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5 物体的内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15 14: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5物体的内能-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温度、热量、内能,说法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向内能少的物体
B.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C.质量相同时,温度升高较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D.物体内能减小时,不一定是物体放出了热量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3.以下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物体没有内能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4.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远处闻到花的香味,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就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C.夏天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5.关于内能,有以下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②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③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④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内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现象,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古人钻木取火 D.炎热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唯一方法
C.温度相等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内能相同
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大
8.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雾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红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时,我们根据颜色变化推断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9.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热值跟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质的热值跟物质的温度有关
C.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热值越大
D.物质的热值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没有关系
10.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B.在释放相同热量的条件下,比热容小的物体温度降低得多
C.水和冰由同一种物质构成,因此比热容相同
D.将一个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容也减半
二、填空题
1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_____。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_。
(1)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_____;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_____。
(2)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就_____;物体向外界放出热量,内能就会_____。
1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比热容用符号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_。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______,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______。水的比热容比砂石____。
三、探究题
13.某兴趣小组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得知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过橡皮塞与A相连,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测量次序
1
2
3
4
5
6
温度t(℃)
17
19
21
23
25
27
水柱高度h(厘米)
30.2
25.0
19.8
14.6
9.4
4.2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得:当温度升高时,管内水柱高度h将_______。
(2)伽利略温度计的刻度值是_______。
A.上大下小 B.上小下大 C.A、B都有可能
(3)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是利用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
(4)你觉得要提高“伽利略温度计”的精确度,对该装置有何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大家都知道:“摩擦生热”。那摩擦做功与生热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焦耳等科学家运用多种方法、不同实验,测出做功(W)和做功产生的热(Q)两者之间的比值关系。其中最经典的是1847年焦耳设计的桨叶轮实验:如图甲,在一个装满水的绝热桶里放入铜制的翼轮,多次用下落的重物带动翼轮上的叶片转动,转动的叶片与水摩擦,产生的热使水的温度升高。焦耳通过测量_____和重物下落的距离,计算出重物做的功,即翼轮克服水的摩擦所做的功(W);测量绝热桶中水升高的温度,从而计算出水吸收的热(Q)。

(1)焦耳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
(2)小柯利用刻度尺、温度计、天平、双层真空平底圆柱体保温杯、水等器材,粗略测量做功和做功产生的热之间的比值关系。具体方案是:
①用刻度尺测量空保温杯内部高度,记为h杯。
②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水,记为m水,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记为t1。
③将水倒入保温杯中,测量杯中水的高度,记为h水。计算出h杯-h水,这也就是杯中水下落的高度。
④在保温杯盖子上安装一支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连接处密闭绝热),盖紧保温杯,如图乙。
⑤_____(填写操作),计算出水的重力所做的功(W)。
⑥测出杯中水的温度,记为t2,计算出水吸收的热(Q)。
⑦根据⑤、⑥数据,得出两者的比值关系。
四、简答题
15.寒假里小金和小徐一起玩了一回极速滑雪,如图甲。为研究方便将其简化为模型,如图乙。设小徐和小金及坐垫的总质量分别为m和M,他们分别从轨道A点以初速度为0向下滑行,求:
(1)小金及坐垫由A点到达B点时,重力做功为________;
(2)设曲线轨道光滑,则小徐和小金由A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vm=vM,请证明之(已知M>m,动能表达式);_______
(3)若曲线轨道粗糙,小金由A点到达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坐垫材料的比热为C,质量为m0,小金在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40%转化为坐垫的内能,则坐垫温度升高多少?_______
16.完全燃烧140克焦炭(焦炭的热值为3.0×107焦/千克)能放出多少热量?若这些热量的30%被水吸收,则能使30千克、20℃的水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故A错误;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增加,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质量相同时,温度升高较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因为由吸热公式:Q=cmt可知,物体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比热容有关。两个因素不能决定物体吸热的多少,故C错误;
D.物体内能减小时,可能是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时对外做功,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故0的冰具有内能,故A错误;
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B正确;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可以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C错误;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在冰化水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
B.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故B正确;
C.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与内能大小无关,故D错误。
4.D
【详解】
A.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酒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搓水时,我们通过做功改变了内能,故B正确;
C.沙子发烫而水不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故吸引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要大;故C正确;
D.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增大的原理,故D错误。
5.C
【解析】
【详解】
①压缩冲程活塞压缩燃料混合物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①正确;
②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所以0℃的物体仍具有内能,故②错误;
③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故③错误;
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它们在改变内能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故④正确。
故选项C符合题意。
6.C
【解析】
【详解】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是将火的热量转移到了水中,故水温升高,故A不符合题意;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是将人体的热量转移到冷毛巾上,来达到降温的效果,故B不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是通过克服摩擦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符合题意;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是将太阳的热量转移到了路面上,使路面温度升高,故D不符合题意。
7.D
【解析】
【详解】
A. 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0℃的冰同样具有内能,故A不正确;
B. 改变物体内能方法的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故B不正确;
C.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因素的有温度、质量和状态,一桶水和一杯水虽然温度相同,但是质量不相同,故内能也不同,故C不正确。
D. 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变大,所以内能增大,故D正确;
8.D
【详解】
A.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错误;
B. 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
C.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看到的是由分子组成的水的运动,水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故D正确。
9.D
【解析】
【详解】
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故D符合题意。
10.A
【解析】
【分析】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
【详解】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选项A符合;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状态变化,比热容会发生变化,选项B不符合;
C.物质的状态不同,比热容就不同,因此水和冰虽然是同种物质,但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选项C不符合;
D.比热容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因此将一物体分成两半,其比热容不变,选项D不符合。
11.做功和热传递 等效的 增加 减小 增加 减小
【解析】
【详解】
第一空.改变物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第二空.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第三空.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
第四空.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减少。
第五空.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就增加;
第六空.物体向外界放出热量,内能就会减少

12.比热容 c J/(kg· ℃) 焦每千克摄氏度 特性 不同 大
【详解】
[1]单位质量的某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比热容;
[2][2][4]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kg· ℃).
[5][6]同种物质的比热容是相同的,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是不同的,所以,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7]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
13.(1)变小 (2)B (3)气体的热胀冷缩 (4)让玻璃管的内径更小
【分析】
由题,伽利略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温度越高,气体体积变大,液柱减小;玻璃管内径越细,液柱变化越明显,精确度越高。
【详解】
(1)由实验数据表可知,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细管中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管中液面将向下运动,管内水柱高度h将变小;
(2)温度越高,h越小,因此温度计的刻度值是上小下大。故答案为B。
(3)温度计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4)根据气体温度计的原理,玻璃管内径要细,精确度更高;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伽利略温度计的原理的了解和掌握,伽利略温度计的膨胀物质是气体,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14.所挂重物的重力(质量) 研究摩擦做功和产生热量的关系 将保温杯慢慢上下翻转多次(n次)
【解析】
【详解】
[1]根据W=Gh知要计算出重物做的功,需要测量所挂物体的重力G和重物下落的距离h;
(1)[2]由题意知焦耳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摩擦做功和产生热量的关系;
(2)[3]将保温杯慢慢上下翻转多次(n次),根据
W=Gh=nm水g(h杯?h水),
算出水的重力所做的功W。
15. 见解析
【详解】
(1)重力做功;
(2)轨道光滑则机械能守恒,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小金:; 小徐:,即;
(3)小金由静止从A到达B点时,由重力势能全部克服摩擦力做功,其中40%用来转化为坐垫的内能。即,可解得温度升高了
16.4.2J 30
【详解】
(1)完全燃烧焦炭放出的热量:
Q放=m′q=0.14kg×3.0×107J/kg=4.2×106J;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30%Q放=30%×4.2×106J=1.26×106J,
因为Q吸=cm(t?t0),
所以水升高到的温度:
t==+20=30。
答:完全燃烧140克焦炭能放出的热量为4.2×106J;
能使30kg、20的水温度升高到30。