场大雪预示着来年有个好收成。

ruì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锻炼
锻工
锻压
造句
好身体是需要持续有效锻炼的。

duàn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磨炼
炼钢
提炼
造句
生活的磨难炼就了他坚强的毅力。

liàn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眷恋
家眷
女眷
造句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juàn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奔赴
赴宴
赴会
造句
只要我答应的事,我都会全力以赴的。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搞笑
搞价
搞定
造句
小明幽默搞笑,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gǎo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特殊
殊荣
殊死
造句
战士们殊死拼搏,终于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shū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组词
签字
竹签
签收
造句
他毫不犹豫地在纸上签字了。

qiān
笔顺
我会写
学习字词
青山处处埋忠骨:各处的青山都可以埋葬自己的身躯。形容为着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豪情。成语出处:宋.陆游《醉中出西门偶书》:“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感情。
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眷恋:(对自己喜欢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踌躇:犹豫。
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词语解释
学习字词
较快地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初读课文
初读感知
课文由两个部分组成,也可以说是由两个典型场景组成。
这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思考讨论
初读感知
第一部分写了毛主席见到爱子毛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的电报后,心情无比悲痛。第二部分写了毛主席面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问题,艰难抉择下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决定。
两个部分的事并不是连续发生的,而是发生在不同时间的。
面对爱子牺牲这件事,课文用两个典型场景来体现毛主席既作为父亲、同时又是主席的深切情感和复杂内心。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课文事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毛主席的内心的。
初读感知
一、标注拼音。
奔赴


黯然


特殊


拟定



àn
shū

随堂练习
二、课文记叙了毛主席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歌颂了(
??)。
A.毛主席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B.毛主席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C.毛主席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
C
随堂练习
三、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由(?
?)主?

)汤蹈火?
(?
?)
途同归?
洗心(?
?)面???
?(?
?)

??
?(??
)老爱幼?






随堂练习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积累在自己的抄写本上,然后背诵。
课后作业(共33张PPT)
10.青山处处埋忠骨
第2课时
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青山处处埋忠骨》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了毛主席的深切情感和复杂内心,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山处处埋忠骨》。
新课导入
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再读一读。
品读鉴赏
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2.“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品读鉴赏
毛主席没有说话,只是一支接一支地吸着烟时,他的内心很不平静,他可能在想些什么?
品读鉴赏
在想毛岸英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在想和毛岸英见的最后一面。
“整整一天”“没有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品读鉴赏
体会到了毛主席特别伤心、悲痛。
毛主席为什么会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
品读鉴赏
毛主席想到儿子再也回不来了,忍不住呼唤起儿子的名字。
读下面这段话,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
品读鉴赏
了解到了毛岸英从小经历坎坷,和父亲聚少离多;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从这句话中,你觉得毛主席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品读鉴赏
毛主席内心极度痛苦,不愿意相信儿子已经回不来了的现实。
“食指按住紧锁的眉头”,你从这细微的动作中感受到了什么?
品读鉴赏
感受到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内心的巨大悲痛。
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画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再读一读。
品读鉴赏
1.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品读鉴赏
毛主席仰头望着天花板时会想什么?
主席可能在想能不能再见儿子最后一面。
这种念头是什么?为什么很快就被毛主席打消了?
品读鉴赏
这种念头是毛主席想把爱子的遗骨运回国内安葬。因为毛主席虽然满怀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情,但他同时想到了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
2.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毛主席踌躇、犹豫的时候在想些什么?
品读鉴赏
他也许在想,自己签了字,可能就真的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了。
3.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
这句话是什么描写?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品读鉴赏
神态描写。体会到了毛主席在作出决定之前内心巨大的悲痛和不舍。
4.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这部分中还有毛主席的自言自语和内心独白,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品读鉴赏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2.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品读鉴赏
你从这两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品读鉴赏
从第一个句子中,体会到了毛主席希望儿子回来,这是他作为一位父亲最真实的情感。从第二个句子中,体会到他决定让儿子葬在朝鲜时的伟大胸怀。
毛岸英牺牲在异国他乡,而毛主席强忍巨大的悲痛,作出了让爱子和千千万万的志愿军战士一样长眠于朝鲜的决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品读鉴赏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品读鉴赏
品读鉴赏
课文为什么以这句话结尾?毛主席做出的决定,与这句话有什么关系?(重点)
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最终也长眠在朝鲜,他的情况和这句诗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毛主席最终做出的决定,也正体现了这句诗的内涵。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通过细致地对人物进行(   
)(   
)、(  
),(   
)来反映毛泽东

)的内心世界。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如何安葬的抉择
课文写法
本文主要描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伟大胸怀。
主旨提炼
板书设计
青山处处埋忠骨
收到儿子牺牲消息(1-4段):失去爱子,极度悲痛。
做出艰难抉择(5-10)
志愿军司令部:请示回国安葬
朝鲜方面:要求葬在朝鲜
忍痛批示:何须马革裹尸还
常人的情感,伟人的胸怀
课后题解答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教材习题答案
默读时,先画出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然后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最后概括出每个部分的内容。
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习题答案
边读课文边画出文中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通过理解关键词句,设身处地地站在毛主席的角度想象其心理,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时,结合“朗读指导”,充分体会这些语句表达的感情,同时注意朗读时的表情和语气,读好表现毛主席内心世界的语句。
3.历史上有无数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查找资料,结合这些人物的故事,说说你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
教材习题答案
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并联系上下文和插图体会这句话有何深意。然后查找有关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事迹,具体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材习题答案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比如黄继光、邱少云、赵一曼等,他们为了祖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爱国精神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所以,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无论葬在哪里,历史和人民都会永远铭记他们。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毛泽东
课外拓展
想一想。
课文记叙了毛泽东在得知爱子毛岸英为国捐躯的消息后的心情和所作出的决定,歌颂了毛泽东的什么精神?  
(1)毛泽东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2)毛泽东以身作则,不搞特殊的高尚情操。
(3)毛泽东为革命事业献出一切的崇高品质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的胸怀。
随堂练习
想一想。
给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A.神态描写??B.心理描写??C.语言描写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
2.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3.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随堂练习
请你搜集关于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再搜集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儿女的故事。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