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课标分析:
新课标要求“阅读中国古代作品,读懂文章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阅读与鉴赏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据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诵读课文,并通过订正字音、明确句读,赏析内容、体会情感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也特别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既是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在第三条中又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引导学生的内化生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鉴于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师生对话”“诗人与学生对话”在探究性阅读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对话中完成学生对陶渊明“仕与隐”纠结的理解。在对话中教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在对话中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在对话中学生完成体悟。
归园田居(其一)教材分析
《归园田居》是部编本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诗歌,它是陶潜归隐后写的《归元田居》的第一首的作品。写的是田园之乐,表明的是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内心的独立的精神品格。本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本篇与曹操的《短歌行》放在一课学习。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对“复得返自然”的淡泊,展示了不同的人生状态。学习本课应重点围绕“生命的诗意”展开。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其中根据本诗“文不甚难”的特点,在初读体验的基础上,把握诗歌诗眼“归”从而深入的体会作者回归田园的欣喜,。例如:合作探究部分的四个大问题——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在教学中也注意了与前面所学诗歌的勾连,真正体会陶渊明的这种归田园不是消极的避世行为,而是在现实的官场受挫、碰壁之后一次主动的退出,很有借鉴意义。重点在于“为何而归”的探究,进而走进陶渊明的诗,走进陶渊明,理解其追求内心的独立和坚守的精神品格,理解本单元主题“生命的诗意”。
【教学目标】
1. 了解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2. 理解诗人归隐田园的原因及归后田园生活情趣。
3. 领悟诗人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及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两个成语:世外桃源 返璞归真
2、齐背两首学过的诗《饮酒》(其五)《归园田居》(其三)
二、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两遍,注意字音、节奏。
2、明确字音:“荫”(yìn) 停顿有不妥之处,可以让学生用笔标注。然后指正。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3、再齐读一遍。
4、一首诗的题目就是一首诗的眼睛,你觉得标题的哪一个字最能体现诗歌的主要内容?
5、提问:“归”字是诗眼,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有哪些隐性信息值得我们思考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讨论、明确:(1)从何而归?(2)归向何处?(3)为何而归?(4)归去如何?
三、分析鉴赏下面我们从这四个方面研读这首诗歌,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思考,然后同桌可以交流。可以用自己的归纳回答,也可以用原诗中的词语回答。
(一)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
(二)归向何处?明确:“园田”“自然”
(三)为何而归?明确: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守拙归园田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如何理解“误落尘网中”中的“误”字呢?补充材料 (陶渊明家世背景及东晋社会现实)通过“误”字的赏析了解陶渊明的心路历程。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炼字“误”)但是,人生常不得已。
1、官宦家族子弟(家族荣耀、先辈期盼、后辈目标)
2、儒家知识分子(“入世”建功立业)
3、养家糊口 (基本生理需要、心为形役)
当时的东晋
1、 政治腐败,社会动乱。
2、 门阀制度森严、势力飞扬跋扈。
3、 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
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陶渊明就是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徘徊中,痛苦的挣扎着,最后终于认清了自己内心的真正追求。毅然决然的归隐园田。
原因也许就是“守拙”二字。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
(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 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四)归去如何?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1、齐读
2、从你喜欢的句子中赏析景物描写的妙处。白描手法以动衬静远近结合(学生赏析+教师点拨、引导+明确写景手法)
文如其人小结:《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
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
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四、诗意探究陶渊明的诗作或坎坷的人生经历带给你什么启示?
五、课文总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